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12 0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7日下午,市长万勇赴武汉开发区调研,推进开发区、汉南区一体化工作。万勇要求,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突出产城一体,着力转型升级。
万勇一行先后走访了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公司、海尔(武汉)创新产业园、武汉福耀玻璃公司、武汉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地感受开发区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
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项目自2013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进展顺利。目前,东风格特拉克已经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其首款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样机已经下线,预计明年一季度公司将正式投产。海尔(武汉)创新产业园项目由海尔集团投资兴建,将按世界领先的工业4.0标准打造,建成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标杆园区。海尔(武汉)创新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约50亿元,规划建设海尔物流中心、海尔家电制造中心、市场中心。其中海尔家电制造中心规划建设400万套空调、200万台冷柜、300万台电热水器以及相关的模块化配套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工业产值约150亿元。目前,项目一期物流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制造中心项目将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2016年底陆续投产。武汉福耀玻璃项目是今年凤凰工业园首个投产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设计年产15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为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等公司配套。2015年,公司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税收750万元。位于汤湖湖畔的武汉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有“最美职工文化中心”美誉。市民可以在古色古香的戏楼里欣赏国粹,也可以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博览群书,还能在大气恢弘的美术馆里免费欣赏高雅的书画作品。每天来此的市民络绎不绝。
近年来,武汉开发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产城一体化,扭转了过去以单一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园区模式,正在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现代新城转变,全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三年来,武汉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东风大道、三环线西段改造、绿肺、绿道、湖湖连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迅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规划实施了“15分钟社会服务圈”项目。2012—2014年,开发区公共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医疗等各类社会事业支出累计约为23.7亿元。
万勇指出,武汉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令人震撼、有目共睹,初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目标。概括来说:总量扩大、效率提高、产业升级、空间拓展、两区一体、生态修复。开发区的经验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针对大车都、武汉开发区、大汉阳地区下一阶段的工作,万勇分别提出要求。一是对接国家战略,聚集发展合力。当前武汉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方面,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另一方面,国家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当前,武汉市要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机遇,四大板块一起发力,实现万亿倍增目标。二是突出产城一体,着力转型升级。开发区、汉南区要坚持“双高并举”,即“保持中高速增长、加快中高端水平发展”,高标准建设城市、产业、生态三大体系。要按照“后现代、国际化、宜居型”的要求,按照智慧城市目标定位,加快城市体系建设。瞄准工业4.0、互联网+,着眼智能制造,制定开发区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升级。牢牢树立“生态是区域根本竞争力”的理念,带头守住沿三环线生态底线、环湖蓝线、绿线、灰线,在全市率先启动编制山体保护控制性详规。三是强化规划统领,推进区域协同。建立健全大汉阳地区协同发展机制,以规划为抓手、以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大汉阳地区发展。
市委常委、武汉开发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朱毅,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汉南区区长李忠,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作清、杨相卫,以及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规划局,汉阳、蔡甸、江夏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开发区、汉南区全体领导参加调研或座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