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25 10: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之机:央企不振,民资能否撑起来?(严禁攻击在任领导!)
本帖最后由 xzbd000 于 2015-5-25 13:00 编辑
这帖子不删,已经很放任了,以往管得严一堆人吵吵嚷嚷的说冷了版面,好了,最近就让这种帖子放着,但任何事都有个底线,你可以心里对现任某些领导不满,但要是放肆的言语攻击导致可能威胁论坛运营的因素产生的话,就别怪管理者不客气了!!
========================================
LZ申明: 早上看到的新闻,突然觉得武汉未来的经济出路是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单没想到发出来后不自然的就歪楼到政治相关话题上。
在此申明,本楼纯粹作为武汉经济出路讨论帖,可以引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思路、对策。但拒绝涉及任何政治、政治人物和官场话题。否则,LZ会主动联系版主删帖。
========================================
话题引申:
大家可以就科教文卫等产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科技,也包括软件和信息产业 武汉软件名城创办中,软件新城也招了不少大公司,这一块我们如何才能弯道超车?
教育,武汉的优势产业,但是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大潮中,武汉有哪些教育行业的公司抓住风口了?
文化,武汉的长江传媒,知音传媒,在各大传媒集团玩全IP运营的时候,他们做的怎么样?
卫生,武汉作为全国医疗第三城,如何把医疗产业玩的更好,如何和生物产业结合,大家可以畅谈高见。
========================================
武汉之机:央企不振,民资能否撑起来?
2015年05月24日 00:01 经济观察报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程久龙
4月的一个下午,武汉洪山礼堂座无虚席。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率众湖北省党政机关“一把手”悉数到场,参加一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集中学习。
此次集中学习的主讲人只有一个——知名的湖北籍企业家、小米科技[微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微博],演讲的主题则是《互联网+助飞实体经济》省委、省政府组织如此高级别官员的集中学习,这在近年实为罕见。”一位与会的湖北省政府人士坦言,此次集中学习的背后,折射的是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新经济,以对抗日趋凸显的经济下行压力。
来自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北省GDP实现5487.93亿元,同比增长8.5%,但相比较去年同期9.2%的增速,下滑了0.7个百分点。而省会城市武汉,一季度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8.4%,相比较去年9.2%的增幅,回落了0.8个百分点。“支柱工业的增速下滑,是武汉面临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经济观察报分析,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借力“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有望成为本轮武汉稳增长的着力点。
GDP增速“排名”背后
仅从GDP的增速指标排名看,位于中部的各个省份,有着一份堪称靓丽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南省实现GDP 53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4%,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4个百分点;江西省完成GDP 3406.2亿元,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而湖北省实现GDP5487.93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在全国排第7位,比上年同期提升2位。
尽管中部省份的GDP增速排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此相关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相比较去年同期指标,其增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部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排名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沿海省份外贸出口受压,导致其GDP增幅锐减;二是经济体量基数相对较小。”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部地区实体经济回暖,真实的情况是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产业体量中,占比最大的工业,在一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4.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5.19亿元,增长4.7%,回落10.3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来自武汉市统计局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一季度武汉市工业的11个重点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速同比回落。其中,电子信息增速回落26.2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部件回落17.7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增速的回落主要是消费的减少,而汽车和零部件的下滑,则是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所致。”叶青分析。
与此相关的武汉工业板块的两大“引擎”——作为汽车工业基地的武汉经济开发区和作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东湖开发区,GDP增速双双下滑。武汉开发区完成产值566.15亿元,增长1.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东湖开发区产值380.91亿元,增长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不止于此,武汉的另一大传统支柱工业——钢铁工业,也面临下滑的压力。武钢股份(6.39, 0.09, 1.43%)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55亿元,同比下降30.71%。
来自武汉市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7.9%,为近10年来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是大企业增长乏力,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一季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四分之三的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69.83亿元,仅增长1.7%,比全市平均增速低3个百分点。二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降超过50%,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石化企业在产量持平甚至增长的情况下,产值明显下滑。“武汉的汽车、钢铁和石油工业基本是央企主导,说明在此轮经济下行中,武汉的央企面临较大压力。”叶青分析道。
“中三角”发动机
如何摆脱对央企的依赖,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武汉这样的中部城市“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在央企为主的传统产业受压的背景下,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应该是武汉着力培育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叶青分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1160.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其中,民间投资630.01亿元,增长11.6%,占全市投资比重54.3%——这是民营资本投资首次超过半数比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汉食品消费类民营资本近年来快速崛起,出现了周黑鸭、良品铺子、仟吉西饼等一批知名品牌。
“相比较制造业,食品快消类企业属于刚需性行业,抵抗经济下行的能力更强。”叶青分析。数据显示,一季度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不止于此,武汉的食品快消企业与互联网电商的融合,也在逐渐发力。例如,周黑鸭的线上销售,良品铺子的O2O营销均成功展开,其中后者仅线上销售额就突破4亿元。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从分销售方式看,线上批发零售企业累计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39.02亿元,增长65.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5.0个百分点。
在前述学习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表示,要结合湖北省实际,抢抓互联网+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全省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经济的结合,尽管增长迅速,但现阶段体量偏小,对于GDP的拉动效应,在短期看并不明显。”叶青分析。
事实上,除了激发自身民营经济的活力之外,武汉等中部城市还面临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机遇期”,这有望成为本轮稳增长的“助推器”。
在国家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政之下,以湘鄂赣三省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湘鄂赣三省利益共赢、壁垒较少的领域如基础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或将率先启动,这有望成为中部地区下一轮投资性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点。
5月10日,湖北省发改委对外透露,“中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纳入工作日程。具体包括,在水运方面,将启动荆州至洞庭湖和沅江的省际高等级航道建设研究;在陆运方面,将力争与湖南共同启动监利华容长江大桥的前期工作,启动武汉经阳新至江西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共同开展岳咸九、安张衡、宜石常、武汉至厦门等铁路项目的前期研究。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有望获得中央的支持,从而加快推进步伐。”湖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
不止于此,在产业融合领域,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目前“中三角”正在探索成立汽车产业联盟,组建跨省域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鼓励石化企业优化沿江化工产业项目布局,打造长江中游石化产业集群。通过跨省域的大型产业集团的组建,拉动该区域的GDP增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