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93|回复: 29

炮轰天河路“没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5 21:30:58 | |阅读模式
“偌大个商场,竟然买不到一份报纸,买不到书,买不到杂志,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商圈?”日前,在天河路商会主办的以“聚焦天河路商会,打造世界一流商圈”为主题的高端沙龙上,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陈海权语惊四座,他道出了自己对目前天河路“没文化”的困惑。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语录

  “亚洲的购物天堂是哪儿?香港。它为什么能成功?文化。”

  “天河路商圈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    ———陈海权

  作为一个商业面积上百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达150万人、年商品销售额超2000亿元的巨型商业圈,天河路在“文化”上存在什么问题?天河路商会和各大百货、购物中心又该如何去提升“文化”?昨日上午10时,新快报记者在暨大管理学院六楼独家专访了陈海权。

  

  要做中高端消费市场,就不能缺少时尚文化

  记者和陈海权的谈话从他在商场“买不到一份报纸”的经历开始。

  陈海权解释道,他所说的天河路商业区缺乏“文化”元素 ,并不是因为买不到报纸。“文化分显性和隐性,”他说,书刊杂志只是显性文化之一,但是可以承载和体现隐性文化,百货商场,尤其是像天河城、正佳广场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要做中高端的消费市场,就不能空缺这些传播最新潮流和时尚文化的杂志。

  

  天河路百货是只懂收租的“物业管理”

  陈海权也坦言,有“华南第一商圈”美誉的天河路商圈,近几年爆炸式的发展给商场、商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无尽的利润,但是,繁华也似乎遮住了投资者与管理者的眼光,“但只能用‘物业管理’来形容天河路的百货商场,他们仍处于‘出租收租金’的商业模式,几乎没有在塑造文化、保证可持续发展上进行投入。”陈海权举例道,在广州,上下九有闻名遐迩的骑楼街,北京路有“千年古道遗址”和城隍庙,这是商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在香港,购物天堂尖沙咀有个“广东道”,中西合璧的岭南文化,高端商品与优质服务,吸引了无数的内地消费者。

  

  日本三越百货办了廿多年音乐会

  陈海权更以日本著名的三越百货为例,这个百货每逢年末就会举办经典音乐会,至今已经连续办了20多年。在日本前后待了有15年之久的陈海权感慨道,这个音乐会已成为一个时尚交际会,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可以模仿的活动了。他反问,与之相比,天河路商圈的文化又体现在哪?在他眼中,仅有正佳广场目前举办的航空展值得一赞,“能拿钱出来办这个,需要有魄力。”  


  问计未来

  VIP服务、多种语言导购等都能打造商场文化

  天河路商圈该如何打造文化呢?陈海权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天河路商圈,严格点讲,应该是天河路商业区,呈网状分布。”陈海权对天河路冠以商圈称号另有说法,商业区是商品交易的集聚区,而商圈注重的是辐射范围。他分析道,目前天河路日均客流150万人,节假日更是超过400万人,但如果具体分析客流比例,还是以广州市民为主,其次是珠三角甚至华南地区,但充其量只是个大一点的商业区。“有香港人,有外国人专程来天河路购物吗?”他摇着头向记者给出否定的答案。“百货、购物中心不能只看一时的兴盛繁荣,这个商圈要想真正站起来,必须塑造有文化的商圈,要成为真正的中国商圈。”

  “其实文化无处不在。”陈海权说,比如大学,无论是在中山大学还是暨南大学,身处校园的你不仅能看到教学楼,也能感受到每间学校的独特内涵。商圈也好,商场、商店也好,都需要长久地、持续不断地去培养文化。他对目前天河路的大百货商场的VIP服务进行了评价,“友谊是做得比较好的,广百口号喊得不错”,其余各家不置可否。“VIP服务就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百货商场不能拿自己跟超市比,人家是自选市场,你这儿却得倡导优质消费,只有服务到精致细微处,自然地就呈现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理念,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在逛高端商场,而不是在逛超市。”

  陈海权还建议,要冲刺世界一流商圈,天河路各大商场就应该提供多种语言文化的服务,“不能等到奥运大事来了才抱佛脚”。他也鼓励商圈内同行要错位竞争,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长期、定期举行服装节、展览等活动,最重要是商场之间的文化活动要有各自特色,“这也是一种经营文化”。


  知多D

  香港“广东道”

  广东道是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一条主要道路,横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个区域,南面连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则与荔枝角道连接,路线大致与弥敦道平行。广东道于1927年正式命名。1970年代,于佐敦道至西贡街之间的一段广东道,有超过100间玉器店,使油麻地的一段广东道有“玉器街”之称。至今,广东道仍保留着不少广东、广州特色。

  

  日本三越百货

  三越(TYO)是一家日本百货公司集团,创办于1673年,总部设于东京。在日本、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及欧洲等有多家分店。总店在东京地下铁银座线其中一个车站三越前旁。该百货公司每年年末都会举行音乐会,至今已举办超过27届。

  链接

  正佳广场,最终与唐宁无缘

  随着太古汇方所书店在城中的知名度日高,天河路百货商场都有仿效太古汇的意愿。今年6月,颇受广州市民喜爱的唐宁书店华乐路老店宣布结业,市民在唏嘘的同时却收到另一个好消息:唐宁书店将在正佳广场开分店。这消息还在忠实顾客“唐粉”们中引起热议,大家纷纷猜测,进驻正佳广场的唐宁书店会是什么样子。当时唐宁书店也曾透露,“赏味生活”是唐宁给正佳新店的定位。在一片期望之声中,在8月13日,广州唐宁书店官方微博发出一封致歉信称:“今天,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宣布,因为在合作中无法取得有效共识,唐宁选择中止与正佳‘嗨百货’之间的合作。”

  天河路上的百货商场要引入书店,尤其是在租金、管理等方面让渡,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商圈要引入文化,更是谈何容易?

朱清海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21:32:10 |
什么都要跟文化扯上关系,这种“文化”就是没文化!!!!
发表于 2012-9-5 21:40:39 |
会放炮就是有文化了
发表于 2012-9-5 21:45:04 |
天河路上卖彩票的有几档。
发表于 2012-9-5 22:28:42 |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2-9-5 22:40 编辑

陈先生在这里提到的文化概念
和普通老百姓理解的泛文化的概念,是有相当的区别的

陈指的文化,其实就是圈子构造,圈子文化,比较狭义了。再通俗点说,就是人与群分,物以类聚
天河作为最高端的城区,必须聚集最高端的人群,这些人群包括:企业家,政要,艺术家,真小资等等
这个级别的人群通过购买和消费各种高端文化产品,例如顶级音乐家的演凑会,顶级作家的签售会,顶级话剧戏剧演员的小剧场演出等,聚到一起,形成的自己的排他性的圈子
就是说,文化只是引子,甚至是附庸风雅,而圈子聚会,身份采集,生意往来等,才是真正内涵,香港的说法就是:波场文化!

香港毕竟受英国殖民多年
在以西方文化消费习惯引导下的文化消费模式的成熟度上,目前自然会比国内高一些的

所以国内来说
企业社会的加强,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是高端文化圈子消费模式形成的基础
这是需要时间的
须知现在国内的部分企业家,其实是老板吧,没啥艺术欣赏能力啊,硬着头皮掏钱进去这个文化圈子,还是出了很多洋相的

我们高楼迷也是啊
譬如我对小金宝同学建议说,既要关注楼宇高度,也要关注楼宇设计
在高楼迷广州版形成一个高品位的建筑文化圈子
发表于 2012-9-5 22:30:18 |
回复 4# timlee99


    我们公司楼下就有一档 生意貌似不错
发表于 2012-9-5 22:32:32 |
唐宁书店没开成有点可惜
发表于 2012-9-5 22:52:23 |
譬如我去正佳楼上吃饭
我希望一起吃饭的人,都是比较优雅的,都是彬彬有礼的,很有文化修养的
但如果整个楼层,人声嘈杂,争先恐后,甚或对服务生粗暴以待等
那我以后是能不光临这里,就不光临的

这就是圈子文化的一个例子

不是看不起别人,要搞阶级区分
而是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上,作为正常的肉身,不大可能妥协和委屈自己,要有自己的空间,要有自己的圈子文化品位和质量

所以天河商圈的现代高端圈子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发表于 2012-9-5 22:59:23 |
“偌大个商场,竟然买不到一份报纸,买不到书,买不到杂志,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商圈?”日前,在天河路商会 ...
995912621 发表于 2012-9-5 21:30



    购书中心不是就在天河么?砖家还真有文化!!!
发表于 2012-9-5 23:31:40 |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2-9-5 23:41 编辑
购书中心不是就在天河么?砖家还真有文化!!!
轩轩必胜客 发表于 2012-9-5 22:59



    他指的是商场内部
不用再出去淋雨和晒日头
品种也比较个性化,进口化,价钱也比较贵的

进一步地说
还必须是差异化的文化经营
例如正佳的书店和时尚杂志屋,是以男性知性消费者为主的
而天河城的,则是以女性为主
如果我带着女友在正佳吃晚饭,随后就可以带她去天河城购书和时尚杂志啊
一个商场,同时提供了购物,吃饭,娱乐,恋爱,文化消费等体验元素,这个商场的趣味和品位就鲜活了,下次还想来,还想出现多元化的刺激和惊喜,譬如再次的某种艳遇------------陈先生指的文化,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而不是吃饭就是吃饭,吃完就走了,像动物一样了无情趣。购书就去购书,够完书,,书呆子一样就走了,单调和附加值低!

现在在建筑界也展现这样的差异
例如合景的楼宇的设计特点,就比较it化,年轻化
恒大和合生的设计特点,就比较老成话,奢华化
消费者各取所需,形成良性的市场供应和消费格局
发表于 2012-9-5 23:36:22 |
譬如我去正佳楼上吃饭
我希望一起吃饭的人,都是比较优雅的,都是彬彬有礼的,很有文化修养的
但如果整个 ...
guohejun 发表于 2012-9-5 22:52


同感,如果消费的场所里面其他人给我不好的感觉我下次也不太会考虑再来。这个专家说的文化应该是比较狭义的。话说回来的确除了方所之外实在是想不到天河路哪些地方还有点文化氛围可言,纯粹就是大卖场。购书中心的话,算是个特例吧,人家本来就是卖书的,而且很多人去购书中心都是去买成功学教辅书之类的东西,风气浮躁的够可以。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同样是书店但是方所和购书中心几乎不是同一种业态,体量上的区别并不是主要的,诚品书店的体量和购书中心相仿但是仍然做出了方所的感觉。
还有一个就是宏城广场前面那几个卖彩票摊子,每次路过都觉得太有碍观瞻了,那里人流量那么大还要见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两眼放光刮彩票的情景,看见都替他们丢脸。
发表于 2012-9-5 23:47:21 |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2-9-5 23:49 编辑
同感,如果消费的场所里面其他人给我不好的感觉我下次也不太会考虑再来。这个专家说的文化应该是比较狭 ...
quincytown 发表于 2012-9-5 23:36



    对
我以前买书花销是比较厉害的
但说实话,太多了,其实很多书根本没有看完,有的是翻了几页就没怎么动过了
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买呢?
就是圈子文化呗
自己所属的那个圈子,由于讲文化精神享受的人多,他们现在买了什么书,关心了什么文化潮流,或者谈论着什么时尚品位,自己也得总体上跟上步伐才行,来不及细读这些书,也得大概知道一些概貌的
这就是文化圈子消费的一个很外在的特点

这种文化圈子,有时难免会假斯文
但总的来说,假斯文也总比粗鲁要稍好一点的
发表于 2012-9-6 08:08:34 |
本帖最后由 fangzhuang 于 2012-9-6 08:12 编辑

天河路确实到了整合提升时期,量上去了,还需要名气,需要层次感。
文中的时尚文化,音乐这些能提升天河路的档次,也能引领消费的方向,通过有影响力的新品发布会,T台,演唱会等时尚文化活动提升其知名度,亦增加相应文化产品的消费量。
作为广州而言,天河路不能再是上下九、北京路,要在管理、档次、国际化上下苦功。以配合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
发表于 2012-9-6 09:47:00 |
天河城5楼不是也有书店咩。。。至于报纸嘛,负一层南面接壤地铁站的地方有便利店可以买到报纸啊。。。至于那些什么演唱会、表演会的。。。我相信宏城那块地,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了。。。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发表于 2012-9-6 10:01:05 |
这文章对广州的味道,顶一个!!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13:34 , Processed in 0.05414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