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216|回复: 2

[数据时讯] 洛阳发改委:着力做好“破立降”三篇文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5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8-5-25 22:37 编辑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和“9+2”工作布局,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N”的政策框架,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再跨新台阶。

一、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为市场腾出有效空间
   
我市坚持“以去促优”,着力以法治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以差异化手段培育优质产能,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制定实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洛阳市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方案》,统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煤炭产能等工作,为优质产能提供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整体提升。2017年,完成16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未新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提前完成关闭退出煤矿25处、435万吨的年度目标任务,依法拆除新安县海峡铸造有限公司“地条钢”生产设备;全部完成淘汰62台高耗能变压器等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得到张维宁副省长充分肯定,批示要“推广洛阳做法”。

二是分类施策去库存。抓住洛阳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有利机遇,把去库存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盘、控、供”上下功夫,积极做好支持农民工购房、空置商品房转租赁住房、货币化安置“三篇文章”,出台实施《去房地产库存工作方案》《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去库存工作。2017年,全市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645万平方米,比2016年下降 28.0%,库存去化周期由最高的23个月下降至9.7个月,进入合理区间。

三是长短结合去杠杆。出台实施了《洛阳市降低企业杠杆率实施方案》,围绕“置换存量、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三项要求,统筹推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和民间融资风险三项工作,各类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4%,比2016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8%,低于全省水平0.5个百分点。

二、大力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我市围绕做大做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谋划新产业布局,经济增长新动能加速形成。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为引领,以实施现代创新体系重大专项为抓手,着力打通“四个通道”、推进“四链融合”,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建成中色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9个,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众创空间2个、星创天地1个,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8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7家、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2家;出台“1+4”人才政策,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省级院士工作站36个,共享两院院士38名,13个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落户洛阳。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1%,高于全省0.87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二是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以“双轮驱动、双高引领、双向发力、双赢并进”为路径,实施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行动、20个产业转型攻坚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开工建设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一期工程、银隆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格力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洛宁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促使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了中高端水平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6.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50%,连续位居全省第一。落实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建成河南(宜阳)医药产业园一期工程、中储(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洛阳华晟物流园和国龙物流园建设,启动建设中部电商港等项目,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是着力扩大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推进现代开放体系重大专项为抓手,借助建设“空中丝绸之路”以及郑欧班列和郑州航空港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优势,持续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口岸和跨境电子商务、洛阳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正式开通中亚货运班列;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实施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三十五证合一”,入驻企业3618家;围绕“三强”精准招商,全年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合同429个、投资总额2916.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提前完成省定目标;省外境内资金765.6亿元、增长7.8%。

三、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市持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着力打好降成本“组合拳”,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大力实施降成本行动计划,落实降低税费负担、融资成本、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个方面36条措施,统筹推进减税、降费、降要素成本,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全年降低企业负担40亿元以上,顺利完成全年目标。其中,通过扩大“营改增”试点,累计减免各项税收25亿元;扩大电力直接交易企业范围,总交易电量35.7亿千万时,预计降低电费成本2亿元;取消52项、降低9项行政事业收费,取消调整3项基金,减轻企业负担4亿元;阶段性降低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合计减征6.5亿元;发挥还贷周转金资金池作用,为企业节约倒贷成本约2.7亿元。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实施《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市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8项,取消其他类别行政职权66项;积极推动“减证便民”,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96项,取消比例94.7%,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计算平台、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52家市直单位、18个县(市、区)节点以及偃师9个乡镇、嵩县37家县直委局的数据共享交换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三十五证合一”。

三是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支持服务驻洛央(省)企深化改革,46家驻洛央企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29家正在加紧施工,8家驻洛省企全面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56家市出资企业基本完成脱钩改制。推进市属、县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城投集团等市属企业6家子公司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新设等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安县、汝阳县完成3个混改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0:5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0:5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南高铁项目没有提上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2:57 , Processed in 0.0313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