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306|回复: 42

[江城资讯] 长江日报特刊:鼎力—武汉企业百强民企百强发布等选登(201510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3 0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创新坚定发展的信心

长江日报评论员 莫梓芫
原载链接:http://cjrb.cjn.cn/html/2015-10/23/node_166.htm

昨日,烽火科技科研人员在天线远场测试场内进行测试。为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该公司近期建成了国内通信行业最大的天线远场测试场和最先进的天线近场测试场 记者周超 摄


2015武汉企业100强、武汉民营企业100强发布,第十六届武汉市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同时获表彰,我们向这些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祝贺和致敬。

这几年,武汉紧紧咬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实力、城市功能都达到新的高度,形成了昂扬向上的武汉气场。这是全市上下合力奋斗的结果,企业和企业家在其中功不可没。双百强企业的体量与几年前相比,以倍数跃升。可以说,企业是城市发展的抗鼎之力,有担当,有活力,有创造,同心同行,共生共荣。  

武汉百余年城市现代化过程,就是与企业共同成长繁荣的历程,城市的几次历史蝶变,都伴随着武汉企业的辉煌作为。今天,武汉又来到创新改革、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这将是城市向全球产业创新体系重要位置的冲刺,也将是武汉历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功能地位跃升。我们相信,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心,一批武汉企业必将跟这座城市一起,在未来成长为参天树木。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谁占领了创新制高点,谁拥有一批创新型尖端企业,谁就掌握竞争主动权。中国经济谋求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国工业正一步一步走向升级版,一批创新企业已然走向世界市场。武汉承担国家重托,率先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武汉的机遇,也是武汉企业的机遇,只有武汉企业走在创新前列,只有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实力,武汉才能不负重托。

今天,武汉的创新目标无比明确,立志以硅谷、深圳为标杆,以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激励创新,在全球产业创新中展示作为;今天,武汉的创新战略更加清晰,坚定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向企业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今天,武汉热切呼唤优秀的企业家成为“城市合伙人”,与城市共享共荣,共创卓越。

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创新就有无限可能。我们已经看到,一批优秀中国企业,怎样通过创新实现裂变式增长,站到了全球市场的潮头浪尖。坚定创新之路,今天的双百强企业,年轻一代的企业家,也一定会出现武汉的乔布斯和马云。

企业的创新就是武汉的创新,企业的信心就是武汉的信心。我们真诚期待,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武汉企业家,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城市历史的显要章节,和城市一起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武汉企业百强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武汉民营企业百强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企业100强5年收入翻倍  挺起武汉经济的“脊梁”

记者康鹏 实习生周惠明

日前,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2015武汉企业100强名单”,东风、武钢、中建三局等企业上榜。

在规模上,今年的“100强”营收总额为1.8万亿元,是2010年的2.1倍,资产总额为2.4万亿元,是2010年的2.3倍。

效益方面,“2015武汉企业100强”总利润达723亿,是2010年的1.95倍,利润总额和人均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100强’在武汉企业中,管理最先进、盈利能力最强,这5年平均收入增速达16.34%,远超GDP。”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施雯向长江日报记者解读,该院同步发布了《2015武汉企业100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100强”企业吸收就业人员超过110万,占全市非农从业人员的25.5%;去年纳税1437.67亿元,占武汉全部税收收入的六成,堪称武汉经济的“脊梁”,每年为武汉带来大量经济和社会效益。

施雯表示,未来5年是大武汉崛起的关键期,是实现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战略的关键期。武汉应借助“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契机,在全市开展系统、整体的先行先试,支持大企业占据市场前沿,并孵化培育具备从“0到1”跨越能力的创新企业,让武汉企业快速发展,走出武汉、走向全国、拥抱世界。

神龙汽车第三工厂的工人对即将下线的东风标致2008做最后的检查  记者周超 摄


中建三局施工总承建的华中第一、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武汉绿地中心正在快节奏成长  记者周超 摄



排位:东风、武钢、中建三局蝉联“三甲”

与去年相比,榜单前10名变化并不大,东风、武钢、中建三局继续蝉联“三甲”。
长江日报记者翻阅了多年“武汉企业100强”榜单后发现,从2006年起,除2012年等少数年份外,这一“三甲”格局基本不可撼动。
东风汽车以4866亿元的营收高居榜首,比上年增收300多亿,是第二名营业额的3倍以上,其一家企业就超过了这100家企业总收入的1/4。
专家介绍,龙头企业引领了百强增长。这100家企业中,百亿企业占达到29家,总营收占到百强的82.4%,武汉城投、武汉经发投、宝业湖北建工3家企业“新晋”百亿行列。

门槛:5年增长超2倍  中等规模企业增长迅速

与往年相比,今年“百强”的门槛大幅提升,达到23.6亿元,是2010年的2.3倍,比去年也增长了12.9%。
施雯认为,这是在武汉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水涨船高”现象。
在“武汉企业100强”中,规模较小、排名靠后的企业成长较快,“大企业很大、小企业很小”的特征在逐步改观,小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增大。   
与全国500强相比,武汉100强入围门槛的比值由5年前的6.46%,上升至10.01%,后10名营业收入之和,也由“全国500强”的5.50%上升至10.47%,在过去5年中,这两个比值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
施雯说,这意味着武汉中等规模的企业增长有力。

结构:服务业占大头  建筑业增长最快

产业结构方面,在“100强”中,服务业占了大头,达到44家,分布在商贸、金融、工程设计等行业,其中仅商贸行业就有15家,包括武商、中百、中商、商贸控股等企业。
“这正好印证了武汉商业的发达。”施雯解释。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35亿元,相当于每天在武汉的商场里就有12.7亿元的交易在进行。在购物中心建筑体量上,武汉已成为全国第四大购物中心。
增长最快的是建筑业,“100强”企业从2010年的13家增长至28家。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等武汉“建筑军团”享誉全国。有数据称,中国300米以上高楼七成由中建三局建造,而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建桥企业,则在国内外的江河湖海上建筑一座又一座桥梁。
制造业上榜企业中,体量最大的无疑是汽车产业,但从数量上看,机械及装备制造和光电子领域的企业最多,共有14家。
“制造业企业营收仍然在增长,只是与高歌猛进的建筑业相比,增长的速度和幅度不够。”施雯解释。
施雯认为,企业100强的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武汉的经济结构。“建筑业企业的大幅增长不能代表长期趋势,而是一种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伴随着武汉城市化的成熟和完善,建筑业占比将会下降,制造业占比将会回升。”
   
创新:争夺行业话语权  参与制定23项国际标准

“2015企业100强”中,有68家企业有研发经费开支,研发经费总额达到302.46亿元,同比增长9.97%,是2010年的1.75倍。
其中,有38家企业参与了5360项国内或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其中参与国内标准制定5337项,国际标准23项。
凌云科技、邮科院、武钢3家企业排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前3名,其中凌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参与了3987项,占总量的72.71%。
邮科院和武钢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均超过200项,其中邮科院还参与制定了8项国际标准。

国际化:海外收入总额大幅增长  

企业“走出去”需抱团
“企业100强”中,不断有企业“走出去”,并且“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
分析显示,在“100强”中,拥有海外收入的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从2010年的37家降至2014年的33家,再降到2015年的32家,已不到百强的1/3。
施雯解释,这一数量的下降,与“100强”中制造业企业数量下降有关,有海外收入的企业多是制造企业。
但另一方面,企业的海外收入总额和平均海外收入这两个指标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海外收入总额从2010年的221.12亿元增加至694.93亿元,5年间翻了2倍,平均增速高达25%以上。
“2015企业100强”海外收入的增幅要比前几年逊色很多,这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不景气,企业“走出去”难度增大。
《报告》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武汉企业面向海外市场构筑起了崭新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跨国公司国际竞争最薄弱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购买力及配套能力不强,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武汉企业应抓紧机会。”
她建议,一方面,企业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不再单打独斗,外贸公司、工程公司、大型装备企业和制造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合起来,与国内大集团加强横向协作,抱团出海。另一方面,“走出去”过程中,要与当地融合,实现业务属地化,回避当地政治、法律、商业信用等多方面的风险。

建议:培养集聚优秀人才  迎接“楚才回汉”

《报告》指出,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市场上的常态。
“硅谷之所以能诞生苹果、谷歌等世界级企业,与其世界上最密集的高科技人才优势密不可分。”施雯表示。《报告》建议,武汉“100强”企业要依托“城市合伙人计划”,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与市、区政府建立成熟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开辟“绿色通道”,解决高端人才引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黄鹤英才”、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重点引进复合型人才,并积极向政府申请设立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款专门用于引进急需发展产业的高端人才。
同时,积极迎接大量中层管理者、有经验的市场开发人员、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等中端人才“楚才回汉”,发挥中西部后发优势。
政府应在户口迁移、工商注册、子女入学和就医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真正对武汉这座城市有认同感、拥有感、参与感和荣誉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底厚了 门槛高了 排位升了  武汉百强民企交亮丽成绩单

今日发布的2015武汉民企百强显示,今年榜单的入围门槛达到3.3亿元,比上年提升1.2亿元,进榜企业荷包增厚。
这份以企业自愿申报的2014年营业收入为依据的榜单,百强企业营业总收入3216.54亿元,连续两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武汉百强民企继续向上攀登。


亮家底  百强民企总资产户均增2.82亿元

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企业资产规模,今年武汉百强民企仍保持了两位增幅。
2015年,百强民企资产总额2363.27亿元,较上年增长282.68亿元,增幅13.14%,户均增加量2.82亿元。
营收层次看,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6家,与去年进入百亿阵营的企业数量持平;跨进10亿元以上、百亿元以下营收规模的企业44家,较去年减少6家。
净利润方面,今年武汉民企百强榜净利润为150.46亿元,同比增幅10.53%,相比于去年净利润8.26%的增幅上升2.27个百分点。
在今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国民营企业500强营收增速11.2%,武汉百强民企营收增速则有16.17%,比全国增幅高了4.91个百分点。除宝业湖北建工集团为新上榜企业外,九州通医药、山河建设、卓尔控股、新八建、新七建、康顺集团、新龙药业7家企业的排位都有小幅上升。
“武汉民企的较好表现,和近两年市场改革密切相关。政府简政放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中部诸省投资通道陆续打通……只要有改革、改革在深入,民企的生存空间就在不断增大、变好。”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聂佩进认为,只要改革趋势不变,民企就一定会越来越好,“市场化改革受益最多的还是民间资本”。

论贡献  民企吸纳城市七成新增就业

每年新增就业的70%来自民企,这是来自市统计局的数字。截至2014年底,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吸纳就业人口26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百强民企则为社会解决劳动就业265469人,增长4.8%。
有岗位就有收入。连续若干年,武汉居民年均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14年全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7元,比上年增长10.1%。
尽管和国资企业相比,武汉民企显得体格娇小——民企排行榜第一名的九州通医药2014年营业收入不及东风汽车的1/10,但论解决就业的人数,民企社会贡献不小。另外,百强民企的纳税总额也较去年的120.97亿元增长10.17%,至133.28亿元。
聂佩进认为,除了有利就业,民企活跃地区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经济活跃度更高。
武汉的同类城市杭州有着国内最大的饮料制造企业娃哈哈、最大的民营石化集团恒逸和荣盛,还有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吉利……在杭州、苏州等城市,民营经济占地区GDP比重超过六成,而武汉民企创造的4280亿元经济总量在GDP中占比刚刚超过四成。
但情况正发生改变。以食品制造业为例,今年以来武汉的食品制造企业发展快速,周黑鸭、良品铺子成为全国知名品牌。2015民企百强榜中食品企业共有5家,排名最高的为汉口精武,2014年营收31.8亿元。而根据良品铺子透露的消息,企业今年营收总额可达50亿元。武汉民企在食品制造领域,行业领头羊渐长。

比创新  一年百项技术获国家资金支持

武汉民营科技型企业获批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金额,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13家,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70%以上;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109项,立项金额2.248亿元。在本次百强榜的33家民企中,研发投入超过2%的企业有5家。
据悉,武汉民营经济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五大领域的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随着科研投入增长和中小企业壮大工程实施,武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908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83.4%,民营经济体质进一步改善。
2014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由“十一五”期末的1583.98亿元增长至4064.56亿元,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42.2%增长至58.0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6.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9: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届武汉市优秀企业

(按2014年度税收排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汉正街控股集团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奥山集团
    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
    武汉新十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商广场购物中心
    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高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卓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世界城置业有限公司
    武汉新建总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凌志科技集团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投资发展公司
    娲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千里马机械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广宏置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天利阁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力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华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发鼎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至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武汉市分公司
    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香江鹏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绿洲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亚洲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贝斯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常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天宇建设有限公司
    武汉市大成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佐尔美服饰有限公司
    湖北幸福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小蓝鲸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
    湖北中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湖北青峰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养殖场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金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径河化工有限公司
    武汉捷盛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汇丰投资有限公司
    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武汉海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天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武汉市江汉区房地产公司
    武汉红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湖北)有限公司
    武汉市翔意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佳阳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工业国有投资有限公司
    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
    武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武汉市武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汉阳支行
    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武汉市和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湖北中技桩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村砼制品有限公司
    湖北郡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北明想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
    武汉恒发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福专用车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江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天喔(武汉)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红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元田制衣有限公司
    武汉龙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新海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联乐床具有限公司
    武汉市合荣服饰有限公司
    安华智能股份公司
    永铭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创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三江进出口有限公司
    湖北华亿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东方时代模塑制品有限公司
    迪斯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旭东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格瑞拓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方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怡华投资有限公司
    武汉福达食用油调料有限公司
    华文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惠美庄纸品有限公司
    武汉市丽华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安捷物流有限公司
    武汉中光连接器有限公司
    武汉市燕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武汉云天职业服饰有限公司
    武汉中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鑫柏润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东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鑫汪农家大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蓝格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市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余家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
    武汉嘉诚塑胶有限公司
    武汉市同步远方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乐福园美食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武汉市春笋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
    武汉市源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银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武汉华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丽兰传媒有限公司
    武汉超凡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豆香聚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黄陂宏建路桥钢模有限公司
    武汉源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铁机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万德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劳四水泥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兴恒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申安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迪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中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奥克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长乐园园林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龙翔家私有限公司
    武汉市国科融通种养殖有限公司
    武汉市青山区房地产总公司
    武汉十里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华丽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百家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易惠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精益制衣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09: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百强榜里农商行居然在汉口银行前面?匪夷所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0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___Benson|


    九州通一直都很牛,我知道这个企业还是当年在北京时我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的,他说这是你们湖北企业,在北京很厉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指出,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市场上的常态。
“硅谷之所以能诞生苹果、谷歌等世界级企业,与其世界上最密集的高科技人才优势密不可分。”施雯表示。《报告》建议,武汉“100强”企业要依托“城市合伙人计划”,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与市、区政府建立成熟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开辟“绿色通道”,解决高端人才引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黄鹤英才”、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重点引进复合型人才,并积极向政府申请设立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款专门用于引进急需发展产业的高端人才。
同时,积极迎接大量中层管理者、有经验的市场开发人员、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等中端人才“楚才回汉”,发挥中西部后发优势。
政府应在户口迁移、工商注册、子女入学和就医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真正对武汉这座城市有认同感、拥有感、参与感和荣誉感。

====================
3551非常有成效。
这一条迎接大量中层管理者、有经验的市场开发人员、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等中端人才“楚才回汉”多半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居多,真正落实的比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创新坚定发展的信心

长江日报评论员 莫梓芫
原载链接:

昨日,烽火科技科研人员在天线远场测试场内 ...
RickBlaine 发表于 2015-10-23 08:42

烽火一定要早日过千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武汉的企业鼓个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___Benson|


    武钢以前算了旗下的柳钢收入,从去年开始独立核算了,今年彻底分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还需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2: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驻汉企业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13:42 , Processed in 0.05953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