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快建设副中心,洛阳使命在肩 放眼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带动作用,注重提高城市人文品位,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培育中原城市群引领带动能力。 从我国发展较好的省份实践经验来看,一个循序渐进、产城融合、设施先行、服务配套,具有充足产业支撑与配套保障的副中心级城市,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城区人口压力、疏散部分非中心城市功能,形成都市圈内双中心支撑架构。 在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不少都是两极或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广东有广州、深圳,江苏有南京、苏州和无锡,浙江有杭州、宁波,山东有济南、青岛和烟台…… 去年年底,国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了重大决策。 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区域发展的政治责任。 面向中原—— 洛阳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覆盖区。在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中,洛阳经济实力雄厚,具备了引领区域发展的基础、优势和潜力。 从河南发展来看,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元,也迫切需要两极乃至多极支撑。支持洛阳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进一步明确洛阳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不仅能够通过分担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吸引大量的人口、资本和技术集聚,还能促使洛阳与周边城市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省委、省政府出台《若干意见》,以更大力度支持洛阳发展,正是着眼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必将实现郑州、洛阳两个城市遥相呼应,共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立足洛阳—— 这更是我们加快发展、转型攻坚的历史性机遇。 从经济实力看,去年,洛阳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50位,大幅向前晋位并不容易。同时,洛阳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好、不平衡,尚未形成多点支撑的格局。 从增长速度看,不少副中心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低于洛阳,但增速长期高于洛阳。 从质量效益看,我市部分指标还未排在全省前列,转型攻坚任重道远。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就要牢牢把握机遇、用好政策、真抓实做、奋力赶超,推动洛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