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非常爱辣的皮特 于 2011-5-30 11:11 编辑
居家闹中取静、出行低碳节能、环境绿色环保;工作在摩天大楼、购物在时尚天堂、消费不分白天黑夜、娱乐民俗不失新潮……如此惬意生活场景,这将是后长沙火车北站时代——长沙金融生态区的真实写照。即将大手笔开启建设序幕的火车北站片区改造项目,不仅将以地标建筑标注城市新高度,更是通过采用居职一体化等高端生活方式,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
居职一体
后SOHO时代职场精英的幸福生活
成熟的国际级区域,现代的住宅配套不可或缺。SOHO(家居办公)建筑在中国已走过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 SOHO一族早已习惯“上班不出门”的生活状态。
在后SOHO时代,作为长沙金融产业的集聚区、中部经济引擎,满足区域内10万商务精英的多元化居住需求,显然需要提供超越SOHO的多种选择。
规划将目光转向了区域内周边社区氛围浓重的东风路一侧,于是,在芙蓉路以东、开福寺路以南、东风路以西、潘家坪路以北,将出现一个沉淀精英扎根的高尚住宅区,为精英人士提供了至少三种居住的选择:
高容积率、高层建筑、高绿化率、低建筑密度的人文居住区,将用简约、生态的设计,阐明商务精英的生活态度,改变一个城市对住宅的印象。在这里,休闲广场、生活超市、运动会所等生活配套完善,上下班低碳步行回家的金融界精英,可以享受“闹中取静”的纯居家生活。
为金融产业服务的众多中小公司迅速崛起,城市白领的聚集以及他们对居住和工作空间混合的需求,便需要“小型办公,居家办公”的SOHO型功能区,可商可住的SOHO区公寓,为办公和生活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
而以LOFT模式(北京曾有一个798厂,它的厂房近几年成为欧美游客和许多国内游客到京的必游景区,是中国时尚文化的代表,称为LOFT模式。)打造成文化与时尚相结合的新型文化园,充满设计感的个性空间及景观形成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将是长沙的又一胜景。新型的工作、生活空间,为先锋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提供一个创意工作场所,这里很有可能成为长沙的798。
居职一体,低碳步行上班、购物、娱乐,省去路上奔波的身心疲惫、节省时间和能源,生活在配套齐全、重视教育与交往的精英生活区,是何等的时尚、从容与幸福!
公园化办公
2公里生态走廊纵贯南北
功能单一、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与生活缺失、尺度失衡……传统第一代CBD(中央商务区)和第二代CBD构建过程中,发生的都市问题和教训引人深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日本东京新宿金融区广为世人赞誉的是,在寸土寸金的国际级区域,有一个9.5公顷大的中央公园,设有大小广场及休息设施、露天剧场等,绿化面积大,种有树木2300棵,花草64000株,是都市里难得的“绿肺”。
吸取上述经验和教训,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与生态品质, 彰显新商务环境的前瞻性及引领高度,“公园化办公”成为未来的长沙金融生态区的一大亮点。
规划从建设高品质的环境目标出发,根据充分利用火车北站片区的现状地形、点状的地块组团绿地,加上现状的轴线绿地、街头广场,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从体育馆路至三一大道,将建一条2公里的生态走廊,总绿化率将达到35%以上。
这条林荫大道作为一条生态纽带贯穿始末,筑建起的生态骨架、宽阔的步行慢空间、商业公共开放空间、广场与街头开放空间都串联在一起构成系统。于是,硬朗的金融区域有了一条柔性的生态纽带。
同时,更有商务花园街区、生态广场、屋顶花园、空中花园点缀整个区域,与生态走廊形成点线布局,清新、充满设计感的绿化景观,无形中软化了办公环境,休憩放松的怡情空间充满了无限魅力。在清雅竹林享受惬意午餐时光,到屋顶花园漫步开开“小差”,这一切,绝对不是只发生在电影里!
快慢结合
“道”、“街”、“路”完美诠释宜居城市
理想中的城市生活,是快与慢的有机结合。在未来的长沙金融生态区,通过金融总部区、综合商业区、精英生活区三大功能区的划分,将完美实现“快节奏”与慢生活的有机结合。
金融总部大楼集聚的芙蓉路,是延续城市黄金链的商务金轴,简约极致的建筑流光溢彩,商务人士匆忙穿行于甲级写字楼、超五星酒店之间,快节奏是这个万众瞩目区域的代名词。
高尚住宅区所在地东风路,是营造宜居新环境生活的银轴。住宅、商店、林荫道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阳光下的幸福日子。在这里,提供了一种人人向往的悠闲随性慢生活。
而绿轴生态走廊,则将芙蓉路金轴和东风路银轴在办公、生活之间完美转换融合,在这里,快与慢转换与结合如此便捷、和谐。
换个角度来看,生态走廊精英大道以休闲林荫“道”的形式贯穿南北,东风路以生活性的“街”的形式服务于周边区域,芙蓉路则以承担交通功能,成为主“路”,连接起长沙市的各功能片区。
真正的国际都市,令人神往的不是GDP,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道、街、路三种生活场景全方位打造的欲望都市。毫无疑问,长沙金融生态区,这个引领城市新风尚的活力都心,将成为欲望都市的升级版。
低碳出行
人车分层立体交通
出行改变生活、改变经济格局。作为中部城市,要集结全球金融产业,就必须设计智能先进的交通体系,确保区域内的通达。
规划以开放引领、全日活力、低碳绿色为理念,为位于长沙核心城区的金融生态区量身定制了“立体交通策略”。
超越人和车辆都在地面上的“人车分流”模式,“人车分层”成为金融生态区立体交通策略的一大亮点。将集中在地面的各种交通向垂直方向分流,通过地下设计的道路控制居住区域车辆行驶和停放,过境车辆或从地下经过,或通过地下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库,可以减少噪音、汽车尾气污染,减少行人和汽车的碰撞,既安全又环保。
同时,网络化的步行街、室内步行购物街、人行天桥系统,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也确保了人车分行,缓解区域交通拥堵。
地铁1号线开福寺站位于地块西侧800米,与轨道交通联系、利用公共交通疏堵亦成为区域立体交通一大策略。规划新增轨道交通接驳专线,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商业、办公、娱乐、社区中心,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和租赁中心,实现轨道交通与自行车系统的无缝衔接。
相关链接
“一纵四横”实现内部交通微循环
如何实现内部交通的微循环?片区设计规划确定三一大道、芙蓉北路、德雅路为城市主干道,东风路、开福寺路、潘家坪路为次干道,片区内其他道路为城市支路与居住区道路,对内拉通“一纵四横”内部路网。
“一纵”,即一条长约2公里、贯通营盘路和三一大道的道路,该路与芙蓉北路平行,位于芙蓉北路和东风路之间。“四横”,即拉通开福寺路、潘家坪路和德雅路与东风路相连,在潘家坪路和德雅路之间再增加一条新路。新路的修建将大大缓解芙蓉路交通压力过大的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