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湖泛舟

[经济] 合肥市上市公司资料汇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23: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9月4日,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ZF部门、产业主体、科研院所及投融资机构等相关单位逾400人参加。



本次大会以“聚焦深空经济,引领产业未来”为主题,在全国首次发布深空经济概念框架,系统梳理深空十大产业方向,通过专家报告、政策解读、高端对话等形式,共同探讨并深入分析全球深空经济发展态势,紧抓“十五五”战略机遇,共商创新发展路径,共筑产业生态体系。



深空经济兴起和服务于深空探测活动,是支撑深空探测所需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设施建造、科学探索、资源开发、运营支持及应用服务所形成的新兴经济业态,具有前沿性、稀有性、探索性和多元性等新特征。本次会议发布深空资源开发、深空互联网、深空能源、深空生物、深空运输、深空智能、深空建造、深空旅游、深空安全、深空文化十大产业方向,预计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



深空探测实验室作为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的国家级科创平台,在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未来,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科学、工程、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搭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高效联动的创新生态,为深空经济发展提供从科研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支撑。本届大会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正式从技术突破、科学探索迈向经济赋能、产业驱动的新阶段。深空经济有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也是拉动航天升级、培育创新动能、重塑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为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深空探测实验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151家证券公司,分布在哪些城市?◆


作者:孙不熟团队

来源:城市战争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火热,推动各大证券公司业绩猛增。

那么,在券商这个赛道,哪些城市才是头部玩家?



据媒体报道,2025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

今年上半年,在42家A股券商中,总部位于深圳的中信证券稳居第一,上半年营收达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

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泰海通排名第二,营收达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大涨213.74%,国泰海通利润反超中信证券,成为42家上市券商的利润之王。

上半年,有9家上市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其中,华西证券与国联民生增长最猛,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12亿元、11.27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195%、1185%。

总部位于广州的广发证券,排名第四,上半年营收153.98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48.3%,据wind数据,归母净利润创自2016年以来新高。



从总部归属来看,营收排名前十的券商,深圳占3家,分别是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这三家券商上半年的营收总额为546.85亿元。

北京占3家,分别是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上半年总营收为373.15亿元。

上海占2家,分别是国泰海通、申万宏源,上半年总营收为355.67亿元。

南京1家,华泰证券,上半年总营收为162.19亿元。

广州1家,广发证券,上半年总营收为153.98亿元。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内地共有151家持牌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3个城市。

其中,上海辖区证券公司34家 ;深圳辖区证券公司有24家;北京辖区证券公司20家;三大城市证券公司合计占比52%。

其他省市,广东7家(不含深圳),广州6家,东莞1家;

江苏5家;浙江5家(不含宁波);

四川4家;福建4家(不含厦门);

湖南3家;安徽3家;陕西3家;青岛3家;

湖北2家;辽宁2家(不含大连),江西2家,山西2家,吉林2家,新疆2家,云南2家,厦门2家,海南2家,西藏2家,贵州2家,内蒙古2家,云南2家;

山东(不含青岛)1家;宁波1家,河南1家,河北1家,大连1家,广西1家,甘肃1家,黑龙江1家,青海1家,重庆1家,天津1家。

可见,在券商这个赛道,京沪深是无可替代的头部玩家,这三个城市也是金融从业者最集聚、金融专业毕业生最向往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2:5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5-9-14 05:37 编辑

▲国家批复!这10大地区,被委以重任▲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

这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日前,国 务 院 批复同意,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0个地区,无一不是经济重镇,GDP总量合计占全国1/4强,无一不是新质生产力、统一大市场的主战场,在相关改革中一直走在前列。

改革试点是重任,也是发展先机,谁能抢得先机?



我国的改革,一向都是渐进式的,先在部分地区试点,等到成熟之后,再向全国推广。

当初的经济特区如此,后来的先行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也是如此,这一次同样如此。

用官方的话说,这些地方“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较强,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也具有较强代表性”。



其一,10大地区,共有30多座地市跻身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均有试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过去改革试点往往集中于东部沿海,也往往从大城市开始。

这一次不仅出现合肥都市圈、长株潭、郑州、成渝等中西部地区,更有温州、惠州、镇江、芜湖、株洲等腰部城市。

其二,不是个别城市的单兵突击,而呈现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新一轮改革,早已超出一城一地的范畴,需要打破传统行政壁垒,实现跨区域联动。

无论是户籍门槛互认、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还是飞地经济、产业集群,都有赖都市圈同城化、城市群一体化的协同推进。

其三,重点城市,重点都市圈、城市群基本都在列,只有个别经济强市付之阙如。

前不久,顶层文件提及5个重要城市群: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两大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这些重要的城市群,都有代表参与试点,如北京副中心,苏南及杭甬温,大湾区内地9市,成渝,长株潭等。

重点城市,只有上海、武汉、天津、青岛、济南、西安、沈阳等地缺席。

原因不同,上海已承担更高层级改革任务,而其他地区已有代表。



就在两周前,国常会部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市场是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有机整体。商品、服务早已随行就市,现在轮到更深一层次的要素。

所谓“要素”,听起来文绉绉的,实际是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数据、算力、资源环境等新型要素的统称。

要素市场化改革,顾名思义,指向劳动力流动、土地入市、技术转让、数据互通、资本市场建设、碳排放交易等等。

由于不同地区基本面不同,这一轮改革因地制宜,赋予了不同的改革重任。

在前沿产业方面,大湾区聚焦深海、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现代种业等,相对齐全。

苏南城市侧重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型能源。

合肥都市圈聚焦新型能源、人工智能、智慧轨道。

郑州则关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现代种业等。



在科技领域,北京副中心的国资科技创新“容错免责”,大湾区、杭甬温、福厦泉的“首席科学家/专家负责制”,苏南的科研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等被提及。

在低空经济领域,大湾区、合肥都市圈,双双拿下“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的试点任务。



在算力领域,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被点名,拿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场券。

在金融领域,深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被点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大势所趋。

在跨境领域,大湾区提及跨境数据流通、跨境职业资格互认等,福厦泉的闽台职业资格互认、两岸融合数据港等。

在土地领域,大湾区要“优化工业用地年限”,探索产业用地租赁模式,探索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打破过去土地市场的桎梏。

此外,杭甬温的“亩均论英雄”模式,已经开始影响资源分配,“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

显然,试点地区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拿下先手棋。



10个地区,改革试点有分工也有共性。我们梳理了10份文件的高频关键词,管窥下一步改革的共识。

其一,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资源共享”、“职务科技成果产权”、“首席科学家/专家负责制”等多次出现。

科技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都市圈、城市群之中,大湾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就是体现。

职务成果的确权同样重要。过去职务成果属于单位,未来将赋予科研人员以部分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合肥都市圈这一比例提高到70%,足见力度。

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前沿科技领域尤其重要,目前多地国有企业已开展这一模式。

其二,在土地市场方面,“集体土地入市”、“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产业用地长期租赁”、“亩均论英雄”等成为高频词组。

集体土地入市不是新消息,已被允许建设租赁房、商业体,只是不允许开发房地产。

土地指标节余调剂,对于大城市意义凸显。我国土地是审批制,大城市居住、产业用地相对紧缺,中小城市明显过剩。

一旦节余指标能跨县域、跨地市、跨省域调剂,小城市可将指标“卖”给大城市,双赢之举。

其三,在劳动力流动方面,普遍提到“放开落户限制”、“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人地钱挂钩机制”。

放开落户是大势所趋,90%城市已步入“零门槛落户”时代,但超大特大城市仍是例外。

因此,在都市圈、城市群内探索社保、居住年限同城化互认,无锡的社保可用在苏州落户,东莞的社保可用于佛山落户,无疑是更大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深圳、杭州市区除外,仍然没有全面松绑。

“人地钱挂钩”,意味着转移支付、土地指标、基建投资都要与常住人口走势挂钩,人口流失的地方将会受到冲击。

由此可见,未来的城市竞争,新质生产力是核心,新兴产业是根本,人口很关键,体制机制创新也很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7 0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都市圈,将有大变化!重点来了→★


近日,国 务 院 正式批复

在合肥都市圈等十个地方

启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通过先行先试

促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

各类资源高效配置

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根据《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合肥都市圈将因地制宜

围绕7大领域22项重点工作

针对要素市场领域重点难点问题

开展独具特色的“安徽探索”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2 1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瑞终于要上市了,市值估计有2千亿的样子,长鑫啥时候能上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22: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fdcyxk 发表于 2025-9-22 12:18
奇瑞终于要上市了,市值估计有2千亿的样子,长鑫啥时候能上市啊?

长鑫已启动上市辅导,预计明年在科创板上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5 15: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瑞上市了,表现很一般,差点破发,不及预期。制造企业和芯片半导体还是区别比较大。期待长鑫科技上市表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04: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5-9-26 05:48 编辑

★奇瑞汽车港交所挂牌上市★


2025年9月25日上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作为2025年至今以来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奇瑞汽车此次上市,标志其迈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新阶段。


敲锣庆祝奇瑞汽车上市

奇瑞汽车此次港股IPO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绿鞋前),发行价格为30.75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此次引入了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旗下HHLR、景林资产、大家人寿、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以及国资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等,显示出各方资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上市首日,奇瑞汽车开盘后即呈现高开态势,开盘价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


奇瑞汽车上市庆祝活动现场

在当天举行的上市庆祝活动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发表了题为《携手奇瑞,共赴美好》的致辞。尹同跃向安徽省和芜湖市 政 府、股东、投资人、全球合作伙伴、广大用户和新老员工致以感谢。他表示,正是大家的信任、期待和支持,为奇瑞注入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创新基因,让奇瑞一步步从“小草房”走向港交所。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发表题为《携手奇瑞,共赴美好》的致辞

“此次港股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尹同跃表示,未来的奇瑞不仅要追求商业价值的成功,更要追求社会价值的贡献。奇瑞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技术创新,深化全球布局,持续做强汽车主业;同时也将积极培育更多优秀企业,助力它们化茧成蝶、接力上市,为产业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奇瑞立志成为“创新驱动、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奇瑞汽车部分车型

根据招股书披露,奇瑞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这一募资方案也反映出奇瑞未来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巩固其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 冠 军 的地位。


奇瑞汽车智能制造车间

奇瑞汽车此次上市正值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期。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至143.3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2.23亿元;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9%。


奇瑞汽车出海车辆整装待发

在上市当天芜湖举行的庆祝奇瑞上市活动中,安徽省 领 导,芜湖市、开封市、青岛市、大连市 领 导,股东代表,投资人代表,合作伙伴代表、员工代表、奇瑞公司高管代表等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此次成功登陆港交所,为奇瑞提供了长期资本补充通道,将助力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冲击进入世界一流品牌阵营。



截至当日收盘,奇瑞汽车股价报31.92港元/股,涨3.80%,总市值1841亿港元。



据Wind数据,在港股上市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奇瑞的市值略低于吉利汽车,排名排在比亚迪、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之后,居第四位。

截至目前,芜湖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1家,其中A股21家、港股9家,美股1家,总量稳居安徽省第2位。此外,当前芜湖市境外在审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8家,多层次资本市场“芜湖板块”初显规模。



另据2024年年报,海螺水泥实现营收近千亿元,楚江新材、淮河能源、三七互娱、长信科技、三只松鼠等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

来源:奇瑞汽车、江淮观察、大江资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30 07: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5-9-30 15:28 编辑

◆1900亿奇瑞背后:“敢死队员”尹同跃的三次豪赌◆


作者:华南索罗斯

来源:智谷商业评论

中国车圈,盛产“敢死队”。

吉利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强横表态“只有杀了我才能阻止我”;

比亚迪王传福,2003年一场“自杀式”并购,被香港投资人隔着电话怒吼“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

小米汽车,更是被雷军视为赌上全部声誉和尊严的最后一次创业。

为自家生意抛头颅洒热血,再正常不过,而与他们相比,奇瑞尹同跃像是个异类。

尽管他也曾当着芜湖市委 书 记 的面,立誓“干不成,跳长江”,但奇瑞过去现在不姓尹,未来也不会姓尹。



然而这个职业经理人似乎“入戏”颇深——他只比雷军大7岁,后者被无数女粉丝视为“老公”,满头白发的尹同跃却常被调侃为“老汉”。


图源:《财富》杂志

如此显老,或许正如内部员工所说:“奇瑞就是他的命”,让奇瑞上市,是尹同跃的执着。

9月25日,奇瑞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大涨11%,市值突破1900亿港元。



站在当前回望,奇瑞苦苦蹉跎20余年的上市之路里,既有明面上的刀光剑影,也有水面下的暗流博弈。

成就今日之奇瑞,尹同跃至少有过三次豪赌。



2020年的奇瑞,看得见的数字是累计900多万的保有量,常被忽略的,是镜头下58岁的尹同跃,白发日渐增多。

奇瑞内部“尹总的白发是累出来”的说法(《一财》),又为这位掌舵者平添几分悲情。

尹同跃本人偶尔会用“中学时就有白发”来否认这一说法,偶尔会用自己从大众跳槽的戏剧性造车路来做调侃。

但他的日程“出卖”了他:某次奇瑞在大连的发布会结束,大巴满载着媒体和经销商返回酒店休息的时候,刚刚在台上讲话的尹同跃正从工厂直奔机场,搭乘最后一班飞机从大连回北京,次日清晨有一个重要会议在等着他。而在当晚的发布会之前几小时,尹同跃才乘火车抵达大连。

这样的桥段,只是尹同跃掌舵奇瑞多年的一个缩影。

但旁人很难理解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坚持。尹同跃曾是美国威斯特摩兰拆装大众工厂设备的技术员,过的是吃鱼头、品鹿肉,和美国人打成一片的日子。

“跳长江”式的草莽,似乎不该出现在他身上。

根本原因,或是如其本人所说:“有一点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看不起”。

而他争气的方式,可谓走钢丝。

1999年5月,奇瑞做出了第一台发动机,7个月后它生产出了第一台汽车“风云”。



这台汽车的发动机是福特设计的,车身是照着西班牙图纸在大众的平台上做的,很多配件都是正宗的捷达配件——它们是尹同跃利用自己的外企背景,偷偷跟大众的特约供应商做买卖的结果。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2003年,一款长度只有3.65米,发动机为0.8升的新车面世,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款名为“QQ”的新车几乎和通用公司原本计划推出的雪佛兰斯帕克一模一样。这两款车型甚至连车门都可以互换。



更关键的是,奇瑞QQ售价只要5万左右,比通用的便宜了25%。那一年,奇瑞的销量比2002年翻倍。

彼时市场的猜测,是奇瑞通过商业间谍的方式,搞到了通用的图纸,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从知晓。

只是结果足以说明一切。

在2003年,中国的乘用轿车销售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仅在北京一个城市,新上路行驶的汽车数量就达到了近34万辆。

但就在十年前,一台桑塔纳要卖2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奇瑞的第一次豪赌,赌上的是自己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但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汽车工业羸弱的时代,靠仿制车起家的奇瑞,有其伟大之处。



另一次搏命的起点,始于2012年。

那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分水岭,此前的十多年里,消费升级春风劲吹,低质低价产品在一二级市场逐渐萎缩,曾靠性价比打天下的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5%陡然下降至27%。

而在这27%的八角笼里,有55家自主厂商激烈厮杀。

奇瑞也是其中之一,为求突围,它想了许多办法。

比如和捷豹路虎合资,推出名字超长的“奇瑞捷豹路虎发现神行”;

比如联合以色列集团合资成立“观致”;

再比如在连续深度布局乘用车15年后,又在2010年插足卡车市场。

最多的时候,奇瑞旗下车型多达30余款,任何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都不会想走进它的展厅。

只是多则多矣,这些尝试大多并不理想。扛鼎奇瑞销量的仍是QQ,但一台几百块的利润,谈不上是多有前景的生意。

而横向扩张之余,质量和品牌的相对薄弱,也让它被贴上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标签。

困境当前,2012年8月,芜湖奇瑞总部办公大楼的会议室内,尹同跃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芜湖到合肥,坐奇瑞和坐宝马一样能够到达,但是心里的感受不一样,别人看你的眼光和感受也不一样。”宝马的性能和品牌构成了金币,奇瑞也需要这样的金币。

为此,尹同跃的态度,是“宁可销量跌出前10,也要完成战略转型”,背水一战。

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那一年自主品牌全都拉足马力狂奔,比亚迪推出新的微型车和SUV,长城净利润暴增66%,上汽更是创下449万辆的全年销量新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刀刃向内,随时都有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尹同跃形容那段时光像是“被放在火上烤”。

但这场自成立以来最深度的变革还是开始了,举措包括但不限于——

人才专业化:福特技术骨干陈安宁,被尹同跃挖来担任奇瑞汽车研究总院院长,前泛亚总裁被挖来主管上海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人数增至上百人;

品牌专业化:捷豹、路虎主打高端;观致主打中高端;奇瑞主打中低端;凯翼瞄准新兴市场;

人员专业化:做车身的集中做车身,做底盘的集中做底盘。以前是10个人做8个油箱,现在是10个人做1个并把它做好。

一系列举措给奇瑞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2019年,奇瑞累计负债已经超过700亿。

更导致奇瑞被甩出了销量第一梯队。2013年奇瑞跌出自主销量前十,从2015年开始,长城聚焦SUV一路逆袭,比亚迪靠着新能源异军突起,直到2022年,奇瑞才重回前十榜单。

而当这一套精耕细作的打法向海外延伸,则为奇瑞带来了“意外之喜”。

从2003年开始,奇瑞一直是中国自主品牌出海“老大”,但彼时的出海,更多依靠的是性价比,靠的是朴实无华的价格优势。

但始于2012年的这次改革,让奇瑞开始与海外市场深度融合。

以巴西市场为例,为了适应巴西的路况特点、油品及消费者驾驶习惯,奇瑞专门设计了Flex Fuel发动机,兼顾省油与高效。而早在2015年前后,巴西籍员工占比就已经达到了7成以上。

这套打法,让奇瑞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整车、发动机及相关技术出口至国外的汽车企业。

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以仿制闻名,主打性价比的中国车企,会在过去22年的时间里,成为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窗口。



奇瑞的第三次豪赌,是要成为“汽车界的华为”。

其本意,是要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学习后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双方的合作并不顺利。

起初,智界S7身陷“一碗水端不平”的舆论漩涡,上市后又遭遇交付危机。

此后的智界R7上市后曾有过高光时刻,一度以近1.6万辆的月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 Y,但好景不长,R7高开低走,今年4月跌至5092辆。

两次折戟之后,尹同跃似乎把自己放到了更低的位置上。今年5月,尹同跃先是在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对华为深情表白“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8月又亲自飞到深圳,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2.0协议”,还数次表示“智界是奇瑞第一优先项目”。

你能看出他的真诚,只是这种真诚,多少带着几分“求救”的意味,毕竟R7和S7销量并不理想,鸿蒙智行旗下的首款MPV,又不止奇瑞这一家在争抢。

因此,尹同跃把更多筹码推到了牌桌上。

比如取消曾被寄予高端化厚望的星纪元系列,将首发高端MPV的机会留给了鸿蒙智行。小部分星纪元系列的研发人员都加入了智界团队;

比如独立智界品牌事业部,使之成为奇瑞旗下唯一独立运营的高端品牌,为华为的决策施行进一步扫清障碍。独立后的智界汽车研发人员已增至5000人,三年内整体投入计划超百亿;

比如升级,甚至重构自己的供应链。尹同跃曾表示智界对质量的要求高于BBA,是整个汽车行业质量要求最苛刻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尹同跃将奇瑞的一些优秀供应商都召集到芜湖开会,反复讨论。

用他的话来说,“智界革了我的命,革了奇瑞的命,也革了很多奇瑞供应商的命”。

这也许是奇瑞当下能拿出的最好条件,但市场态度并未因此乐观多少。

且不论MPV的市场本身颇为小众,新势力如理想Mega,老巨头如丰田Alphard都深耕已久,切入难度和竞争激烈度都不低。

即便是余承东本人,也曾坦言“我们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是非常非常难的。”而鸿蒙智行合作的“五界”里,按最严格的标准评估,似乎只有问界称得上成功。

两次失利后仍“重仓”鸿蒙智行,算得上是尹同跃的第三次豪赌。

当新势力在安徽合肥集结,离奇瑞的大本营只有一步之遥,而自家新能源尚无扛大局者之际,除了与华为合作,奇瑞能打的牌不多。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尹同跃?

不仅仅是因为他用一手“烂牌”打出了一个财富神话——身处安徽芜湖的奇瑞,不具备上海等大城市的资源禀赋,却孵化出了一家1900亿市值的汽车品牌。

更因为奇瑞与尹同跃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关系的最理想情况——

企业应是企业家生命能量的转移,企业一天天壮大,企业家一天天老去,留下会说话的产品和品牌,向客户致意。

汽车工业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人们在当下沉溺的一切,内卷过的价格,对骂过的人,扯下的底裤,掀过的桌子,都终将成为过去式。

什么才能穿越时间?

人们总说奇瑞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微缩史,30年前的仿制浪潮,20年前的出海和消费升级,10年前的新能源爆发式增长,剧本轮换,奇瑞和尹同跃总在舞台中央。

这离不开敢于颠覆和搏命的勇气,但一切孤勇,都只为呼应最朴素纯粹的商业原则——紧跟行业发展的大势,坚持质量与品牌的朴素原则,拥抱更现代化的产品和治理架构。

蹉跎20余年,这是尹同跃带给奇瑞最宝贵的资产和底气。

参考: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彼得·海斯勒

《汽车面孔:黄金一代汽车人》周光军

理想主义者尹同跃:奇瑞就是我的命,第一财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1 06:1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5-10-11 06:28 编辑

▲2025“科创未来之星”榜单,合肥5家企业上榜▲


近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榜单,全国共80家企业入选,合肥有5家企业上榜,分别为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徽聆动通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和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上榜的5家合肥企业全部为近年来本地重点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其中,中科科乐、和晨生物、幺正量子为合肥市科技成果“金凤凰”企业,零次方机器人、聆动通用机器人为“金娃娃”企业。目前,合肥已建立“金凤凰”“金娃娃”企业培育库,“金凤凰”企业数量达到19家,“金娃娃”企业达到198家。





“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是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今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指那些具备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在创业早期就已展现出技术领先性、商业化潜力及高价值潜质的科技创业公司。本次榜单由研究所联合国内近百家科技型企业投资孵化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形成。

来源:合肥日报、长城战略咨询、@江水东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0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如锚,远见如灯——一个合肥投行人对杨振宁先生的追思★


作者:王行侃财

来源:发现投资


晚年杨振宁

作为一名生长在安徽、工作在合肥的家乡人,一名常年与价值评估、长期主义打交道的投行从业者,杨振宁先生的离去,于我而言不仅是乡贤的远行,更是一位顶级"战略投资者"的落幕。先生用百年人生书写的"投资哲学",远比任何交易案例都更震撼人心。

先生最核心的"投资逻辑",是对基础研究的极致坚守。"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恰似一笔投入产出比跨越世纪的"天使投资"——它不追求即时回报,却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石,间接支撑起此后6项诺贝尔奖的诞生。这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治学准则,恰如顶尖投资者对核心赛道的深度耕耘:拒绝短期投机,专注本质价值。比起1957年诺奖这项"显性回报",先生对基础科学的执着更显远见卓识。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先生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投入,堪称"跨越界线,重仓中国“的典范,1971年中美关系初解冻时,他便毅然归国,以个人声望为封闭的中国科学界凿开对外通道,这好比在市场空白期抢先搭建起跨国交流的"投融桥梁"。晚年筹建清华高等研究院时,他不仅捐出工资与房产募资,更凭借国际影响力力邀顶尖人才加盟,这种爱国情怀下学术追求,其情怀与执行力令人叹服。

那些鲜活的细节,更让这位"顶级科学家”彰显温度。82岁时坚持给清华大一新生讲《普通物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这是对"人才早期投资"的重视;对鼎泰丰小笼包的情有独钟,在餐叙中因小笼包到来而开怀大笑的瞬间,又让我想起这位乡贤与家乡味道的联结。而他因封面照片不够真实而坚持标注拍摄时间,直言"I HATE pretension"的坦诚,恰是投资行业最可贵的品质——对真实价值的敬畏。

在投行工作中,我们常说"投资就是投人"。先生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值得托付的"长期价值创造者":他对科学的投入跨越世纪,对祖国的回报贯穿晚年,对真实的坚守从未动摇。作为他的家乡人,我始终以这份"合肥骄傲"为标尺;作为投行从业者,先生的远见与坚守,更成为我审视价值的永恒灯塔。

先生如锚,定科学之基;远见如灯,照后来之路。这份精神遗产,远比任何学术成就更值得我们长久"持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30 05:10 , Processed in 0.04836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