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662|回复: 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调研武汉CBD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9 18: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调研武汉CBD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来源:http://www.whcbd.com/html/2015/828/3015.shtml

    8月2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一行,在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武汉市市长万勇、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和江汉区委书记干小明、区长张俊勇等陪同下,亲临武汉中央商务区,对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地调研。武汉公司监事会主席陈贤胜、总裁吴立峰、工程总监钱晓彬等陪同接待。

    张主任一行详细听取了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汇报,具体询问了道路、管网同步建设的施工组织安排以及采用若干领先性的工程技术,对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与地下交通环廊统一规划布局的前瞻性表示肯定,认为该项目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典范

    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总长6079米,其中由泛海武汉公司负责建设段面长度为4499米,包括沟体土建、消防、综合监控、排水、通风、照明、供电等一系列工程,现已完成5067米。目前,该项目是武汉市唯一一个提前投入使用的综合管廊,余下工程预计2015年底完成。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顶哥 于 2015-8-29 19:24 编辑

之前中央台曾经报道过CBD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看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这块了。

2014.11.26  CCTV--《焦点访谈》 筑牢城市根基
视频地址:http://news.cntv.cn/2014/11/26/VIDE1417004097207190.shtml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昨天,我们在节目里揭示了城市管线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虽然它们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它们对今天的城市生活却有直接影响,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也有严重阻碍,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现在也的确有许多城市,正在想办法、找出路,积极面对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希望能从“根”上,还清历史欠债,留下优质资产。

  武汉解放大街一处商业区的人行道,20多米宽的路面上,随眼望去,到处都是不同形状、大小的井盖,行人几乎每走几步就会踩到井盖上面。

  打开井盖,只能大概了解井盖下管网的基本功能,但是对它的走向、深浅都无从知晓。那么,地下管网究竟有多复杂?怎样才能清晰地了解地下管网状况呢?2012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颁布《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把原来各部门的地下管网数据进行汇总,变各自为政为统一管理,同时对全市不明情况的地下管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了测绘。

  在二维图上,各单位的管线交织在一起,纷繁复杂,显得毫无头绪。而更为直观的三维图上,绿色是通讯管道,蓝色是给水,深棕色的是排水箱涵,粉色是燃气,等等,各种不同口径、不同功能的管网在不同深度的地下密密麻麻地交织排列、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想象中,地下管网虽然混乱,但也应该横平竖直,但记者看到的却是不规则地拐弯、断头,甚至还有奇怪的转折。几乎所有管线毫无规则地交织在一起,显得混乱不堪。

  现在,全国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的城市只有200多个,还有很多城市不掌握自己地下空间的情况。绘制详细的二维、三维管网图,是为了亡羊补牢,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老城区,应该摸清家底,而新建城区和道路则应该进行统一规划。在国外的电影里,会看到汽车、摩托车在下水道追逐的场景,这些地下管网名叫共同沟,也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共同沟的直径,小的三五米,大的十几米,它把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种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供热等各种管线合理分布在共同沟不同的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不同部门的管线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检测口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维修和维护。共同沟的建设,在欧洲、美国、日本都比较发达,很多城市在建设初期就做好了规划和预留。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效仿国外的做法,在新修城区以及道路上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武汉市中央商务区就建设了这样的共同沟。

  这条共同沟四壁为混凝土浇筑,内部空间高度是2.5米,宽度2米左右,中间一分为二,避免了供电系统的强电与通讯系统的弱电互相干扰,地面则是给水系统,建成后,至少可以容纳十个部门的管线。

  过去,各单位自己施工,只要挖一条很小的沟,把管子埋下去就可以,而共同沟的建设,由于深度、土方量、抗震设计、空间等要求,所以每公里的工程造价很高,甚至远远高于各部门自己施工的造价总和,这还不包括今后的运营维护费。而这巨额的投入,无论对开发商还是各管线部门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所以一些管线单位面对这样的新生事物,态度并不是很积极。

  虽然共同沟的投资建设比传统的管线铺设方式造价高出很多,但未来,却避免了由于管线重复建设和反复开挖造成的社会资源巨大浪费,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选择。其实共同沟的建设,关键还在于投资管理运行模式。在国外,对于共同沟模式也有一个逐步摸索、认识到成熟的过程。在德国,共同沟的产权属于国有,为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共同沟由多家企业参股共同经营。资金还不够,政府会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并获取收益。在日本,1963年就针对共同沟出台了“关于设置共同沟特别措施法”,此后,政府成立了专门管理共同沟的部门,统一负责共同沟的规划、建设、运营。建设成本也主要由政府承担,管线单位只需要支付自己管线传统的埋设费用以及部分管理维护费。而在我国,由于没有明确法律规定,所以地下管线的规划、投资、产权、建设、运营等,都仍然处于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原始状态。未来,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建立起一套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

  地上和地下的建设,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一些城市管理者眼里,林立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看得见、摸得着,能显出政绩;而地下管网建设,看不见、花钱多,投入了也显不出功劳。说白了,是局限眼前还是着眼长远,将直接影响对于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决策和投入。回答这些问题不能等,等得越久就会亏欠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灭世王朝

我与CBD远隔千里{: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9 18: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顶锅和灭神的关照支持,CBD前景不可限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9 1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重视啊 还是市政府是哪个情况啊 省班子不指望了
灭世王朝 发表于 2015-8-29 18:20



    连灭神活顶锅都重视了,市政府能不重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07.29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http://news.cntv.cn/2015/07/29/VIDE1438168686414647.shtml
央视网--新闻联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会议指出,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会议确定,一是各城市政府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二是在全国开展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在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已建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加快现有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三是完善管廊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标准,落实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将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通过城市集约高效安全发展提升民生福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顶哥 于 2015-8-29 19:09 编辑

湖北省地下管廊建设相关信息
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
http://www.hubei.gov.cn/zwgk/rdg ... 150824_708583.shtml

  【现状】

  湖北省地下管廊不足百公里,大部分还未投入运营

  截至目前,我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及地下综合管沟共计97.5公里。其中,武汉在中央商务区、武汉临空经济产业区和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别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和BT模式,共投资17.54亿元,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25.59公里。孝感临空经济区分别在6个路段规划建设了总长18.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9亿元。襄阳、荆门、鄂州、咸宁等城市则建设了53.4公里的地下综合管沟。“我省的地下综合管廊绝大多数还没有投入运营。”省住建厅城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究其原因有多种,或是地下管线入廊设施不配套,或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或是运营管理体系不健全,还有的尚未竣工验收。少数投入运营的管廊,仍是建设主管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负责运营管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尚未走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运营经费、养护管理都难保障。

  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我省计划尽快出台与国家政策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同时,督导各城市建立由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城市地下管廊工作机制。省住建厅还将在近期组织对全省城市分管领导、住建、规划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

  【进展】

  十堰列入国家级试点,3年将建51公里地下管廊

  2015年4月,十堰市被国家住建部、财政部综合评定为国家级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按照《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实施计划(2015年-2017年)》,未来,该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入廊管线种类含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热力等8类,预计新建地下管廊长度51.64公里,总投资约50.51亿元。

  今年9月,十堰市将启动首批试点项目建设,包括机场路东段、沧浪大道、风神大道东段、龙门五路北段、神鹰一路、林荫大道等6个示范路段,总长度21.03公里,总投资约12.82亿元。

  十堰市还出台了《十堰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费用收费标准核算办法》等政策文件,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建设,共同组建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公司,作为建设运营主体。公司将与电力、通信、广电、供水等管线使用单位签订入廊协议,收取管廊空间使用费和运行服务费,确保综合管廊良好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9 1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那个都直接地铁预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

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1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期组织了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工作。

  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将获专项资金补助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3/content_2803879.htm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申铖、韩洁)为了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财政部13日发布通知称,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

    据了解,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新建、改扩建道路工程反复开挖、长期施工的现象。这种“怪现象”被人们无奈而形象地称为“拉链马路”,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曾于去年10月表示,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为了支持这一试点工作,财政部13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只看图不发话

我相信,正能量可以积少成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武汉米兰

只要有前瞻性,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做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9 22: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最擅长的三件事:一,涨价,二,为涨价辩护狡辩,三,瞎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5:37 , Processed in 0.05744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