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 0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建设
轨道基本铺在地面
轨道交通建设型式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及高架线3种,其中以地下线的造价最高,高架线其次,地面线最低。目前,已开通营运的广珠城轨,采取的是高架线的形式。有关建造型式的选择,除考虑建造成本外,亦与所经路廊环境状况、地形地质及用地取得等等因素有关。根据珠海的实际情况,除部分路段因通过水道或跨越海湾至联检岛需采用高架桥或地下方式衔接外,基本上规划整体路网均将采地面线方式建设。
地面有轨电车设置道路中的配置型式,又大致分为布设于道路中央的分隔带及人行道旁两种。由于后者对行人及两侧店家住户的冲击较大,不太适用于市区,因此,考虑到珠海市道路宽度,及部分新(改)建道路已预留有轨电车通行路廊,有轨电车的路网及车站将尽可能采于道路中央(分隔岛)的布设方式。
站点间距约为1公里
对于站点的间距,预计在人口稠密地区,车站的间距约为1公里,低密度地区站距将相应增大。车站将设置在路廊产生旅次较高的人口集散点,或设在靠近中心商业区、办公、住宅、娱乐场所等地,或者设置在交通枢纽附近,并和其他系统如公交路网紧密接合,如车站,公交车转乘站、长程客运站、港口码头、关闸、大型停车场等地点。市郊车站将考虑方便接驳其他转乘设施,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接送、小汽车停车、公车站牌等,以扩大服务圈涵盖范围。
站台风格各有特色
与路面铺设轨道相对应,车站也将采地面站的方式兴建,月台型式则将视后续设计轨道配置状况而定。地面站的设施相较于地下站或高架站将简单许多,目前各国有轨电车系统车站多倾向采取“简易设计”方式,以降低投资成本。车站多为无人自动化管理,且建筑力求简洁,通常仅为装有雨棚的月台,而收费方式也都采用乘客容易购票,或简单的月台入口闸门IC票证验证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