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6559|回复: 41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5 13: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概要: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起南三环,出站后上跨南三环高架沿烽胜路、白沙洲大道高架敷设,在武金堤公路南侧线路由高架转至地下敷设,后沿复兴路、黄鹤楼南路、和平大道南延线、和平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站前路敷设至武汉火车站。5号线线路全长33.57km,其中地下线长25.25km,过渡段长0.29km,高架线长8.03km,全线共设站25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9座。5号线工程全线设工人村车辆段和青菱停车场各1处;利用7号线徐家棚主变所,新建工人村主变电所。
http://www.hbepb.gov.cn/wsbs/gsg ... 914359303307740.doc
详细环评报告及线路图自己看。手机就不发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六路砍了难道是因为武九铁路?13、14街找好买家又难了一些
加了团结大道站应该就是为了绿地武钢新武汉客厅吧
武昌古城少一站,减少拆迁,白沙洲高架减少建设风险
总投资由原来的300亿减少至232.66亿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3: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感谢分享!

居然从武泰闸开始就是高架的方式一直到南三环,看来白沙洲地下是挖不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3: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居然从武泰闸开始就是高架的方式一直到南三环,看来白沙洲地下是挖不动了。。。
lance2002 发表于 2015-9-15 13:57



    地下挖万一遇到地陷太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4: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5#线快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4: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5号线南段采用高架方案,节省投资,减少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文档,已经确定为6A编组,没有任何预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4: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古城少了哪一站?还好这次是全线一起修,一期二期修真的太折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5: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好,退而求其次,安全,快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概要: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起南三环,出站后上跨南三环高架沿烽胜路、白沙洲大道高架敷设,在武金堤公路南侧线路由高架转至地下敷设,后沿复兴路、黄鹤楼南路、和平大道南延线、和平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站前路敷设至武汉火车站。5号线线路全长33.57km,其中地下线长25.25km,过渡段长0.29km,高架线长8.03km,全线共设站25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9座。5号线工程全线设工人村车辆段和青菱停车场各1处;利用7号线徐家棚主变所,新建工人村主变电所。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主要影响概述
施工期:工程征地拆迁、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的负荷,使城市交通受到较大干扰,易出现堵塞现象。工程占地将导致征地范围内道路绿化带的消失。施工中的挖掘机、重型装载机械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可能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燃油施工机械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工程建设将有部分被拆迁居民需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运行期:(1)本工程的运营将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带动商业及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消除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2)列车运行产生噪声影响周边环境敏感目标;(3)列车运行产生振动影响地面环境敏感目标;(4)车站生活污水排放影响;(5)车辆段和停车场内的固定机械设备将产生噪声;场内整备、检修、冲洗等作业将产生生产污水,职工办公生活将产生生活污水;职工食堂产生厨房油烟气。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要点
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文明施工,使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施工现场要设置硬质围挡;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控制高噪声设备的作业时间,避免夜间噪声扰民。合理筹划施工组织。尽量采用集中平行作业,缩短工期,减少干扰时间。
运营期主要环保措施:对噪声影响超标区域设置声屏障,加长风停消声器、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等;对振动影响超标路段采取各类减振措施确保沿线环境振动达标;沿线车站和停车场、车辆段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所有垃圾定点收集、存储,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工程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使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五)公众查阅环评报告书简本、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它便利的方式向环评单位索要报告简本,或直接登陆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网站(http:// www.hbepb.gov.cn/)及评价单位网站(http://www.crfsdi.com.cn/)查阅本项目环评简本,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映有关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将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汇总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相关公众可发表对本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和起止时间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传真填写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向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八)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梁工    电话:027-83481190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欢乐大道77号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石工    电话:027-51184457  传真:027-51155977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  邮箱:tsyhgcsj@163.co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5: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武  汉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位于长江南岸,南北向贯穿武昌全镇,沟通顺江方向的重要客运交通走廊,连接了青菱白沙组团、司门口商圈、武昌滨江活动区、徐东商圈、杨园生活组团、青山滨江商务区、武钢厂前片区、武汉火车站等等诸多城市热点区域,并通过与轨道交通2、4、7、8、10、11、12、19、20号线等线路的换乘,实现武昌与汉口、汉阳两镇的便捷联系,是一条服务于武昌镇内的轨道交通骨架线路,同时也是武汉轨道交通网中的重要干线。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起南三环,出站后上跨南三环高架沿烽胜路、白沙洲大道高架敷设,在武金堤公路南侧线路由高架转至地下敷设,后沿复兴路、黄鹤楼南路、和平大道南延线、和平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站前路敷设至武汉火车站。
1.2  主要建设内容
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线路全长33.57km,其中地下线长25.25km,过渡段长0.29km,高架线长8.03km,全线共设站25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9座;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利用7号线徐家棚主变所,新建工人村主变。5号线采用A型车,接触轨受电,本工程计划于2016年8月开工,2021年底完工,工程工期4年4个月。
1.3  生产工艺
1.3.1  工程施工方法
(1)车站
本工程共设25座车站,其中6座高架站、19座地下站,地下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沿线车站分布见表1。
表1   车站形式一览表

序号
车站名称
车站类型与形式
   
1
南三环站
高架二层侧式车站
   
2
白沙五路站
高架三层岛式车站
   
3
白沙二路站
高架三层侧式车站
   
4
江国路站
高架三层侧式车站
   
5
江盛路站
高架三层侧式车站
   
6
江民路站
高架二层侧式车站
   
7
武金堤公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8
复兴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9
彭刘杨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0
司门口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1
积玉桥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2
新生站
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13
三角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4
徐家棚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5
杨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6
余家头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7
科普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8
建设二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19
和平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0
红钢城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1
建设十一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2
都市工业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3
武钢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4
团结大道站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25
武汉火车站
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2)区间线路
各区间施工方法汇总于表2中。
表2                区间地段工法汇总表

序号
区间名称
区间长度
工法
   
1
起点~南三环站
282.6
高架
   
2
南三环站~白沙五路站
2104
高架
   
3
白沙五路站~白沙二路站
1517.6
高架
   
4
白沙二路站~江国路站
1372
高架
   
5
江国路站~江盛路站
821
高架
   
6
江盛路站~江民路站
830
高架
   
7
江民路站~武金堤公路站
198(高架)+289(U 型
槽)+119(暗埋)
明挖+
高架
   
8
武金堤公路站~复兴路站
1053.3
明挖
   
9
复兴路站~彭刘杨路站
559.5
盾构
   
10
彭刘杨路站~司门口站
877.82
盾构
   
11
司门口站~积玉桥站
937.3
盾构
   
12
积玉桥站~新生路站
893.9
盾构
   
13
新生路站~三角路站
1374
盾构
   
14
三角路站~徐家棚站
876.4
盾构
   
15
徐家棚站~杨园站
990.6
盾构
   
16
杨园站~余家头站
860.9
盾构
   
17
余家头站~科普公园站
1277.9
盾构
   
18
科普公园站~建设二路站
1150.5
盾构
   
19
建设二路站~和平公园站
1086
盾构
   
20
和平公园站~红钢城站
1242.6
盾构
   
21
红钢城站~建设十一路站
1542
盾构
   
22
建设十一路站~都市工业园站
1217.6
盾构
   
23
都市工业园站~武钢站
1604.7
盾构
   
24
武钢站~团结大道站
1165.8
盾构
   
25
团结大道站~武汉火车站
831.65
盾构
   
26
都市工业园站站后出入段线
472.1
明挖
   
27
白沙五路站站后出入场线
1450
高架
   
28
武汉火车站站后暗挖区间
264.65
暗挖

1.3.2  行车组织
(1)列车编组
初、近、远期采用6辆编组。
(2)营业时间
本线运营时间由5:00至23:00,共18小时。
1.3.3  车辆
选用标准A型车,DC1500V接触网授流,最高运行速度80km/h。
1.3.4  轨道
(1)轨距:1435mm
(2)钢轨:正线采用60kg/m,车场线采用50kg/m
(3)道岔:正线采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7 号道岔
(4)道床:高架、地下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地面线采用碎石道床。
1.3.5  主变电站
新建工人村主变电所1座。
1.3.6  车辆段
   工人村车辆段位车辆段用地位于三环线以东,二十一号公路以南,工人村路以东,石化专用线以北地块内,现状用地范围内以工业厂房和村落为主。占地面积约29公顷。
根据本线车辆段的功能定位,工人村车辆段将承担本线配属车辆的定修、周月修及临修任务。
1.3.7 停车场
青菱停车场用地位于白沙洲大道以东,巡司河以南地块内,现状用地范围内场地较平坦,占地面积11.6公顷。
    青菱停车场承担5号线停车场配属列车的停放、运用、整备作业;承担配属列车进出库的技术交接、检查和测试工作;承担停车场运用列车司乘人员出退勤技术交接工作;承担停车场运用列车的功能检查、技术检查工作;承担停车场运用列车的内部清扫及定期消毒工作;周月检库承担5号线本场配属线列车的双周/三月检工作。
1.4  生产规模
线路长度约33.57km,设车站25座,设车辆段1处、停车场1处、新建主变电站1座。
1.5  建设周期及投资
计划2016年8月开工,2021年底建成试通车,工程工期4年4个月,投资估算232.66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略)
(2)主要生态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敏感点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穿越了4处历史地段和旧城风貌区范围。鉴于临近旧城风貌区路段(武金堤公路站~积玉桥站段位于首义片和昙花林片旧城风貌区边缘,建设二路站~建设十一路站段位于青山红房子历史地段边缘)线路区间和车站均采用地下形式敷设,除车站出入口、风亭等地面建筑外,无其它地面建筑,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对旧城及历史地段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向武汉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核实,评价范围内共涉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胜像宝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石瑛旧址)、武昌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2处(八卦井和梳妆台)。线路穿越胜像宝塔保护范围约45m。工程以隧道形式通过,区间线路埋深40m,采取盾构法施工,没有地面工程,不会对胜像宝塔的现状造成影响。2015年8月26日,国家文物局以文物保函[2015]3244号《关于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涉及胜像宝塔保护项目的批复》同意本工程线路方案。根据现场调查,对石瑛旧址、八卦井和梳妆台3处文物保护单位本工程只是临近关系,通过施工期间优化施工工艺,落实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减振措施及加强施工管理,本工程的建设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可控。
通过向武汉市各级规划部门核实,评价范围内共涉及一级优秀历史建筑物1处(圣米迦勒教堂)、二级优秀历史建筑物4处(一冶机关大院、徐氏公馆、基督教崇真堂、圣约瑟学堂旧址)。线路穿越圣米迦勒教堂、一冶机关大院保护范围分别为78m、237m,徐氏公馆建控范围内有一个出入口,但埋于地下,无地面建筑。工程以隧道形式通过,区间线路埋深15-19m,采取盾构法施工,没有地面工程,不会对圣米迦勒教堂、一冶机关大院的现状造成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对基督教崇真堂、圣约瑟学堂旧址2处优秀历史建筑本工程只是临近关系,通过施工期间优化施工工艺,落实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减振措施及加强施工管理,本工程的建设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影响可控。
本工程主要沿城市既有或规划道路地下敷设,江民路站至南三环站以高架桥梁沿既有道路敷设,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占用城市绿地,对城市绿地占用主要集中在车站出入口、风亭等地面建筑对道路绿化带的占用,通过绿化恢复重建,本工程建设不仅不会造成城市绿地的减少,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可增加城市公共绿地的数量,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另外停车场的建设将破坏所在地植被,工程建成后地面建筑和场地四周和内部将进行以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设计,生物量可得到有效恢复。
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绿地建设规划总体协调。
◇线路未涉及武汉市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涉及的历史文化街区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优秀历史建筑5处。通过施工期间优化施工工艺,落实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减振措施及加强施工管理,本工程的建设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影响可控。
◇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将提高沿线地区各功能斑块景观的通达性,使沿线功能斑块之间各种生态流输入、输出运行通畅,保证了城市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城市景观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根据景观美学分析及类比调查分析,在设计中如能充分考虑武汉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性质及土地利用格局,并充分运用融合法、隐蔽法设计,可以使本工程的高架段桥梁、车站进出口与风亭等地面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
◇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方面优势明显,且有利于武汉市土地资源的整合与改造,缓解区域土地利用紧张状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轨道交通采用电力能源,实现大气污染物的零排放,由于替代了部分地面汽车交通,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因而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负荷,符合生态建设要求。
③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遗迹,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保护措施、封锁现场、报告武汉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由其组织采取合理措施对文物、遗迹进行挖掘,之后工程方可继续施工。
◇本工程的高架桥梁段、风亭、车站出入口设置时,应从保护传统景观、尊重地方特色等理念出发,注重武汉历史传统和现代风貌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进出口、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地面建筑的形式、体量、高度和色彩等的设计应力求其与周边城市功能相融合、与周边建筑风格、景观相协调。可设计低矮型风亭,在风亭周边密植灌、草等复层植被,利用植被的调和作用,将建筑的硬质空间围合成柔性空间,使风亭、车站出入口的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并增加景观的生态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作好对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合理规划,尽量少占绿地,尽可能减少由于轨道工程建设对沿线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对工程占用的绿地,建设单位应在认真履行各项报批手续的基础上,严格按批准的用地范围进行施工组织,对占用的绿地进行必要的恢复补偿,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场区内的绿化和生态建设,注重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各用地范围内加强绿化设计,预留绿化用地。工程施工期间应尽量保护征地及沿线范围内的植被,尽量减少对临时用地、作业区周围的林木、草地、灌丛等植被的损坏;运营期停车场以及变电所等场地全面实行绿化,绿化树种满足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改善生态平衡、美化、优化沿线环境的要求。绿化选择树种应以本地乡土植物为主,与周围植被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避免出现生物入侵,影响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
◇优化施工工艺和组织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场界、加强施工监理,将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还应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期污水和弃渣的排放去向,严禁乱排乱弃,车站运营期污水应尽量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施工单位应结合武汉市气候特征,根据区内降雨特点,制订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避开雨季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工程施工;进行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程,预防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造成开挖立面坍塌或底部积水。施工弃渣应及时清运,填筑的路基面及时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雨季施工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持排水系统通畅。
3.9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报告书认为,地铁运营后产生的一般性固体废物主要有车站候车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车辆基地客车清扫垃圾和生产人员、机关办公人员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车辆基地内定期更换的蓄电池、污水处理站污泥和极少量的油棉纱等属于危险废物。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措施有:一般生活性固体废物由环卫工人收集后,统一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对环境影响很小;车辆基地定期更换的蓄电池交由厂家定期回收,其他危险废物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3.10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为加强工程运营期环境管理,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评价建议运营公司需配专职环保管理人员1-2名。
专职环保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全公司及对外的环境管理;做好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制定轨道交通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办法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操作规程,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污水处理设备、风亭噪声治理设施等,保证其正常运行;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解决各种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等。
车辆段、停车场污水处理场应配备专职污水处理工人,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保养、维修及其它环境管理。

4  结  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属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近期建设项目。建设5号线工程是实施“三镇三城”规划,支撑“两江四岸”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促进沿江区域发展的需要。轨道交通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它以电力驱动,沿线无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并由于能替代部分地面交通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本工程施工、运营期列车运行及车辆段生产将产生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噪声、振动、污水等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设单位认真落实设计和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后,本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本工程是一项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工程,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5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梁工    电话: 027-83481190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欢乐大道77号
【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石工  电话:027-51184457  传真:027-51155977
电子邮箱:tsyhgcsj@163.com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   邮编:4300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希望5号线能早日开工建设,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和平大道南延线么样搞?是与武昌古城改造绑在一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15-9-15 16:25 编辑
武昌古城少了哪一站?还好这次是全线一起修,一期二期修真的太折腾了。
harrguy 发表于 2015-9-15 14:46



    少了得胜桥、昙华林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5:21 , Processed in 0.06301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