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2993|回复: 108

2015年9月17日武汉新闻总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7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率百余家央企来鄂共商长江经济带建设
  李鸿忠王国生等会见张毅一行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俊华、张进)昨晚,来鄂出席“湖北——央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的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和百余家央企负责人先后抵汉。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在武汉东湖宾馆会见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一行。

  李鸿忠、王国生对张毅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对湖北发展的大力支持。李鸿忠说,在湖北全省上下全力以赴确保“十二五”圆满收官、积极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刻,张毅主任率领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和百余家央企负责人,前来参加湖北——央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进一步体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对湖北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为升腾湖北发展气场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央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坚强基石,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湖北是国有经济大省,央企布局多、贡献大。今年以来,湖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央企发挥了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当前,湖北正面临促进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多重叠加机遇,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春天,热切盼望更多央企来湖北投资发展,一同分享发展机遇,收获发展成果。湖北将抓住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和央企负责人此次来鄂考察指导的大好机会,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互利合作、项目对接和发展的共同谋划,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业绩,服务全国稳中求进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毅说,近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了高于全国的良好态势,非常不容易,为服务全国大局作出了贡献。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义不容辞的职责。湖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发展基础扎实,发展态势好,发展潜力大,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处于“龙腰”位置,为央企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指明了方向。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进一步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相信央企在加强与湖北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等会见时在座。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副省长许克振,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见。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与央企合作迎来新高潮 百余家央企携千亿资金下聘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通讯员陈颖、实习生裴如意)今天,百余家央企负责人聚首湖北武汉,共商发展大计,并签订一批合作协议。这是我省继2011年与央企开展第一轮大规模合作后,又一次与央企开展的大型对接活动。此举标志我省与央企合作步入新一轮高潮。

  我省高度重视与央企合作,2011年至今年6月30日,先后与央企签订456个项目合作协议,投资总额11458.08亿元。此次签订的项目投资总额预计过千亿元。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我省以“大国资”理念推动央企合作。省政府先后将鄂钢资产无偿划转给武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控股大冶有色,武重与兵器工业集团、长动集团与航天科技、中联药业与中国医药集团,都开展了股权合作。

  从引入单个企业,到引入打造一个产业板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方合作不断升级。中车长客投资32亿元,在武汉黄陂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修基地和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研发基地项目,为武汉轨道交通产业链填补重要一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投资100亿元的襄阳市节能产业园项目、东风公司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基地建设项目、中国恒天投资50亿元的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当地产业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天地在汉 首推商业上盖住宅

    9月19日,瑞安房地产·武汉天地十年盛典活动将正式举行,会上武汉天地商务群及“盛荟”综合体等全新产品将亮相江城。
    中国新天地武汉项目总经理廖伽庚也对外介绍了全新武汉天地商务群的相关信息,武汉天地顺势而为,在此次十年大庆之际向市场推出企业天地2号、3号两栋全新5A甲级写字楼。目前,高达450米的A1塔楼正在建设当中,不久的将来也会面世。
    武汉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辉透露,武汉天地项目将会推出全新产品——城市公园综合体——“盛荟”,项目将定位于区域综合性创意生活中心,旨在打造全新的体验,项目整体由商业上盖创新物业,时尚家庭购物中心,整体写字楼群构成。
    商业上盖创新物业这一全新住宅产品,对于武汉精英人群住宅市场而言几乎从未出现过。瑞安房地产邀请了国际化知名大师团队为“盛荟”打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布局,以优良材质与服务来塑造更多的唯一性和稀缺性,为武汉精英人群住宅市场带来新的设计与居住理念,体现超前的设计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进入中度拥堵日均堵9小时 主城区数江汉区最堵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永进通讯员余毅)年内武汉机动车数量将超过200万辆,交通拥堵将逐渐加剧。昨日,武汉“绿色出行方式和改善交通拥堵”座谈会召开,会议透露,目前江城已进入“中度拥堵”时代,江汉区成为最拥堵的主城区。“目前武汉市已经从‘轻度拥堵’进入‘中度拥堵’。”昨日,武汉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东兴在会上介绍,目前江城的机动车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导致交通拥堵逐步加剧,“我们做了个测算,自2012年起两年时间内机动车数量增长了30万辆,随后的一年时间增长了同样的数量。”

  刘东兴还公布了该院的一系列研究数据:从2010年至2014年,武汉市高峰时期通行达到5000辆机动车的路口从61个增长到132个;武汉日均拥堵长度达到110公里,拥堵时间超过9小时。“主城区中江汉区的拥堵情况最为严重,几乎整个白天都存在拥堵情况。”

  武汉市交委副主任陈佑湘建议市民采取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缓解日益加剧的交通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5号线明年8月提前开工 武汉站至南三环穿行青山


  近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对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明年8月即将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底完工。根据武汉市此前的线网规划,5号线原本计划2017年前后动工,此次迎来确实的好消息,几乎提前一年开建。

    回应青山市民期盼

    5号线比原计划提前1年开工

    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轨道交通计划,到2017年,武汉将建成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而衔接青山和武昌的地铁5号线,则在武汉轨道交通远景计划中。   

    “已经通车的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仅仅与青山擦肩而过。”武汉市人大代表纷纷提出,青山人民期盼提速地铁5号线建设。回应市民期盼,武汉市政府将远景计划调整为近期计划,提速一年开工。

    武钢人有了地铁出行

    武昌人赶高铁更方便   

    5号线南起南三环,出站后上跨南三环高架沿烽胜路、白沙洲大道高架敷设,在武金堤公路南侧线路由高架转至地下敷设,后沿复兴路、黄鹤楼南路、和平大道南延线、和平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站前路敷设至武汉火车站。线路全长33.57公里,共设站25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9座。

    5号线位于长江南岸,南北向贯穿武昌全镇,沟通顺江方向的重要客运交通走廊,连接了青菱白沙组团、司门口商圈、武昌滨江活动区、徐东商圈、杨园生活组团、青山滨江商务区、武钢厂前片区、武汉火车站等等诸多城市热点区域,并通过与轨道交通2、4、7、8、10、11、12、19、20号线等线路的换乘,实现武昌与汉口、汉阳的便捷联系,是一条服务于武昌镇内的轨道交通骨架线路,同时也是武汉轨道交通网中的重要干线。

    因5号线在武钢设有一站,3万武钢人将坐上地铁出行,享受到地铁带来的便利,武钢人传统的班车出行方式将彻底颠覆。而因在武汉火车站设站,司门口等武昌地区的居民乘高铁也将更加便捷。

    为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加大隧道埋深

    进行环评的铁四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线路并未涉及武汉市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但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涉及红钢城片青山红房子、红卫路片青山红房子、昙华林片、首义片等4处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胜像宝塔、还有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瑛旧居,以及5处优秀历史建筑。

    据悉,胜像宝塔原于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黄鹤楼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体建筑。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国保文物和历史建筑,降低对这些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方案将尽量优化,经过这些区域的线路全设计在地下跑,不会破坏景观,尤其从地下穿越胜像宝塔时,加大隧道埋深,深入地下60米左右,尽量远离宝塔,而一般隧道埋深为20多米;并缩小从地下穿越这些敏感区的投影范围。为减小振动对这些建筑的影响,还将增加轨道减振措施。(记者韩玮  杨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公交有望下月第一次刷卡起1小时内免费换乘

   (记者胡蝶 通讯员疏春晖 柯志强)昨天,武汉启动2015年公交出行宣传周和“9·22”无车日活动。市交委副主任陈佑湘在“绿色出行与改善交通拥堵”座谈会上透露,市民期待已久的公交换乘优惠政策最迟10月实施,方式倾向于全天候自第一次刷卡起一小时内免费换乘。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东兴介绍了几个令人咋舌的数据:武汉第一批30万辆机动车增长的时间花了7年,第二批30万辆用了3年,随后时间越来越短,现在一年就会增长30万辆。2010年至2014年,高峰小时流量大于5000辆机动车的路口从61个增加到123个。日均拥堵长度达到110公里,拥堵时间超过9小时。

  今年无车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 改变 融合”,倡导多种交通方式建设的必要性,给予人们多种出行选择,改变对小汽车的依赖。活动发出倡议:9月22日当天不开车,平时也尽量不开或少开车。

  公交免费换乘是吸引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一大利好。陈佑湘说:“这个方案很快会出台,一小时内免费换乘,最迟10月份要实施。初步估算财政补贴在6000万元左右。”方案出台后还有一段刷卡设备调试的时间,然后市民才能真正开始享受免费换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协和医院西院启用新住院大楼 沌口居民家门口享优质医疗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50万居民今后将享受更加优质的三级大医院医疗服务。昨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开发区中心医院)新住院大楼正式启用。作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发区的“15分钟社会服务圈”进一步织密。

    记者了解到,协和医院西院建立于2009年12月,适应当时开发区医疗民生需求,由协和医院兼并当时的东风汽车公司神龙医院,结束了开发区没有大型综合医院的历史。经过近6年发展,此次新住院大楼启用,西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已跃升至三级医院水平,这是目前开发区唯一的三级医院。

    西院新住院大楼启用回应产城融合要求。自2013年,开发区就完成从“出生到养老”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全方位建设15分钟社会服务圈。2014年,开发区进一步深化产城一体化建设,以实现由制造工业园区向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转变。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住院大楼是武汉西南部最大的单体住院楼,启用后,将使协和西院病床数达到1200张。

    协和西院负责人介绍,新大楼智能、环保、便捷,楼顶是全套太阳能装置,整栋大楼的热水、空调、照明等运转一半以上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在新住院大数内, CT、核磁等检查结果,可通过局域网直接传到协和医院,方便进行疑难病情的专家会诊。

    目前,协和医院本部的10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均在西院开设门诊。每周,167名来自协和医院的专家在西院坐诊,专家号在接诊医生中占到1/4多,而新住院大楼各科的负责人均来自协和医院。开发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听专家讲座,就医体验、环境将大幅提升。

    据介绍,该院以创伤急救为特色。对车祸、外伤等意外伤害能够快速有效处理,可保证一遇大型抢救,迅速全院动员。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发区大力推进医疗服务完善。除协和医院西院新大楼外,近期,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亚洲心脏病医院正在此筹建分院,预计投资10亿元以上。届时,开发区居民看病更加便捷。(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薛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成发万勇会见三家央企负责人
抢抓前所未有机遇共赢新一轮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晓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为武汉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也让武汉赢得了投资者更多关注和青睐。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分别会见了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中国冶金科工集团董事长国文清、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佘鲁林一行,共话抢抓机遇、深化合作,再赢新一轮发展。
    航天科工与我市近年来在智慧城市、云制造技术及应用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规划“十三五”期间与我市共同打造我国首个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中冶科工集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在汉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涉及快速路、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多个领域。自2010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国药集团与湖北、武汉合作成果斐然,国药中生、国药器械等集团旗下四个一级子公司总部相继落户光谷,已在光谷形成国药集团百亿产业板块。
    阮成发感谢三家央企多年来对武汉的看重和支持,武汉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仍可以持续较快发展,离不开央企的重大贡献。他说,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等新的历史性机遇,谋划经济总量“万亿倍增”,我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擎,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很多发展重点都与三家央企的目标高度契合,期盼各家央企继续关注武汉、投资武汉,我市将不遗余力营造良好环境。
    紧扣武汉发展实际,对接央企战略布局,阮成发与央企负责人逐一详谈。针对航天科工在汉发展的系列规划,他表示我市将全力做好服务,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共同扎实推进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努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谋划与中冶科工的深度合作,他希望对方以百年大计的理念,在我市大手笔、高标准建设一些高品质项目。与国药集团会谈时,他希望对方把武汉作为一个重要基地,布局更多新项目,助力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三家央企负责人均表示,武汉发展速度和质量令人振奋,发展前景更被大家看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将把武汉作为其重点发展区域。高红卫说,航天科工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把武汉打造成北京、上海以外的航天产业“第三极”,更大力度布局物联网、智慧产业等项目,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其在湖北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国文清表示,中冶科工将抢抓武汉大发展大建设的机遇期,在发挥央企资金、技术等实力优势,在地下管廊、城市综合开发、污泥处理等市政、交通、环保领域,开拓更多投资空间。佘鲁林表示,国药集团将不断加大在汉投资,深化与武汉的合作,为武汉发展作出央企新贡献。
    万勇全程倾听央企需求,表示我市将派服务专班对接,竭尽全力解决央企在汉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一个个合作意向。
    市领导龙正才,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但长春参加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消息一个,8号线赵家条站要甩站。。8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政府与中国建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中建计划“十三五”时期
在汉投资1000亿元

    本报讯(记者李晓萌)《市政府、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昨日签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和中建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官庆等共同见证签约仪式。“十三五”时期,中国建筑将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力争在汉投资达到1000亿元。
    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雄居世界财富500强第37位。市政府与中建2009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建已在汉投资建设了二环线、四环线、东湖通道等27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
    “十三五”时期,武汉将把中国建筑作为长期、稳定、优先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建筑将武汉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和重点投资领域,在一批重点领域携手并进:合作组建城建投资建设公司,合作设立中建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基金,中建还将积极投身我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武汉城市综合开发、教科文卫等民生工程和其他新兴领域。
    阮成发对中国建筑长期以来支持我市发展表示感谢。他说,我市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处处留下了中建贡献的影子。展望未来,双方合作空间更加广阔,武汉刚被国家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正向经济总量“万亿倍增”目标进发,城市大建设的力度不减、共识更强,希望中建把武汉作为一个重要发展基地来打造,我市也将全力支持中建在汉进一步做大做强。
官庆说,中建三局成为全国建筑业的排头兵,得益于武汉的大力支持,双方多年合作建立了亲戚般的深厚感情,武汉的发展变化诚如“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城市口号,在新一轮发展中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他表示,在中建所有开展战略合作的业务区域中,武汉堪称典范,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建将把武汉作为其投资发展的战略首选之地,全面服务武汉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谱写央地合作新篇章。
    万勇表示,武汉快速发展变化离不开中建的鼎力支持,武汉也对中建的跨越式发展同感振奋。他说,武汉实现新的城市发展目标,需要中建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将竭诚为中建在汉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优服务,衷心祝愿双方在新的合作起点上创造更大辉煌。
    市领导龙正才、刘立勇出席签约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bukan


    ...眼子A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洋与汉阳政府签了归元寺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武汉米兰


    甩站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国际车展月底开幕
一张票就可逛园博会和车展

    本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俞方)昨日获悉,今年的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9月29日在国际博览中心开幕,10月4日闭幕。
    主办方介绍,今年车展面积达14万平方米,聚集汽车厂商300余家,品牌超过80个,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大众、雪铁龙、标致、雷诺、福特等国际品牌,也包括东风、上汽、一汽、长安、广汽等国内品牌,还有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等豪车参展,预计今年观众有望达50万人次。
    今年是武汉国际车展的第20个年头,该车展创办于1995年,迄今已经举办了15届。从1个展馆起步,展位面积逐年增大,从最初的几个国内品牌,逐渐覆盖主要汽车品牌,成为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车展。
    相比往年,本届车展的时间前移了半个月左右,系首次与“十一黄金周”重叠。主办方表示,“黄金周”期间,周边省市大量旅游观光人群涌入武汉,将提升车展人气。
    为了吸引人流,主办方在武汉国博中心A6馆推出了汽车文化体验区,开展老爷车、改装车竞技等体验活动,并推出好莱坞车技表演等活动。本届车展还与9月下旬开幕的园博会联手推出套票,一票同时可逛园博会和车展。
    汽车界有所谓“金九银十”的说法,九、十月份是一年中汽车销售最火爆的季节,也是折扣力度最大的时候。业内人士分析,武汉人买车热情很高,今年前八个月便已新增汽车25万辆,随着公车改革的临近,将进一步催火武汉汽车销售。
    汽车产业是武汉产业“中流砥柱”。据介绍,武汉拥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东风风神、上海通用、东风雷诺等整车品牌,是全国拥有整车品牌最多的城市,被业界称为汽车产业的“联合国”。去年,武汉共生产整车112万车辆,占全国乘用车总产量的5.6%,产值超过23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高达20%,连续5年名列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9: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展两大片区 聚焦六大产业
武昌锻造总部经济“极核”加强版

    本报讯(记者杨菁 通讯员欧新梅 刘金峰 张晨子 邹宇)眼下,在武昌区万达中心,台湾土地银行武汉分行正在加紧筹备中,预备年底开业。据悉,这是大陆中部地区引进的首家台资银行。
    目前,万达中心出租率超过95%,入驻企业大部分是台湾土地银行武汉分行这样的企业总部(区域总部)。今年上半年,武昌区新增总部型企业12家,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5 家。
    这个数字超过10年来的年平均增加值:截至2014年末,武昌总部企业累计达到178 家,比2003年增加了105家,年均增加9.5家。
    它意味着,企业总部,包括区域总部,进入武昌的脚步正在加快。
    昨日,武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武昌区在中部地区率先发展总部经济。经过10多年的打造,该区总部经济的“极核”已经形成,集聚能力自然明显增强。
    所谓“极核”,在城市发展理论中,指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增长中心。
    对于武昌的总部经济来说,已形成的“极核”主要集中在两大板块:
    华中金融总部区,分为一线、一片。中南—中北路沿线,已聚集各类金融企业260余家,与汉口建设大道、光谷金融港三足鼎立,是武汉建设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极。一片指的是中北路、民主路、中山路、公正路围合的2.3平方公里华中金融城,这里将建成华中金融产业的聚集区和金融文化的不夜城。
    比起华中金融总部区,滨江商务区相对“晚熟”,起点更高:体现“时代精神、现代服务、城市地标”。目前,世界第三的绿地606大楼主塔钢结构已达百米。已建成的万达中心5A级写字楼、万达威斯汀酒店、绿地国际金融城、华电华中研发总部基地、白云边总部大楼等高端写字楼正加紧运作。
    截至2014年末,武昌178家总部企业中,有152家分布在以上区域内,占比达85.39%,其中,分布在总部经济核心区中南中北路金融街沿线的企业97家,占比达54.49%。成形的“极核”吸纳能力颇强,企业总部加速进驻,反过来,又促使“极核”进一步成长。
    如今,一个明显趋势在武昌显现:新开发的高端楼宇、新入驻的企业总部,正向环沙湖地区、滨江商务区延伸发展。其中,滨江约有2平方公里左右待开发净地,吸引了众多实力开发企业的目光。此外,中南—中北路的金融街正向徐东大街西侧延伸。
    未来,扩大版的“极核”将聚焦6大产业:金融、工程设计、出版传媒、旅游、商贸及公共服务。
    而随着新的6大“引擎”启动,武昌区总部经济“极核”也将进入新一轮再集聚——再扩张的良性循环。
    对此,武昌颇有信心:当下,互联网为特征之一的新兴产业崛起,给“云端”总部经济带来新机会。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转移,为众多大型企业总部提供新发展契机。
    而随着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入,世界500强、央企、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更多聚焦武汉,将给武昌带来越来越多新机遇。仅去年,就有10家世界500强背景企业入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5:20 , Processed in 0.11186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