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历史地标到更新典范
据了解,隆福寺的故事始于明朝景泰三年,至今已承载了近600年历史记忆。作为明清时期的皇家香火院,这里曾是京城庄重的文化地标。民国时期,它转型为兼具风雅与市井气的“文庙会”。新中国成立后,东四人民市场在此落地,并在后来更名为隆福大厦。彼时人声鼎沸的场景,不仅让隆福寺在京城商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更在几代北京市民的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这片古老街区逐渐沉寂。进入城市更新阶段,隆福寺被纳入北京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由北京国资公司与东城区政府联合推进,开启了蝶变之路。
据了解,隆福寺更新项目以“保留历史轴线、延续建筑记忆”为核心,整体采取“绣花式”风貌保护和片区式更新模式,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融的首都文化艺术消费目的地。”一期开业至今,隆福寺已成功举办500余场线下活动及展览。
从更新历程来看,整个项目共分为三期。2019年8月,包含隆福大厦和隆福寺北里的项目一期开业,以文化金融企业办公和文化艺术消费为主要业态。2023年初,东城区印发《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项目建设、文化赋能、品牌培育、招商推介、园区品质、多元治理六个维度,为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重点园区的隆福寺制定了发展规划,自此,二期建设驶入“快车道”。三期则拟开展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打造以博物馆、设计师工作室、国学馆、书吧等复合功能为主的四合院传统风貌区。
如今,作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中的重要一极,隆福寺不仅承接了来自故宫、王府井的文旅客流,更凭借自身差异化定位而成为市民日常休闲与游客打卡的新选择。
隆福寺方面表示,未来,隆福寺将继续以“文商旅体”融合为方向,持续引入优质业态、举办文化消费活动,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让“众在隆福”成为更多人的生活选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