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家级孵化器数量 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14家,孵化器场地面积达到920万平方米,5年间翻了4倍多。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2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据了解,我市201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仅63家,孵化器场地面积22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5家。今年,这些数据大幅攀升,国家级孵化器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此外,近3年来,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众创空间达108家,大学生创业特区达6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天津。 随着孵化器的大力建设,从孵化器毕业后上市的企业已有包括“凯迪电力”、“高德红外”等14家企业,另有“银泰科技”、“三工激光”等34家毕业企业进入省上市绿色通道,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超过400家,为12.7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据权威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这样一个“3+2”的创新创业格局。 据介绍,5年间我市孵化器发展特色进一步彰显。继早期的综合性孵化器之后,涌现出大批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特区。同时,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已建和在建的108家众创空间中,高校自建、各类市场化主体建设管理的占了近四成。此外,近3年来,全市孵化器建设投资约78亿元。其中,市、区财政补贴资金所占比例仅为6.4%,社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 据统计,在我市大力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263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7450亿元(预计),年均增长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