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27|回复: 3

[航空资讯] 广州62%公交出行率居全国首位 构建"公交都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18: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9/09 09:59:57来源:新华社作者:[查看评论][转发]


早高峰时段,同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天河路上,快速公交通道上的公交车嗖嗖地从私家车旁“划过”,令人羡慕。

要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就要有舒适便捷的乘坐体验。广州的公交出行率高达62%,在这座大都市里,人们正在实现有尊严地公交出行。

公交优先

后年成为“公交都市”

对于在广州城区西边的越秀区工作而住在东边天河区的肖天来说,BRT就是一辆“时间快车”:以前,这15公里路可谓“山长水远”,至少换乘一次,单程一个半小时,拥堵时两小时以上。如今,时间缩短到50分钟。

像他这样的上班族,每天多达几十万人。“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感觉公交比自己开车还方便,有的人就是有车也不开。”他说。

广州BRT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源子君说,目前BRT日均客流量逾80万人次,占广州公交全部运力的1/9,平均时速24公里,比开通前提速80%。

不止BRT,广州城区的公交专用道已近400公里,覆盖约400条公交线路,沿线公交站点1200多个。

“建设大规模的公交专用道,使公交出行效率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广州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苏奎说。

地铁是分流地面人群的“抽水机”。据介绍,广州地铁里程超260公里,日均客运量约650万人次,每公里客运量居全国前列。到2017年,里程将翻番。

据交通部门统计,到2014年底,广州公交系统日出行1700万人次,公交出行率为62%,居大城市第一位。根据规划,到2017年,公交出行率将提高到70%,实现“公交都市”的目标。

精细化的管理“挤”出通行效率。如针对个别站点上客特别集中、等三四趟车未必能上车的情况,采取“灵活线路+摆渡线”的混合运营模式,防止人流过度拥挤;在城区辟出潮汐车道,结合上下班人群流向的规律,尽可能增加道路界面流量;对道路开挖实施统一管理和规划,减少人为制造的拥堵。

提高舒适度

目标“有尊严地出行”

“优先还得优质,只有提高出行的舒适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目标是实现‘有尊严地公交出行’。”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说。

夏季的公交候车环境一直为人诟病。记者在广州BRT体育中心车站候车时感到阵阵凉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站采取喷雾风扇降温,解决了开放空间中空调使用效果差又不环保的难题。

站台的液晶屏上,显示着过站每一条线路的车辆的位置和到站时间,以便乘客选择最优乘车方案,尽可能减少等候时间。

一款名为“行讯通”的APP用户已超400万。广州市交委宣传处处长林驰说,等待的公交车距离多远、路上堵不堵、约出租车,这些都可以在指尖上实现。

记者在广卫路和汇侨新城公交车站看到,每每总排着好几米长的队伍,一路车一条队。在昌岗和公园前地铁站,乘客按照屏蔽门外的箭头指示排队。记者多次乘车基本看不到老人和孕妇在车厢站着。

司机黎远华说,排队和让座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当乘客能清楚知道下一趟车的等待时间,知道人流量大时会有特殊调度,也就不着急抢上抢下。

“您好,欢迎乘坐”“下车请慢走,注意安全”这是527路公交车司机米志锋每天要重复无数次的简单问候。他说,公司每月进行“微笑之星”“服务之星”评选,虽然开车辛苦,但简单的言语和微笑能给乘客带去友善,自己也心安理得。

今年刚刚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广州二汽公司党委书记祁慧说,微笑服务其实很朴实,就是要做到用“心”服务,即便有点堵,心情也会好一点。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优质舒适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是广州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说。

公交服务

让群众拥有“获得感”

广州的公交优先正在沉淀出独特的“公交文化”,许多公交产品和服务成为一道道“城市景观”。

与很多地方采用大块玻璃和钢材装饰天桥不同,广州的人行天桥可称之为“花桥”。据广州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城区的天桥都采用盆栽的簕杜鹃等花草装饰两侧,开花时就如同一道道彩虹。

位于广州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近的一个小酒吧已成为城中文艺青年的好去处。门口挂着一块老的公交线路牌,写着“22路”和每一个站名。走进酒吧,一扇老公交车后门用作了洗手间的门,室内营造一种在公交车上品酒、喝咖啡的氛围。

从外地来广州旅游和商务活动的人们在登上广州地标——广州塔时,多半会被塔底沿江而建的有轨电车所吸引。这条7.7公里长的有轨电车承担了旅游观光和城市景观的角色,电车两侧和顶部全透明,置身其中可尽览珠江两岸景观,还可停下来探秘珠江啤酒的历史,在江边小酌一杯,尽享珠江风韵。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说,建设市民满意的公交出行体系事关民生大计,要着力把公共交通打造成公共服务的示范产品,让广大群众拥有城市发展更多的“获得感”。



编辑:李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20: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统计五类车通勤呢? 凑上五类车的贡献,广州日出行人次可以轻松突破2000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cicici


    新快报讯 记者陈海生 通讯员龚宣 交宣报道 昨天,广州警方通报称,为持续巩固“五类车”的治理成效,市公安局、工信委、交委等多个部门,坚持“属地管理,综合治理”为原则,由各区牵头,继续部署开展“红棉剑锋”“五类车”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清理主次干道、客运站、地铁口、专业市场周边“五类车”,加强生产、销售、供油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五类车”综合治理力度。

9月10日,警方会同街道、城管、交通等部门综合执法力量800多人统一行动,行动覆盖中心城区54个黑点和“新六区”部分区域,重点加强中心城区主干道、商业区、地铁站、客运站等区域的“五类车”夜间整治和郊区摩托车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当天行动共查扣“五类车”2645辆,拘留违法人员21人。

行动当天,广州警方协调工商、质监等部门同步开展源头整治,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01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18车次,检查经营“五类车”市场主体776户次,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立案查处2户,罚没金额0.45万元。检查发现个别技术参数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超标电动自行车9辆,已劝导业户全部下架停止销售;质监部门出动执法人员31人次,对6家摩托车及电动助力车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全市“五类车”生产窝点进行排查,有效加强了源头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19:55 , Processed in 0.04523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