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271|回复: 53

2015年4月9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9 08: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特区政府驻武汉办事处揭牌
省市领导会见梁振英

    本报讯(湖北日报记者蔡朝阳 张进 长江日报记者蔡木子)昨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驻武汉经贸办事处正式揭牌。
    揭牌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一行。
    李鸿忠感谢香港特区政府长期以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目前,香港已成为我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当前国家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战略,湘鄂赣三省携手打造“中三角”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香港特区政府在武汉设立经济贸易办事处,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包括湘鄂赣在内的内陆省份与香港交流合作。希望双方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不断深化经贸、科技、文化、政府间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梁振英感谢我省对香港特区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香港和湖北武汉的合作。当前,香港和内地省市之间的合作不仅仅限于经贸方面,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前景和巨大空间,并已搭建了很好的合作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港鄂两地继续深化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青少年交往等各方面交流合作,并共同努力尽快落实。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邱腾华等会见时在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副省长甘荣坤,市长万勇,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等参加会见。
    在下午的揭牌仪式上,梁振英表示,香港驻汉办事处将不仅为湖北及武汉服务,还将充分发挥其战略地理位置优势,为湖南、江西、山西、河南等中部省份服务。
    王国生致辞说,相信在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香港驻武汉办事处一定会在全面深化鄂港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抒写新的篇章。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周波出席揭牌仪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知名咨询机构测评
武汉活力度位列全球城市第八

    本报讯(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陆虹)3年前,世界知名五大咨询机构之一的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将武汉划为1.5线城市,引起社会关注。昨日,该机构时隔3年后发布《中国城市60强》称,武汉列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8,位列全国9个1.5线城市之首。
    仲量联行为全球著名的咨询机构,其负责人介绍,《中国城市60强》通过对经济、商业和房地产等一系列指标分析,将中国城市划分为不同层级。其中,北京上海为超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为一线城市,1.5线城市中有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沈阳、重庆、杭州、西安和南京。
    昨日发布的“全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榜单”,对全球120个主要的成熟和新兴商业中心进行测评,统计出中国有7座城市跻身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强榜单。这份榜单显示,伦敦位列第一,北京深圳上海分列第三到五位,武汉仅次于波士顿,位列第八,重庆、天津、南京分列第10、19、20位,武汉领跑所有1.5线城市。
    3年来,武汉为什么会领跑全国所有1.5线城市,甚至超过了悉尼、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仲量联行负责人表示,这份榜单衡量了3年来各大城市的短期社会经济和商业地产发展动力,并对影响城市未来经济实力和商业地产发展动力的长期变量,包括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创新能力和环境等因素进行考察。相对于悉尼、纽约这样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的国际大都市,武汉刚进入快速发展期,因此排名比较高。
    武汉活力来自哪里?
    链接>>>
    未来3年,大量零售购物中心完工
    仲量联行认为,武汉城市化和新建基础设施进一步繁荣了武汉的零售商圈,使得周边零售项目加速成熟;从整体趋势来看,武汉的零售额增长强劲,2014年全年增长13%;另一方面,未来3年大量零售项目完工,使得武汉到2017年将成为中国第四大存量市场。
    办公楼需求潜力最大
    受益于较高的企业活跃度、中产阶级家庭数量的增长、有利的商业运营环境、大量具备专业技术的高学历人才以及优质办公楼的供应,仲量联行认为,预计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办公楼中心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发展。
    区域内物流中心已形成
    仲量联行认为,随着制造业活动向中国中部和西部城市持续转移,西部、中部物流市场发展迅速,武汉已经成为区域内主要的物流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呼吁:
在武汉设立全国碳金融中心

    本报讯(记者张隽玮)“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最重要的是要素市场建设,湖北碳市场优势将成为城市群发展的发动机。”昨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建议在武汉设立全国统一碳金融中心及全国碳市场,通过金融市场手段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海、深圳、北京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拥有丰富的要素资源:上海有黄金、期货、证券市场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使其成为华南金融中心;新三板交易所落户北京已成定局。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要碳金融中心落户其核心城市武汉,形成与沪、深等传统金融中心并行的新型绿色金融体系。”辜胜阻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茂清表示,随着产品的多元化,碳交易市场必定要形成金融交易中心,湖北需要这一资源,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绿色崛起道路。
    目前全国共有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湖北。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市场,自2014年启动以来,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第一。截至今年3月,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和交易总额分别占全国比重的48%和32%。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内处处长蒋兆理透露,2016年将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之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还有几年的时间努力发展”。
    武汉地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按照规划中国碳市场分为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两个发展阶段,试点将在今年结束,因此各试点地区都将发展成为国家级的碳交易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目标,竞争激烈。
    参与北京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表示,要争取全国统一碳金融中心落户武汉,第一关是完成2014年度的碳排放履约工作。在此基础上,湖北能否将本地经验拓展至全国、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将成为争取全国统一碳金融中心落户的关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环线内早晚高峰 禁止洒水车作业

    本报讯(记者魏娜)开车上下班时遇到洒水车占道清洗路面和栅栏,是不是很添堵呢?昨日,从市交管局获悉,今后市民上班和下班期间,再也不会在二环以内遇到洒水车洗路了。交管部门发布通告,早晚高峰时段,禁止洒水车、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等车辆在二环线范围内作业。
    为了缓解江城早晚高峰的道路拥堵,市交管部门发布通告:在工作日(节假日除外)7时-8时30分、17时-19时,二环线(含二环线)以内道路,禁止交通设施维护作业、环卫洒水清扫、园林施工、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危化品运输、渣土运输、水泥砼运输等车辆通行(应急抢险抢修、道路污染应急处置车辆除外);禁止持通行证的本埠载货汽车(邮政、持绿色通行证车辆除外)通行。违反该通告行驶的车辆,将以违反禁行规定来处罚。
    据了解,武汉市并不是首个在早晚高峰限制洒水车等车辆通行的城市。2011年9月起,北京规定工程运输车、环卫清扫作业车、园林绿化作业车,在工作日的7时至9时、17时至20时不得在五环内上路行驶。此后、上海、西安、沈阳等地也先后出台类似规定,早晚高峰期间大型作业车辆要为道路通行让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缓解大城市土地稀缺
武汉CBD“上天入地” 破解拥堵难题
           本月,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了全球拥堵城市排名,中国内地有21个城市上榜。
    拥堵,成为世界级“城市病”。而未来的CBD,尝试解决拥堵难题。
    解决“城市病”,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发育程度与城市的竞争力呈正相关系。武汉CBD的规划和建设,无一不体现大城崛起应该匹配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特色竞争力。
    “武汉中心”空中建成半个CBD
    本月,高达438米的华中在建第一高楼“武汉中心”,正在向核心筒封顶冲刺。
    这栋华中第一高楼,占地0.281平方公里,仅占7.41平方公里的武汉CBD的3.7%。但其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分地上88层和地下4层(局部5层),相当于在半空中建了半个CBD。
    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几乎是所有国际大都市面临的通病。
    和所有国外成功的CBD一样,武汉CBD在其商务核心区里,精细规划,“上天入地”,最大可能充分利用土地。
    “武汉中心”这栋大型城市综合体,集智能办公、全球会议中心、VIP酒店式公寓、360°高空观景台、高端国际商业购物区等多功能于一体,成就地标的同时,匹配CBD这个现代服务业中心的高层次商务活动。
    按照规划,“武汉中心”65层至84层将成为一家白金五星酒店,在大楼约300米的高空被设计为2000平方米的酒店大堂。大堂高9米,跨度近30米,四周环状无柱。高空酒店大堂设计,为全国首例。大堂里超大的无遮挡空间与窗外高空外景相映成趣,身在其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两江交汇,一眼可以望到二七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江城美景,还能隔着玻璃幕墙体验云中漫步的奇妙。
    一栋栋高楼正在拔地而起的武汉CBD,另一维度正在向地下30米延伸——开发一个总量达262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这个空间集地铁站、商业、交通、人防为一体,相当于9个中山公园,也相当于把香港中环搬到了地下。
    如今在CBD,在建或竣工的百米以上高楼有114栋。在“武汉中心”的旁边,一栋被命名为“世贸中心”的高楼即将破土而出,它高度和外形与“武汉中心”一模一样。未来,这两栋“双子塔”将带领CBD的高楼群,在武汉上空划出一条充满魅力的天际线。
    不让赚钱时间浪费在路上
    CBD将是武汉地铁最密集的地方
    “25分钟可抵达天河机场,15分钟抵达武汉火车站,3分钟抵达汉口火车站。前往武昌和汉阳的交通时间仅15分钟。”武汉泛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汝勤说,武汉CBD的交通速度让他超前体会到“未来城市的快捷”。
    未来,武汉CBD的人口流量每天将达到30万人次。吴汝勤表示,分秒必争的CBD,是一个每秒都进出几亿元资金的战场,时间与效率是最重要的保障。这里唯有大运量交通工具与精确枢纽,才能保障几十万人次的准点进出。
    交通是支撑一个城市CBD最关键的要素。无论是纽约的曼哈顿,还是东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环,每个城市中心CBD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都得力于建立起一个通达的交通体系。武汉CBD也是如此。
    区域外,与城市各个功能区,如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武汉化工新区、武汉临空港经济区等都有城市快速通道有效连接;与大型交通枢纽如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天河机场,距离均小于25公里,能迅速到达。
    区域内,主次干道38条,其中18条跟外部路网体系有效连接。CBD内部道路,每平方公里拥有12公里的道路,远高于规范标准和其他区域。
    回顾西方汽车工业百年历程,在未来生活中,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出行模式更多是公交优先。
    5条地铁线路(2、3、7、10、12号线)、10个地铁站,CBD将是武汉地铁最密集的地方。同时,30多条公交线路过境,地上、地下及时疏散地面短途乘客。
    交通专家曾经测算过,未来CBD的公交出行比例大约是70%,达到国际发达城市水平。
    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流量最大的CBD核心区地面,竟然是绿意盎然的步行街区。奥妙在于核心区地下二层的环廊,目前已基本建成,主要沿珠江路、商务西路、泛海路、商务东路逆时针布置,共设有“6进6出”12条匝道,与各楼宇地下停车场实行无缝对接,将中小型汽车引流到地下。
    难怪在CBD工作的企业白领陈璐最享受周五的晚上时光:“下班后,逛完商场吃美食,下到一楼就能坐上公交车。”
    如此便利,源于去年开始运营的武汉泛海城市广场公交枢纽站,这是我市首个建于商场架空层的公交枢纽站,为CBD提供大容量公交运力,也不会多占地面空间。
    破解商务区“潮汐”困局
    配套齐全打造24小时活力之城
    “下班后,我可以步行回家,享受CBD的另一面。”李诚启是武汉CBD泛海国际樱海园的业主,作为企业高管的他,公司就设在CBD内。
    “这里和我去过的法国拉德芳斯不一样。”在李诚启眼中,法国拉德芳斯,白天像蚂蚁一样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到了傍晚他们都匆匆离去,留下一座空城。“潮汐”现象留下的是拥堵、安全等城市问题。
    “武汉CBD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参与武汉CBD总体规划的工程师戴时介绍,除了核心商务区外,全生活城服务区、综合商业区和生活居住区三个功能板块,全是为了让CBD在工作时间之外,同样拥有勃勃生机。
    王海德是一家咨询公司的CEO。他选中在CBD置业,准备将家安在这里,就是看准了这里是座“24小时活力城”,能带给自己愉悦的生活。
    去年5月,武汉CBD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泛海城市广场正式开业,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以“体验式、一站式、生活方式胜地”的商业模式,囊括潮流时尚,为居民提供精彩美食、轻松亲子空间、文化教育培训、养生SPA等丰富业态。
    位于CBD东大门的“武汉2049文化公园”正在规划,将建成中国最好的广电演播厅,成为长江大道上第一张闪亮名片。
    更让他满意的是,CBD将陆续新建21所幼儿园、13所中小学,可满足20万入驻居民的子女入学需求。作为武汉CBD首个配套教育项目,全国绿色学校、省重点示范小学——红领巾学校已经开学。
    在他眼中,未来自己在CBD的工作和生活“惬意而又美妙”。
    白天,送孩子上学后,在5A级写字楼里办公,国内外跨国金融保险机构、知名传媒公司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环绕在周围。休息时间,现代化的展览馆、艺术馆、图书馆、影剧院、会展中心下楼即到。下班后,与家人或朋友,或在健身房舞动身心,或在电影院舒缓心情,或在公园里漫步徜徉。最令人心动的是,家就在不远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33台盾构机奋力开掘武汉地铁网
今年施工高峰期投入盾构机将达60台
           本报讯(记者张晟 韩玮 通讯员刘丹丹)记者昨从武汉地铁集团获悉,目前,我市地下有33台盾构机正在为地铁建设奋力掘进。今年,武汉9条地铁线同时建设,其中4条线涉及盾构,全年预计将有60台盾构机在地下掘进,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去年最高峰时的31台。
    目前正在进行盾构的3条地铁线中,6号线一期目前使用的盾构机最多,达到了16台。紧随其后的是3号线一期,共有15台,机场线有2台盾构机正在掘进。此外,7号线一期工程东方马城站至长丰站双线盾构区间在上月中旬刚刚贯通,盾构机也已随之吊出。
    武汉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4条线路因距离开通时间相对较近,且线路总里程大多排在在建线路中的前列,因此需大量盾构机在地下日夜施工。
    据了解,一台普通的盾构机价格从3000多万—6000多万不等,目前武汉地铁使用的盾构机大部分是从德国、日本、美国进口的,少量使用了汉产盾构机。
    武汉的多家盾构制造厂家预计,随着中国各城市兴建地铁热潮袭来,未来2000台盾构机新增量才能满足需求。目前仅为一半左右。而日本在地铁高峰建设期,保有量一共达到3000台。目前,武汉地铁盾构机保有量为30台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将达到上百台规模。
    按照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内,目前正在盾构的4条地铁线路将陆续开通试运营,按时间顺序,分别为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机场线和7号线一期。至2017年,我市将建成总长达215.3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基本形成覆盖三镇的轨道交通网络。到2020年争取开通12条地铁线,2049远景年全市轨道交通线网预计将达1045公里,承担55%以上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0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落飞


    这个真的很有必要,今天早上在BJ的五环上碰到的道路维修工程车,直接导致五环堵了近五公里,
     治理拥堵,修路是一方面,管理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兴奋点较多.大武汉复兴有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来武汉了,带点大项目来武汉投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2: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今天又是高潮不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商业超巴黎
这是今天最牛的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3: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加快铁路网建设 筹建武汉新机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说:“珠三角崛起于国际产业大转移、长三角崛起于中外合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崛起则需要有所突破。”

  推动科技创新

  徐匡迪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协调推进的示范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

  “一定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协调推进。”徐匡迪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优势农业的主产区,进行城市化规划时,不能破坏农业生产,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水资源,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以信息化提高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水平。

  徐匡迪建议,以土地经营权的依法流转作为契机,集中流转,向种田大户、科技大户转移,由此产生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将成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发挥三大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的引领作用,提升一批各具产业特色、网络结构功能互补的中等城市,周边的县城和中小城市要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

  建设大交通网络

  “中游畅了长江就畅了。”徐匡迪说,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加快九江、黄石、荆州、宜昌、岳阳等港口建设,完善集装箱大宗散货、江海中转运输。

  “从全国交通运输图可以看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最密的地方就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徐匡迪介绍。

  徐匡迪建议,要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体系,加快建设上海经武汉到成都的沪汉蓉沿江高速铁路,上海经过南昌、长沙到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联通南北高速铁路,南北有京九二线,形成覆盖中部所有50万人口以上城市快速铁路网。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第二条重载铁路,即蒙西到华中全长1835公里的重载铁路,这条铁路跨越七个省区,是继大秦线以后国内第一条超长距离的运煤大通道。

  此外,还应该加快国家航空网重要节点建设,尽早开工建设武汉第二机场;强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作用,增加国际国内运输航线,完善航线网络,提高主要城市之间航班密度,增加国际和国内运量。

转自新浪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3: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对于航空一块的报道是这样的:
在航空网布局方面,加快武汉国家门户机场建设,在武汉建立第二机场;强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作用,增加国际国内运输航线,提高主要城市之间航班密度,增加国际和国内运量。

http://hb.people.com.cn/n/2015/0409/c337099-2443397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徐也来说话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8:31 , Processed in 0.04685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