|
|
广州“原拆原建”样板“黉桥·小石集”今日交付
2025-11-07 19:16:19
广州日报新花城
11月7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的“黉桥·小石集”项目交付揭幕暨社区合伙人签约活动举办,标志着广州市首个中心城区“原拆原建”的自主更新项目——“黉桥·小石集”正式由建设阶段转入专业化运营阶段。
“黉桥·小石集”项目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打通土地、规划、产权等政策堵点,解决多宗地改造、消防通道宽度不足、产权登记、委托与报建、增容提质等问题,探索出市中心高密度社区危旧房自主更新的可行路径,为超特大城市的老城区更新提供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样本。
“黉桥·小石集”项目位于应元路南侧的居民区,因地处洪桥街(“黉”音同“洪”,因难写后被改为“洪”)与小石街交界而得名。地块共19栋建筑,其中公房14栋、私房5栋。根据鉴定,房屋多为C、D级危房或砖木、砖混结构建筑,且房屋内无独立成套的厨房和厕所,是典型的危旧房,迫切需要改造。越秀区与市相关部门将其纳入试点,实施“原拆原建”。5户私房业主之中,3户选择出资改造,剩下2户选择进行微改造提升。“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前空间逼仄环境也不好。后来搬走租出去,也要定期维护。街道后来跟我们说可以进行‘原拆原建’,我们家人都很赞成,在重建过程中,也有征求我们的意见,今天看到呈现的效果很不错。”参与改造的私房业主黄钰滢说。
项目打破单宗地改造局限,对零散分布的17栋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增添红砖灰瓦、天井庭院等岭南元素,利用建筑多层退台设计营造出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立体绿化,结合周边退缩空间打造社区交流小广场,拓宽道路通行空间,提升街区的通达性和舒适性,让周边私房的“黑房”变“阳光房”,改善居住条件,实现从“忧居”向“优居”的跨越式升级。
新技术加持危旧房改造“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越秀山脚下的应元路旁,高密度的居民区内,17栋无独立厨卫的危旧房连片拆除,半年时间原地建起舒适明亮的新房子。难能可贵的是,私房业主出资参与更新,项目没有走大拆大建盖高楼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延续了传统街巷肌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完善了社区配套,为超大城市的老城区更新提供制度创新样本。
作为广州中心城区首个小连片危旧房“原拆原建”项目,“黉桥·小石集”项目地块共19栋建筑,其中公房14栋、私房5栋。根据鉴定,房屋多为C、D级危房或砖木、砖混结构建筑,且房屋内无独立成套的厨房和厕所,是典型的危旧房,迫切需要改造。广州聚焦存量更新提质,将其纳入试点进行原拆原建。
效果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