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353|回复: 55

武汉:一座等待起飞的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6 16: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y0410 于 2015-6-26 21:46 编辑

转载自微信号大家顾问 李晨曲)感谢R版提醒
说起武汉,这几年必定绕不过一个外号:满城挖。4年前的此时,市委书记阮成发连同他的外号“满城挖”一起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报》上,英文翻译是:Mr. Digging Around the City。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资深媒体人李晨曲,在众多的吐槽声中,冷静客观地去观察武汉这个城市今天拆、修、堵的来由,显得更有价值。



阮成发开始被叫作“满城挖”的时候还不是市委书记,是市长。他之所以得到这个外号,是因为自2008年至今,武汉每年都有超过5000个的建设工地同时在全市遍地开花:通高铁、修地铁、修过江通道、架高架桥、修机场、拆城中村、盖武汉第一高楼、华中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大建设中的武汉很快被世界瞩目。

历史常常会特别青睐某一个年份,比如2008年:



除去地震和奥运, 2008年与武汉有关的大事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逻辑关系,武汉似乎也从中抓住了机会,而阮成发则恰好在这一年执掌武汉,由此开启武汉的满城挖时代

于是,打围,堵车,灰霾,渣土,封路……真正体现了武汉的城市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

面对抱怨和指责,阮成发显得义无反顾,他坦然接受了这个外号,说能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我会顶着骂名继续下去……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对不住这座城市,对不住市民。对这座城市负责,我就必须这样做。”



其实放下个人的感受,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武汉的大动作,就不难理解阮成发为什么会觉得“不这样做,会对不住这座城市。”

武汉以前没有地铁,一个与“大上海”比肩的城市怎么能没有地铁呢?武汉人就特别盼望武汉什么时候也能通地铁。我从1999年开始供职于武汉某报,印象中从那时起每年报纸上都会报一个消息:武汉地铁已获得批准,即将开建。类似的消息报了几年,始终不见动静,直到2004年才通了建在高架桥上的轻轨;盼啊盼,真正从地下走的地铁——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终于在2006年开建,2012年底一期工程才建成通车。

但后面地铁修建进度明显加快,从2012年起,武汉每年都将开通一条地铁线路,2013年有6条地铁同时开建,全市的工地总数也超过1万个,2015年,武汉更是同时有9条地铁在建,武汉三镇几乎全部陷入“迷宫模式”。

2008年以前,武汉为什么地铁开工一拖再拖?开工了也进度缓慢?因为政府没钱。

2008年以后,武汉城市圈建设方案获得国家批准了,终于有钱了,确切地说,是中央允许武汉借钱了,那还不抓住机会多借点。怎么借?把武汉的城市规格搞上去,多上大工程。

相比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满城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债务,借了钱,是要还的。武汉到底借了多少钱?据说2012、2013这两年,武汉每天要还的债是一个亿。所以武汉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定位,短时间内是否非要上这么大的城建规模,一直存在争议。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武汉错过了太多发展机遇,目前提出的“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是恰当的。

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在动乱结束求知若渴、争分夺秒,上夜校,上补习班,考大学——武汉现在就像一个经历了文革的大龄青年,抓住一切机会,把以前耽误的时间都补回来,缩小与一线城市的的差距。

我们无从了解阮书记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和真实想法。我只能猜测,或许只有像阮成发这样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才会这么迫切地想把武汉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不顾身后的千夫所指吧。

因为,曾经,武汉那么让武汉人骄傲:

百余年前,张之洞在武汉办学堂、开兵工厂,修铁路,筑大堤,奠定了武汉在近代史上的“大”地位,商埠繁华的大汉口,更是拥有了“东方芝加哥”称号。

1911年,清军工程第八营共进会代表熊秉坤等三人擦枪走火,无意中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汉由此获得首义之城称号。

1918年,大革命家孙中山又在建国方略里这样设(hu)想(you)武汉: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1927年,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合并,武汉才正式建市,这时的武汉,已可比大上海。

解放后,武汉是工业重镇,交通枢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依然是仅次于三个直辖市的存在。

这些,都带给武汉人值得夸耀的荣光。

再后来,武汉渐渐成了“被爱情遗望的角落”,无数次喊着中部崛起,实际上却是一天天塌陷,从当年的上游沦为中游,由于经济落后,城市建设缓慢,以致于委屈地顶了多年的“全国最大县城”的帽子。

30年过去了,武汉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武汉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这就是“满城挖”们的决心和勇气吧,我猜。



武汉话爱说“搞”,武汉人喜欢“搞了再说”,武汉人最佩服“敢搞”的人,所以武汉人至今怀念张之洞,一直盼望再出一个张之洞。

要说“敢搞”,还有比“满城挖”更敢搞的吗?只是身处巨大不便之中的武汉人,很难想象也很难体会即将到来的城市巨大变化,以及未来的想像空间。

很难说地铁、环线、高楼等就一定能让武汉成为“2049规划”里比肩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的“世界城市”,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世界城市,还需要软实力的匹配,但至少,大建设从硬件上让武汉的百年梦想有了可能性

15条地铁线路、11座长江大桥、9座汉江大桥、2条过江隧道、1小时城市圈、1000公里5小时交通圈、高铁枢纽、中部最大航空枢纽、中部最大航运港口……武汉正在重塑“九省通衢”的地位和条件。

武汉,就像一架载满燃油的大飞机,只等修好跑道,即可一飞冲天

北京借奥运完成了城市升级,上海借世博会完成了城市升级,武汉却几乎是在没有任何由头的情况下启动了升级,只有一个“世界城市”的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满城挖”未尝不是又一个张之洞呢?

只不过,后事需留待后人评。大建设让武汉人这几年生活得很不爽,但阮成发和他领导的政府选择了为城市梦想暂时牺牲人民幸福。是非功过,恐怕需要放在更大的历史空间才能评判。就像阮成发说的,事隔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后,再看。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不知不觉挖了七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挖哥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明星书记 挖挖哥。
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你,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市长或市委书记!!!因为我认为这是奋发有为的好官。经历是是非非,一切将归于平平淡淡!你用五年时间建设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会用五十年纪念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这个帖子内容在去年还是前年看过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哥,永载史册!
盼着他在武汉书记位子上多挖几年,又盼着他早日当省长书记。
很矛盾,有木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6: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y0410

硬件是慢慢上来了,但是我们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来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软环境,不然不好起飞.说到底这就是发展的差距和以前落下的课需要补,这个补需要投资来拉动,但是千万不能过于依赖投资,内功差距更大,需要恶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7: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上来了,但是软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7: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唐的离去。武汉培养成长出来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成发的英文名字Mr. Digging Around the City,满城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7: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软件建设,还要指望光谷做好示范。形成就事论事、不扯皮的文化,需要一个不大受武汉传统影响的环境,就像当年深圳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挖叔!!!!!向挖叔致敬!!!!!!武汉因您而更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9: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哥,今年应该会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03:42 , Processed in 0.05548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