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2643|回复: 58

[江城资讯] 中法生态城总体规划(蔡甸区委宣传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5: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messu33 于 2015-11-8 15:50 编辑

  
       昨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第8次对接圆满完成。中法双方共同宣布:经法方18位专家和中方多位专家多轮讨论,中法生态城总体规划基本完成。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元首项目”。去年3月26日,在中法两国元首见证下,两国政府代表签署《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意向书》,明确生态城选址武汉市蔡甸区,用低碳生态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建造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这是继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间合作的最大生态城项目。

  蔡甸区委书记、中法生态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介绍,目前,中冶集团已签约100亿元项目资金,启动生态城高标准地下管廊设计建设;省建行等5家银行签约600亿元开发授信;法国凯奥雷斯集团等16家中外企业已签约进驻,项目投资1000亿元。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法生态城将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快发展步伐。

  知音故里,一座融合中西文化和全球城市建造先进理念的生态新城初露芳容。

  小街区,宽生态廊道

  中法生态城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城关和主城区之间,京珠、沪渝高速及318国道在此交汇,核心区面积32平方公里,是武汉市轴向规划中的“西部辐辏”。

  它北枕汉江,南边被后官湖环绕,中间是什湖、马鞍山和农田。

  专家介绍,未来3年,这一区域将建设多个南北向平行排列的街区。与传统城区相比,这里的街区面积相对较小,步行将成为街区内部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街区之间是南北相连的绿色生态廊道,由森林、湖泊、公园甚至农田等构成,最宽的一级生态廊道约300米,幽静平缓的绿道沿生态廊道边缘铺设。这样,动植物可通过生态廊道,在汉江和后官湖间自由迁徙、繁衍,城市中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可降到最小。

  多个街区依据地形不同组成较大的片区。片区间由次干道和轨道交通相连,沿线设计有丰富合理的绿色公交站点和地铁站。下月,轨道交通蔡甸线将开建,横穿中法生态城腹地。

  根据规划,到2030年,中法生态城内部家庭轿车出行率将小于10%,外部出行率将小于20%,居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以上。

  微融合,模糊阶层区分

  中法生态城现有4.9万名原住民,多在农村居住。未来,入住人口将达20万。

  彭家山村二组村民李大雨家有10多亩橘树,一年卖橘收入3000多元。她对记者说:“希望新城建好后还能住这儿。”

  规划专家称,李大雨的愿望可以实现。4.9万名原住民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生态城打算留住他们与城市共同发展。李大雨仍可以在这儿种橘子。

  中法生态城创造性引入“产城微融合”理念:鼓励富人、穷人共住一个社区,不搞集中连片的还建房。将原住民融入大社区,尽量模糊社区人群的阶层区分。同时,将生产区、生活区、活动区混合摆放,多种城市生活元素一起混合交融。

  专家称,这种设计方法摒弃传统规划常用的“功能区”概念,功能混合可减少区域内交通流,增加社会各阶层交流发展机会。“人群多样性有利于消除群体焦虑,保持社会稳定”。

  智慧创意将成主产业

  目前,中法生态城的产业以农业和小型加工业为主。北部什湖周围是传统农业生产区,南部沿新天大道(汉阳大道)主要是集镇居住区和小型加工厂。

  未来,这儿将建成高端服务业和生态产业聚集区。

  北部什湖一带,将重点发展多种生态产业,如休闲旅游、都市农业、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健康医疗等。南部将建设大批研发中心、设计院、金融酒店、企业总部、时尚商业等,重点发展智慧制造等高端服务业。

  这种规划的依托是,中法生态城毗邻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南邻中国车都——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邻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工业革命4.0背景下,研发设计等智慧服务产业市场需求巨大。

  专家称,生态城将依托区位优势,力求打造自身特色产业,避免被周围的工业园同化。为此,生态城接管了常福工业园、凤凰山工业园等外围工业空间,旨在引导区域内“智慧工厂”向外拓展工业生产线落地空间。

  到2020年,中法生态城将成为武汉西部智慧创意产业中心,与三镇东部的中国光谷交相辉映,成为又一张城市名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6: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千亿投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驻巴黎和布达佩斯招商联络处正式成立

近日,武汉市政府副市长张光清出席法国里昂全球气候与地区峰会。会议期间,为拓展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招商视野,搭建好国际招商平台,于7月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企业招商说明会,并举行中法生态城招商联络处授牌仪式。3日,蔡甸区政府副区长黄厚光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为中法生态城招商联络处正式授牌,并召开了100多人规模的招商推介会。
根据武汉市政府市长万勇的指示精神,要将生态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国际交流平台。经研究,中法生态城驻外招商联络处及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基础条件:一是具备本国永久居留权;二是熟悉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相关法律政策;三是在当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积极参与本国内的项目建设和企业间的友好交流;四是在知名城市中心具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工作场所。通过前期沟通和交流,法国巴黎玛丽安娜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孙隽先生和湖北国际合作中东欧(布达佩斯)工作站站长吕水平先生均符合以上基本条件。两位负责人均表示将竭诚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为家乡湖北多穿针引线,多牵线搭桥,多出智慧,多做贡献,努力发挥好驻外招商联络处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区委副书记王筱武陪同参加了巴黎招商推介会暨招商联络处授牌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法武汉生态城建国际通道 三官大桥15分钟至中欧班列

三官大桥拉近中欧班列武汉起点 地铁线直达武汉站连通中国高铁
本月内,南北向跨过汉江的三官大桥将通车。至此,长逾千米的三官大桥在三官村将横跨欧亚的中欧班列铁路东西湖起点,“拉”到了家门口。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是中法两国政府联手向世界推出的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自去年3月26日,在中法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两国政府代表在巴黎签署协议共建生态城后,两国专家在蔡甸区与汉阳区交界,划定后官湖以北、汉江以南、京珠高速以西约30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域。
一座向世界示范的新城当有通达世界的交通。在三官大桥建成前,蔡甸到东西湖仅有农用车通行桥梁,称作“农道”,而现在经三官大桥从生态城到中欧班列(武汉)铁路只用15分钟。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负责人昨日说,市交委已专题研究通过三官桥、临空港大道完善相关路网,建机场三通道方案,如果方案通过,意味着生态城经东西湖到天河国际空港路程,仅需20多分钟。
与三官桥基本平行、偏东方向1公里多,四环线汉江特大桥亦在紧张建设中,这座国内目前最宽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建成后将完善生态城东出口,把生态城与武汉重要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联系起来。
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还在生态城与中国高铁米字形中心架起快速通道。轨道交通蔡甸线由地铁4号线黄金口站延伸,沿黄金口、汉阳大街、蔡甸大街到终点站张湾柏林,其中新农站、武汉西站和红马嘴这三个站点,都处在生态城核心区域。据测算,这意味着从生态城出发,坐地铁约1小时即可达中国米字形高铁和动车网络的中心点——武汉火车站。
尽管生态城的最终规划还在两国专家的磋商过程中,但生态控制却已经展开:建设区域内的6个不符合生态城理念的工业企业被收购搬迁,所有采石场关闭,山体正在复绿中。全长110公里的环后官湖绿道基本贯通,而将生态城范围内的什湖与汉江、后官湖连通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国庆前,他们在法国巴黎、匈牙利布达佩斯等欧洲商贸发达都市设立的招商联络处已经开始工作;同时,中、英、法三种语言版本的官方网站也已投入应用。法国电力集团、德高传媒集团、凯奥雷斯集团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已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下了合作意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元首见证签约、两国政府间合作的重大项目,是湖北省、武汉市探索生态环保、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位于蔡甸城区与三环线之间,核心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新城面貌凸显“十个一”:

  一城: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宜居宜游之城,“一肩挑两区”。

  一桥:中法友谊大桥,开放之桥。

  一路:一路连两江。知音湖大道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经济带。

  一线:轨道交通蔡甸线,共九站:新天站、集贤站、知音站、新农站、凤凰山站、蔡甸广场站、幸福路站、西环路站、柏林站。今年动工,2020年完工。

   一廊:全国示范中法生态城地下管廊。

        一园:中法生态产业园。

        一根:知音文化之根。

       一湖:国际湿地沉湖。北有扎龙,南有沉湖。

       一山:九真山。江汉平原第一峰。

       一寺:嵩阳寺。“少林情系嵩阳寺,归元脉承莲池庵”。

  一城崛起两江阔

  中法友谊大桥通车,轨道交通蔡甸线开建,中法科技谷、中法生态产业园开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6: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jamessu33

这个生态示范城如果搞的好,不输于其他的中德中美工业园什么的,表面上看输的是工业产值,但是搞工业的不一定比搞服务业的利润来的快,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比搞工业的显得高大上.就好像英国和德国,到底谁的影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6: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千亿。。。太惊喜了。。高端服务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messu33

这个生态示范城如果搞的好,不输于其他的中德中美工业园什么的,表面上看输的是工业产值 ...
tlc027 发表于 2015-11-8 16:23


现代工业发源地是英国,德国出哲学家和技师,政治上英国一向比德国有远见,善于制定规则,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很多制度都源于英国
   
低碳生态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符合城市发展,如光谷现在交通、医疗、教育、文体。。。等诸多问题显现,说白了规划之初没有产城融合、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在开发区、科技园有工作过的人都会切身感受,工作便利生活不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0日—24日,中法专家团队齐聚武汉,开展生态城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成果对接。双方围绕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和交通、经济、生物多样性与水、绿色建筑、能源与垃圾、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武汉西站规划选址等专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并召开中法双方参加的视频会议,共商生态城规划建设大计。

       2014年12月,中法专家进行首次对接,正式启动生态城总体规划编制。中方组建了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牵头,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参与的专家团队,开展了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法国开发署招募的多领域专家团队也就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能源环境、绿色建筑、生物多样性、交通、经济等6个专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经过本次对接和探讨,中法专家在生态城定位目标、空间结构、功能分区、生态框架、绿色交通、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等重要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双方一致认为,生态城应该定位于国际文化型生态新城的中国示范区,在32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规模控制在19万左右,区域内就业人口占比60%左右,达到职住平衡;双方强调了产城融合的重要性,一致认为生态城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应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重点加强在文化创意、教育、研发、环保、城市服务、生活艺术、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应加强生态保护,扩大绿色区域,保持水土品质,实施水系连通,将生物多样性系统纳入新城绿地系统,实现生物量价值;在能源方面,重点降低能耗,发展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成本等;在垃圾处理方面,强调完善垃圾收集、分拣,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注重餐厨垃圾等有机垃圾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综合交通方面,均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地铁、有轨电车、公交等公共交通,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对汉蔡高速等过境快速路实施优化改造;在绿色建筑方面,强调采用生态材料,提高材料资源利用效率,推荐使用自然通风、自然照明、隔热、遮阳、地热资源利用等技术,减少空调和人工照明等,绿色建筑应该达到100%。双方都认为,规划研究范围可以适当向东、向南、向西扩大。武汉西站的布局对生态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快活岭区域选址将更有利于生态城发展。

       双方均对达成的诸多共识表示满意,同时认为在规划范围、街区尺度、交通指标、主导产业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并约定,在5月、6月再进行2—3次对接,充分融合双方意见,力争6月底之前达成一致,共同形成总体规划成果。

       在视频会上,法国外交部、生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部、开发署代表出席会议,法方对目前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对中方给予的重视给予感谢。自项目启动以来,法方已动员200多家法籍企业来汉考察,并表示将动员更多法籍企业参与生态城的投资和建设。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聂昌斌主持会议,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出席会议并讲话。贾耀斌指出,目前中方正在力促建立由国家住建部牵头,外交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十多个部门参与的部际协调小组,将更有力地指导和协调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强调,生态城项目是中法元首见证签约项目,建立国家层面的推动机制十分必要,建议法方政府大力支持,将生态城项目纳入下一步中法政府首脑会谈的议题。要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力争6月形成总体规划成果。要认真研究,深化下一阶段中法合作编制规划的方式、内容。要深化产业布局研究,确保生态城实现产城融合。

       据法国驻武汉领事馆透露,6月法国外交部部长法比尤斯、中国事务特使奥布里女士、法国驻中国大使馆高层官员等将密集访汉,佛吉亚、道达尔、法国电力集团、德高集团、威立雅、迪卡侬等一批重大法企项目有望签约落户生态城。

       省发改委、外办、住建厅及市政府相关部门、武汉铁路局、铁四院的代表,以及生态城管委会领导谢宗孝、彭巧娣、王筱武、虞涛等参加对接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messu33

这个生态示范城如果搞的好,不输于其他的中德中美工业园什么的,表面上看输的是工业产值 ...
tlc027 发表于 2015-11-8 16:23


那些中新、中韩。。经济合作开发区,重点考虑产业聚合经济发展,1.0、2.0、3.0版

中法生态城理念产城融合、生态发展,创新服务,定位上来说高出不少可以叫它4.0版,哈哈 ,未来对于武汉城市建设及规划都会有良好示范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法专家主要分歧在交通与能源规划

  今年以来,中法双方专家组经过激烈探讨,最终形成生态城总规方案,确定健康、生态旅游、农业和文化创意等6个先导项目,先行建设博物馆、艺术创意、可持续发展、体育设施等4大类公共设施。参照法方村庄收集雨水的方案建设海绵城市。

  双方在交通方面分歧较大。如中方预计到2035年,区域小汽车出行率将降到10%,法方则认为可降到10-20%。中方认为住户车位停放比应定为每户1-1。5,法方则定为每户0。5-1。

  双方在能源方面也有较大分歧。法方不赞同垃圾焚烧,认为可再生能源生产率可达到20%,中方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率偏向于太阳能。中方更注重经济增长,法方则提倡能源控制,双方将进一步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汉江水为建筑降温

  法国能源、空气、建筑专业专家称,生态城可考虑引汉江水为建筑物降温,开发地热资源、工业尾气、垃圾沼气等为生态城过冬取暖。同时,生态城还可设计“蓄能调峰”设施,将白天多余的能量保存起来,供夜间使用。

  法方环保和水资源专家认为,生态城有充足的水、阳光和农田,有条件整体统筹水资源,增强净水和回收能力。汇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生态城有望提前步入世界领先的“无碳能源时代”。

  缩小开发地块鼓励绿色出行

  法方交通设计专家提出,生态城区域内,应在地铁、高铁站等主要城市功能区“以密度换空间”,加大开发强度,以缩小开发地块的平面尺度,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徒步出行。

  生态城的路网将分级编制,高等公路出入口将优化接入主要功能区,最大限度减少过境交通的影响。生态城内部组建丰富灵活的绿色出行设施,如清洁能源公交车、有轨电车等。

  专家们认为,生态城是独立于武汉主城区的特色存在,应做好居住和产业的协调规划,避免人口向主城区潮汐流动。

  城市开发要留住原住民

  法方专家认为,生态城原有的4万名原住民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一定要想办法留住他们,让他们与城市共同发展。

  农民们在村子外种田、挖藕、养鱼,这是难得的生态资源,“城市要发展,也要考虑文化和产业传承,要让农业与城市并轨。”建议发展农业教育、农业旅游,以及其他高附加值创新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jamessu33

是这么个意思.其实大家更愿意看到生态城和中XX产业园共同出现在武汉,但是就目前皇帝的战略和武汉的命运关系网来说,不太可能.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德国永远不会有英国那么发达的3产,英国也捡不回来过去的工业生产力也不可能超过德国的工业.工业化的德甲联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反而不如商业化的英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建设完毕,以后请这些中法项目组参与武汉旧城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7: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想知道     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会搬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3:11 , Processed in 0.04957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