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600|回复: 9

[经济] 解读“幸福星城”密码-为我省首个财税收入千亿之市写真(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小爱

  就在长沙财税收入过千亿元喜讯传来的前夕,一本《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蓝皮书正好出炉。蓝皮书中,长沙作为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在2010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中,长沙位居第九。排在其前的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天津、大连,排在后面的是杭州。与中国一流城市并肩而立,同台竞技,这是一种实力的展示。这在一年前还排名为17位的长沙,一年赶超8个城市,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直逼大连。

  财税收入千亿元也好,城市竞争实力位居第九也好,均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体现。然而,从蓝皮书提供的数据发现,人们的福祉和GDP的增长并不呈现正相关系,甚至出现悖论。

  而长沙,作为蓝皮书的“例外”,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水平相随而长,联袂而升。

  2011年12月26日,在江苏南京市举行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五周年庆典颁奖大会上,长沙市连续第四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五周年特别荣誉大奖。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觉,而这种主观感觉受经济的折射与支撑。在长沙,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幸福追求如何融为一体,相济共生?在长沙财税收入过千亿元的特殊时刻,记者究根究底,以求解读“幸福星城”的密码。

  绿色经济唱主角

  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经济”,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当这种经济作为主角时,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就出现“鱼水相依”的依存关系。  在长沙,绿色经济唱主角,是“幸福星城”的基石、支撑点。

  在长沙2011年财税收入1101.4亿元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四大主体税种收入达824.14亿元,税收收入占比达87.73%,而新型工业对财税的贡献达682亿元,工业中,先进制造、新材料、食品工业、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群占比达90%,第三产业税收增幅达20%以上,贡献为382.32亿元。

  长沙绿色经济不是与生俱来、上天恩赐的,这是长沙决策者匠心谋划、苦心栽培而就,这是长沙决策者绿色理念孕育催生而来。

  像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富原始积累时一样,长沙也经过了“饥不择食、杀鸡取卵”的苦涩与尴尬。长沙有过城市“立交桥下建市场”、“为引摇钱树,不惜牺牲青山绿水”的无奈。一次次惨痛的教训、一个个昂贵的代价,长沙市决策者终于明白,科学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是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收获幸福。本着绿色取值罗盘,人本理念,长沙市像横扫城市垃圾、诊治人类瘟疫一样向损害环境的产业宣战,向落后产能说“再见”。

  湘江西岸的坪塘,是长沙小有名气的化工、建材基地,坪塘水泥厂、化肥厂、化工厂绕着湘江,齐刷刷排列着23家企业,年产值数十亿元、利税过亿元,成为河西一只生金蛋的“母鸡”,财源滚滚的摇钱树。这片大跃进中孵出的企业,设施陈旧、工艺落后,也是湘江一大污染源。两年前,长沙“挥泪斩马谡”,让23家企业全部关门。

  “摇钱树”倒了,但是,湘江西岸的那一条条翻滚的“乌龙”不见了,水清了,天蓝了。

  某颜料厂原是望城的创税大户,21世纪初,还是风光耀眼的“明星”企业。在“绿色”经济理念中,成为“过街老鼠”,因重金属的污染逼得企业择址另迁。

  民以食为天,为老百姓的这片“天”,长沙市在全国率先实施食品安全城建设,在“安全”的利剑下,一批“五小”企业取缔,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的洁净!

  经济发展,让绿色经济唱主角;政策扶持关注幸福,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有数据表明,近年,长沙市财政用于扶持事关百姓幸福产业的专项资金每年均在85亿元以上!

  在经济效益与居民精神生活产生矛盾与冲突时,长沙市毅然牺牲经济效益而换取人们的幸福满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橘子洲,可谓天下名洲。它头枕岳麓山,身卧湘江,目眺长沙城,构成山、水、洲、城的世界罕见之景。作为上天独宠的橘子洲,一洲历史,一洲文化,一洲美景。20世纪末,长沙市为治水患,将洲上2万移民迁出,留下一个空洲后,世界地王无不垂涎,各路商家争相欲得。

  单算经济账,这可成为长沙最富的“金矿”,最牛的“地王”。1.8平方公里土地,交给商家那将是长沙最大的“印钞厂”,弄个几百上千亿不是牛皮。可是,这个城市最大的“绿肺”,老百姓寄情寻乐、休闲散心的“乐园”,一旦交给商家,“绿肺”只能成为“资本”的附庸,“乐园”不再属于平民百姓。在“金钱”与“民乐”的权衡中,长沙市毅然选择后者。长沙市财政投资17亿元,建设一个景区面积138.34公顷的生态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如今,橘子洲,岸芷汀兰,波光潋滟,蒹霞苍苍,荇藻流芳。10公里长堤环绕江岸,基座宽83米、高32米的青年毛泽东塑像巍然屹立在洲头。人们到这里春享桃李,夏享清凉,秋品金橘,冬醉红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尽情欣赏水碧洲静的美妙图画。

  海峡两岸的国际合作高层论坛在这里召开;国际网络摄影大赛在这里开幕;中央电视台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现场直播也在这里开镜……

  橘子洲,放弃了商业开发,舍弃了一个“金矿”,却成为长沙呈给世界最绚丽的城市名片!

  西湖文化园,也是从开发商手里抢救给市民的一个乐园。位于龙王港的西湖文化园,原是河西的一个渔场。几年前,已卖给一家地产开发商,千亩水面将成为一片商住楼盘。为还百姓一个不可复制的水上乐园,长沙市政府不惜以12.5亿元的巨资回购,打造成一个水上文化园。

  为给城市一个空气“净化器”,长沙市精心打造一个中部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洋湖垸湿地公园!

  GDP增长与百姓的笑脸相得益彰,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人们的幸福之源。

  纳税人成为“座上宾”

  人,必须有尊严地活着;人的价值,需要社会的认可。这是幸福的基座。

  在今天的经济社会里,纳税人,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得到尊重,是理性社会的标识,也是社会公平的需求。纳税人,成为座上宾,是今日长沙的新时尚,也是“幸福星城”一大密码。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经济”,“帮扶企业,就是促长沙振兴”,这些星城“流行语”,无不反映长沙的新风尚。

  “两帮两促”,即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这个在长沙推行了3年的品牌就是最好的诠释。从市级领导,到普通干部,联系项目,联系企业,排忧解难,是天职,是使命。领导干部的战场,不在机关大院,不是办公桌上,而在基层在企业,在经济建设的阵地上,这不止是走基层,而是蹲基层,不是作秀走过场,而是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排忧解难要备案,办结要销号,效果好歹有一套监督机制。排忧解难的成绩单进入干部绩效考核,事关个人升迁去留。

  一个“两帮两促”的平台,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2008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电荒”袭击长沙,半数工厂企业缺电停产,长沙电厂无煤发电。酷暑炎天,长沙市四大班子领导兵分四路,踏上求煤之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合泉坐镇宁乡煤炭坝;时任市政协主席董学生奔赴浏阳、萍乡;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顺初前往郴州;时任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文树勋奔波于娄底、邵阳;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跨省求援。一条领导挂帅、省内省外通力配合的煤源之路,让长沙在酷暑热浪中不再拉闸限电,企业生产一马平川……

  为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却不带走一根针、一片云,在长沙已是“铁律”。

  记者在探密之中,摘取两个片断:

  2009年7月的一天,一辆黑色的小车在光伏产业园建设工地停下,陈润儿走下车,面对飞扬的尘土、隆隆的机声,解难会在工地上铺开。光伏产业,是长沙新型工业化支柱产业,也是长沙市帮扶的重点,像这样的现场办公,陈润儿不知有过多少次了。得知企业在夏季用电高峰时电力得不到保障,陈润儿当场把市电业局局长找来,现场协商解决问题。天空突降暴雨,陈书记将办公现场转到车上,狭小的车厢,成了书记为企业解难的办公场所。

  以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作风,短短一年,光伏产业已克隆出3家企业、24条生产线,年产30亿元的产能!

  万达广场,作为长沙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不知倾注了长沙市决策者多少心血,长沙市商务局领导带队的“帮扶队”一蹲就是3年。一周两次会商,雷打不动。万达施工中,周边的公用设施需要迁建,电信的交换机要迁出,电力局的路灯、变压器要外移,市政的排水管要搬迁……中山西路上的“坛坛罐罐”,每一项都成为企业项目推进的“拦路虎”。而这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拦路虎”都有一个权威的“爸”,况且,中山西路改造,按规划是年底动工,眼下,“不迁”有天大的理由。

  在部门权益与纳税人利益背律的两难中,纳税人成为“座上宾”,“帮扶队”前后十多次协调,各家的“孩子”各家提前抱走,建设障碍一扫而平。年底,“两帮两促”检查组到企业核查时,万达的老总说:“帮了这么大的忙,没到企业吃过一次饭,添过任何麻烦,‘帮扶队’真是‘活雷锋’。”

  一人一企,一企一策,长沙“两帮两促”帮扶企业,涵盖全市80%的规模工业企业。

  陕汽原来只在长沙投资2亿元,建一个配套企业。当长沙“帮扶队”住在企业排忧解难的消息传到陕汽总部,陕汽决策者大受鼓舞,5改投资方案,由参股改为控股,投资2亿元改为16亿元,一个卡车全系列,年产100亿的中、南部生产基地已于2009年8月26日下线!

  企业,是长沙的宝贝;企业家,成了长沙最光荣的人之一!

  每年全市的经济工作表彰大会上,纳税大户无不披红挂彩登台领奖,书记、市长亲自为他们发红包、授匾牌,各区、县(市)无一例外!

  长沙各级领导公开联系电话,建起“绿色”联系通道,找书记、找市长不再有障碍,而企业、企业家求助电话占比最多!

  长沙建创业之城,点燃创业者激情、帮扶创业者圆“老板”之梦,有2万人领衔创办企业……

  追富,创富,勤劳致富,成为长沙市人价值新取向、追求新目标。

  迄今,全市各类企业达8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30万户,2011年,108家被帮扶中小企业完成税收86.14亿元,增长74.4%。

  纳税人生产过程,不遗余力帮扶;纳税人交税,享受便捷快乐。

  国税、地税,两张向纳税人敞开的大门,在长沙也是满门春风,满面温馨。长沙市国税局相继推出“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同城办税”,为纳税人高效运转挑战效率的极限;市地税局办税大厅推出“一站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办税免了楼上楼下跑,再也不用从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轮转,办税时间从原来20分钟一次,缩短为3分钟一次。一次“20”到“3”的骤变,是长沙地税局人“简”与“减”的完美统一,也是纳税人身份身价的增值!

  还有芙蓉区的“绿色国税”、雨花区的“和谐地税”、开福区的“税法直通车”、天心区的“税收宣传服务掌上通”,这一个个举措,都是一个个温馨的符号、一个个和谐的元素。当纳税人成为“座上宾”,财富创造者得到尊严,纳税人与征税人对立消除,偷税漏税现象日减,2011年,长沙市国税收入632.5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的54.3%;2011年在供地面积同比减少10%的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增长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0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分钱掰成两半用

  财税收入登上千亿台阶,长沙经济实力大步前移,比“老大哥”武汉只少了170亿元,比郑州,比许多省会特大城市都富。可是,花钱却毫不见“经济老大”的慷慨。市财政局局长李晓宏“没钱”、“穷”已成他的口头禅。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三湘第一抠”。当记者采访张剑飞时,他说:“过千亿,是个喜事,花钱,又让我忧心忡忡,这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只能捂紧钱袋子,一分掰成两半花!”

  一分掰成两半花,是富裕了的长沙,今日花钱“流行语”。

  用车、招待、外出考察,这些财政开支,长沙有专门的“度量衡”,一切超标行为,全部“卡”在“度量衡”外。3年前,长沙市在市直机关开展了一次关于党员干部“八不准”的检查,一场席卷市府的“廉政风暴”降临,200多辆超标、违规车全部被没收拍卖。如今,在长沙市府大院的车坪、车库,这蚂蚁般停泊的车辆,进口车、高档车难得一见。出国考察、旅游曾经是干部的一种待遇,今天的长沙市党政机关,除公务必须,否则,只是一种奢想。随着长沙的日益开放,上级领导、兄弟省市间迎来送往,招待吃饭虽多,但也是在市府自己的接待场所,大吃大喝严格禁止。一位从外地调进长沙的市直部门领导由衷感慨:“长沙考察,领导干部用钱很紧,自己1000元的招待费额度,还得层层报批!”近两年,长沙公用经费分别下降15%、18.54%,市直机关公用经费连续三年零增长。

  连续4年财政收入为“中部第一县”的长沙县,县治大院还是搬县时所建,20年了,又小又土的建筑比不上许多贫穷县的公安局大楼,县委书记的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

  富县穷县治大院的,不只是长沙县。去年就跃居全省“经济十强县”“老二”的望城,区治大院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没有电梯,墙面还贴着“马赛克”。区委书记的办公室,窄得摆张沙发人就转不开身了。

  纳税人的钱,掌钱的领导给自己用吝啬又吝啬,用于公共投资也是精打细算,省了又省。

  新建湘府路大桥原方案为刚劲笔直的三塔斜拉桥,配为塔栏外壁雕刻象征古城墙历史的槽口等美化物,计划投资17.5亿元,方案投至市长的案头,市长没有挥笔画押,而是组织专家多次勘测,科学优化方案,最后确定为简洁流畅的钢构连续梁桥,既最大限度保留江面上的自然景观,又节约投资7.29亿元,节减率达41.5%。

  长沙为解决车辆猛增导致的交通堵塞,对“七路二桥”实施交通疏导工程,请专家会诊,采用不大拆大建,只改造“交叉口”等关键节点,节约投资2.26亿元,节减率57.5%。

  银盆岭大桥的改造,原方案从岳麓大道下潇湘大道的引道为对称式螺旋匝道,计划投资5300万元,几经推敲,改用填土方式修建长条形连接便道,使投资缩减到1000多万元,原来设计中匝道两边20多亩土地也节约下来。

  去年,长沙对公共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886个项目追踪审计,审减资金27亿元,相当于全市27万低保人员5年的低保金。

  纳税人的钱,省了又省,投资水分,拧了又拧。长沙市的决策者如此表达心声:“我们要像花自己的钱一样节约纳税人的钱,像管自己家里的装修一样管好公共工程,用心呵护长沙的山山水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记者从长沙市审计局的一份工作报告中获悉,近三年,长沙市共核减项目投资规模60多亿元,通过结算审计审减资金41亿元。

  取之于民用于民

  长沙虽然财税收入创下“千亿”之巨,但因财税分成体制变化,长沙市级可用财力仅150亿元。但,有限的财力把民生放在首位,2011年,民生投入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73%以上。


  长沙市是中西部第一个对城市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的省会城市,此举加上就业保障,一年开支高达51.97亿元;

  长沙为省内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免费入学、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此项开支去年高达69.37亿元;

  长沙市又成为最早实施保障性住房的城市之一,为圆“星城蓝天下,共享住房梦”,长沙推出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启动新建30万套“公租房”工程,启动730万平方米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去年全市保障性住房支出达13.18亿元;

  为帮群众解决“菜篮子”,长沙市对城区144家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每年增加投入5000万元,用于蔬菜基地建设,保证菜价的平稳,保证买菜环境的舒适安全。长沙连续两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全国率先两次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物价补贴;

  当农村养老保险还在全国试点阶段,长沙就率先全面推开,让数十万农村老人人均每月有了60元养老金;

  长沙市率全国之先,为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买单,投资4000余万元,让2万改制企业职工医保、工资难题得以解决;

  长沙市还在全国率先实行公园门票全免,政府买单让中小学生假期免费游泳,新建57个社区公园,让百万市民享家门口游公园之乐;

  地铁、过江隧道、湘江枢纽,这些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公共设施,长沙投巨资启动建设……

  长沙市决策者,在为民造福、在民生工程建设上,是慷慨的,是不遗余力的。

  “千亿元”不是一个概念,不是枯燥、冰冷的数据,它是一道温馨的民生风景线,它是“幸福之城”的经济保障!

  (原载3月2日《湖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靠,南京都没进前十,长沙真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2: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这种过于正式的文章不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发给市民几千块钱就很幸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3: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报道的跟帖估计不得蛮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新建的东西都连不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2: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新建的东西都连不好看

哈哈哈。。是的哦,都是攒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8: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说的都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0: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软文,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23:39 , Processed in 0.03962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