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348|回复: 12

[时尚生活] 2016武汉马拉松竞赛规程 起点江滩4月10日鸣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6 16: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主办单位
中国田径协会、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人民政府

二、 承办单位
武汉市体育局、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三、 运营单位
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四、 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6年4月10日在武汉举行

五、 竞赛项目
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12公里)

六、 出发时间
2016年4月10日上午7:30出发

七、 马拉松比赛路线

     (一)马拉松:
               起点:汉口江滩一期门口
               终点:武汉欢乐谷
              途经:晴川桥、长江大桥、东湖
   (二)半程马拉松:
          起点:汉口江滩一期门口
          终点:湖北省图书馆
          途经:晴川桥、长江大桥
   (三)健康跑:
          起点:汉口江滩一期门口
          终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途经:晴川桥、长江大桥

八、 竞赛办法

  (一)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本届马拉松竞赛规程执行。
  (二)比赛检录:按竞赛项目在规定时间、不同区域进行检录。参加马拉松的外籍特邀运动员、中国田协注册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汉口江滩闸口专业检录区进行检录。外籍特邀运动员出示护照原件,注册运动员出示注册卡。
  (三)起跑顺序:按特邀运动员、注册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按号段站位)、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健康跑运动员顺序往后排列。各项目起点距前方方队20米。
  (四)发令:本次比赛采用一枪发令所有项目同时起跑的办法。
  (五)计时办法
         1、本次比赛采用感应净计时,感应计时芯片将在运动员通过起点时开始计时。
         2、马拉松(42.195公里):组委会为所有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提供感应计时服务,并在起点、每5公里点、折返点和终点设有感应计时带,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均必须通过所有的地面感应计时带,如缺少任何一个分段点的成绩,将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3、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组委会为所有参加半程马拉松的运动员提供感应计时服务,并在起点、每5公里点和终点设有感应计时带,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均必须通过所有的地面感应计时带,如缺少任何一个分段点的成绩,将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4、本次比赛采用一次性感应计时芯片,不收取芯片押金。计时芯片将在参赛物品领取现场与号码布同时发放。
  (六)关门距离和时间
         为保证参赛运动员比赛安全、顺利,限时对社会交通进行滚动封闭。比赛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将恢复社会交通。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比赛的运动员可搭乘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相应项目的终点处。对届时不听劝阻、不退出赛道的选手,组委会将取消该选手参加下一次武汉马拉松赛的资格。
         关门时间见下表(以发令枪声时间为准):      (七)存取衣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在起点指定区域按号段进行存衣,到达终点后,请到指定区域凭相同的号码布取衣。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包内(如手机、有效证件、现金、各种钥匙、信用卡、掌上电脑等)。
        比赛当天起点存衣将于鸣枪前15分钟截止,请运动员做好时间安排。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当日15:00前(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当日12:00前)到各自终点指定存衣处领取个人存放物品。如超过领取时间没有领取的,可于赛后5天内到赛事组委会领取。5天内不领取,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如未按照组委会指定时间、地点和方式存衣,导致存衣包丢失,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八)饮料、饮水、能量补给站
         1、饮料、饮水/用水站:自起点开始大约每隔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料站,两个饮料站中间设置只供水的饮水/用水站。
              2、食品供应站:在比赛沿途的27.5公里、32.5公里、37.5公里处设置食品供应站。
  (九)医疗救护
         1、组委会沿马拉松路线每5公里设立一个固定医疗点,医疗点前50米有明显的标志。沿参赛者的跑进路线,有急救车跟随。
         2、沿着参赛运动员的跑进路线,组委会将在每100米处设置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者有问题可以向他们请求帮助。
  (十)本次比赛将按照国际田联规则进行兴奋剂检查。
  (十一)有关竞赛的其它具体要求和安排,请查阅参赛手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6: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参加办法

(一)参赛者年龄要求
  1、马拉松年龄限20周岁以上(1996年当年出生)。
  2、半程马拉松年龄限18周岁以上(1998年当年出生)。
  3、健康跑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0年当年出生);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4、参赛运动员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的实际年龄须符合2016武汉马拉松竞赛规程的参赛年龄要求。

(二)参赛者身体状况要求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名参赛。有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它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7、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
  8、孕妇。

(三)报名缴费办法
  1、马拉松限报6000名、半程马拉松限报6000名、健康跑限报8000名;报名人数超出限报名额后,参赛资格获取将采用抽签办法;
  2、所有参赛运动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武汉马拉松官网进行报名,并完成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获得参赛抽签资格。未中签选手将在抽签结果公布后,退还缴纳的报名费用。具体详情参见官网发布的《2016年武汉马拉松赛报名须知》;
  3、抽签结束后,报名成功的运动员将进行配号,待配号工作截止后,运动员可登录武汉马拉松官网查询参赛号码;
  4、参赛物品领取:报名成功的运动员,请于赛前三天,到组委会指定地点领取参赛物品,具体时间和地点将于赛前在官网发布;
  5、中国田径协会注册运动员可以使用身份证和注册证进行报名;

(四)报名费
  1、中国籍报名者(含港、澳、台):马拉松每人150元人民币;半程马拉松每人100元人民币;健康跑每人80元人民币。
  2、外国籍报名者:马拉松每人80美元;半程马拉松、健康跑每人50美元。
  3、组委会有权根据报名情况决定是否接受报名。报名成功后报名费将不予返还。

十一、奖励办法

(一)马拉松
  1、名次奖,前三名以枪声成绩为准(美元):
  男、女第1至第8名运动员分别获得奖金(见下表)      2、奖金按达到的比赛成绩对应发放。现场不发放资金。所有获奖运动员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到奖金发放处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发现兴奋剂检测有问题者,取消该名次和奖金,后面名次不递增。
  3、男子:2:06:19以内(不含2:06:19)且第一名,奖励40,000美元;
  女子:2:19:39以内(不含2:19:39)且第一名,奖励40,000美元;
  注:中国运动员获上述奖励均发等值的人民币。
  4、上述所有奖金(名次奖、破全国纪录奖)需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5、男、女第1至第3名运动员分别颁发奖牌一枚。
  6、凡参加比赛者赛前均发参赛T恤(选手需现场按自身尺码领取参赛T恤。由于参赛T恤制作工期较长,各尺码T恤按比例提前订制,组委会尽可能满足运动员的尺码需求并建议运动员尽早领取)、盛衣袋、号码布、芯片以及参赛手册。
  7、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者凭号码布发放完赛包、完赛奖牌。
  8、马拉松完赛运动员于赛后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成绩查询及证书打印。

(二)半程马拉松
  1、名次奖,前三名以枪声成绩为准(美元)
  半程马拉松男、女第1至第8名运动员分获奖金见下表:
    2、中国运动员获上述奖励均发等值的人民币。现场不发放资金。所有获奖运动员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到奖金发放处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发现兴奋剂检测有问题者,取消该名次和奖金,后面名次不递增。
  3、上述所有奖金将按照中国税法规定,需征收20%个人所得税。
  4、男、女子第1至第3名运动员分别颁发奖牌一枚。
  5、凡参加比赛者赛前均发参赛T恤(选手需现场按自身尺码领取参赛T恤。由于参赛T恤制作工期较长,各尺码T恤按比例提前订制,组委会尽可能满足运动员的尺码需求并建议运动员尽早领取)、盛衣袋、号码布、芯片以及参赛手册。
  6、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者凭号码布发放完赛包、完赛奖牌。
  7、半程马拉松完赛运动员于赛后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成绩查询及证书打印。
(三)健康跑:
  不计取成绩和名次,参加者均发给参赛纪念证书。

十二、处罚办法
  组委会将对起点、终点及每5公里点进行录像监控,出现以下违反比赛规定的参赛者将被取消参赛成绩,其个人资料录入报名识别系统,两年内不准参加武汉马拉松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情节严重的,终身禁赛。
  1、虚假年龄报名或报名后由他人替跑;
  2、参赛者携带他人计时芯片或一名选手同时携带2枚或两枚以上(包括男选手携带女选手)计时芯片参加比赛;
  3、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指定区域起跑;
  4、起跑有违反规则行为的;
  5、关门时间到后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返回赛道的;
  6、没有沿规定线路跑完所报项目的全程,抄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的;
  7、在终点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
  8、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的;
  9、马拉松及半程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没有按规定携带自己一块号码布通过终点的;
  10、私自伪造号码布,使用其他赛事号码布通过终点领取完赛物品、完赛奖牌;
  11、私自涂改、遮挡号码布参赛或转让号码布;
  12、携带非组委会发放芯片通过终点的;
  13、以接力方式完成比赛;
  14、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的指挥,干扰赛事,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的;
  15、出现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
  16、其他违反规则规定的行为。
  利用虚假信息获取参赛资格或者报名后转让号码布给他人者,比赛中发生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有关竞赛的具体要求和安排,请详细阅读各项目《参赛须知》。

十三、保险
  本次比赛主办单位为所有参赛者和工作人员投保人身意外险,保单以报名信息为准,任何错误报名信息将导致无法投保、责任自负。《人身保险说明书》请在赛前登录武汉马拉松官方网站查阅。

十四、武汉马拉松赛组委会
  1、联系电话:027-83622090/027-83622070(工作时间:工作日周一至周五9:00-16:30)
  2、咨询邮箱地址:apply@wuhanmarathon.org
  3、武汉马拉松官方网站:www.wuhanmarathon.org

十五、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本规程解释权属于武汉马拉松赛组委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17: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十号跑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17: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2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值rmb是4000rmb还是25wrmb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路线上看,弯弯子不少,还有折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0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边根本没一个中签的,包括我。严重怀疑有内部卖票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时机不成熟,东湖围堰还冒拆完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seashell 发表于 2016-3-17 00:09
我身边根本没一个中签的,包括我。严重怀疑有内部卖票行为


团报中签几率很高,我是团报的:沌口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381858492 发表于 2016-3-16 17:25
全国都在搞哦。cctv直播谁,谁的影响力就变大哦,所以cctv直播吗

看了内部资料,花钱请的500w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1: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抽中,被退钱的飘过{:5_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4: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知道CCTV直播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6: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seashell 发表于 2016-3-17 00:09
我身边根本没一个中签的,包括我。严重怀疑有内部卖票行为

我没中,身边倒是中了很多!
许多媒体/公司/微信大号平台都有免费名额相送,内幕操作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我当初用马拉马拉报名,但没有使用这个APP进行里程记录,估计这就是我没中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14:00 , Processed in 0.0594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