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390|回复: 11

[经济发展] 英媒:西方应正视北京全球雄心 该做出调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1 1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媒:西方应正视北京全球雄心 该做出调整了2015-03-30 01:57:00环球时报利亚姆·哈里根
分享



  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8日文章,原题:面对中国的全球雄心,世界是时候做出调整了 世界最长的桥是哪座?不是旧金山金门大桥,不是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也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种长到“越过地平线”的桥。迄今,它是京沪高速铁路线上的丹阳-昆山大桥,不短于102英里,横跨长三角,建成于2010年。它是英国最长桥伯明翰附近的布罗姆福德高架桥的29倍多。世界第二长大桥也在中国。天津特大桥绵延70多英里,属京沪铁路线的一部分,也建成于2010年。第三长桥也是中国的……世界最长的12座大桥中,不少于9座在中国,全都在过去10年左右修建。而美国最长的桥开通于1956年。

  描述中国发展时,人们喜欢使用最高级的修辞。中国如今建桥的速度及其刷新纪录的雄心确实令人震惊。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1/10,直至2004年仍只有一半。但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悄然发布预测,显示中国的年GDP达17.6万亿美元,而美国为17.4万亿。

  当然,美国仍富得多,其人均收入仍是中国的4倍。IMF的估算根据也是“购买力平价”。尽管如此,象征意义依然巨大。美国从1872年以来始终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如今,其老大地位不再毋庸置疑。诚然,中国面对楼市低迷、出口不稳、国内投资趋冷等问题。但中国与西方的增长差距仍然巨大。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超越西方,该国正掌控越来越大的地缘政治力量。



[url=]
[/url]


  凡是怀疑北京雄心的人,都应看看中美洲发生的事。中国人正在那里着手建造穿越尼加拉瓜湖的运河——将是巴拿马运河的对手。尽管美国视中国为地缘政治对手,西欧国家却更重视中国作为未来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在英国不顾美国反对决定加入亚投行后,法意德随之效仿。上周,北京平静地表示希望IMF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华盛顿可能会抵制。但全球经济态势正迅速转变,这是美国不得不接受的。(作者利亚姆·哈里根,乔恒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1 13: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大批量的媒体报道,感觉亚投行的意义不亚于奥运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3: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评论亚投行创立:中国“得分” 美国成输家2015-03-31 10:5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分享到:

0



视频: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进入倒计时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外媒报道,3月3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申请将截止。美国有线电视台(CNN)分析称,在有关亚投行的竞争中,中国“得分”,美国则成为了输家。

CNN称,在几个月前,建立一个世界银行的竞争者看起来还像是“堂吉诃德式”的任务,承诺加入的国家并不多,而美国和其亲密盟友仍持观望态度。

随后,在3月初,英国宣布将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第一个做此表态的西方大国。

英国的声明如同打开了“闸门”,随后法国、德国、意大利都表示,将跟随英国的脚步申请加入亚投行。韩国,美国在亚洲最值得信赖的盟友之一,同样也申请加入亚投行,这有助于亚投行在亚太地区的融资项目。

CNN指出,由于美国对亚投行如何运行存在疑虑,同时试图限制其有效性,美国曾暗中怂恿盟国不要参加亚投行。然而,随着欧洲的跟从,中国“似乎已经获得了重大胜利”。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温伯格称,美国更愿意看到其主导的世界银行,在主权融资的低成本开发贷款方面,保持垄断优势。然而,渴求贸易的欧洲人意识到,“丝绸之路”是一个涉及亚洲和非洲主要新兴市场的双向线路。

尽管如此,CNN认为,亚投行并“不会在一夜之间”重塑世界经济秩序。500亿美元的计划启动资金,是世界银行的三分之一左右。

欧亚集团的分析师称,亚投行将在很大程度上补充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北京将会努力确保银行拥有高标准的管理。

(原标题:外媒评论亚投行创立:中国“得分” 美国成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3: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北京小飞侠
英媒指中国泄露消息令欧洲多国争相加入亚投行

2015年03月30日 1956



(联合早报网讯)《金融时报》引述官方消息,中国曾利用泄露消息及让欧洲各国互相猜测等策略,最终成功令英国首相卡梅伦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而德法意等国亦相继加入。

据金融时报中文版报道,参与亚投行人士指,起初英国外交部反对英国加入亚投行,但其后有中国官员向英国财政大臣欧思邦放风,指有欧洲小国将加入亚投行。虽然风声没有指明是哪个小国,惟后来欧思邦主动向英国首相卡梅伦建议加入亚投行,希望英国能捷足先登,开拓中国人民币业务。

最后卡梅伦接纳欧思邦意见,使英国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报道指,被英国怀疑想捷足先登的小国是卢森堡。

英国有意加入亚投行的初期,尚未对欧洲其他国家进行讨论,惟英国的意向被德意法三国得知,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泄露英国意向的是中国。由于事出突然,三大欧洲国家只能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决定,以免让英国抢先人民币业务这块肥肉。

《金融时报》引述欧洲官方消息指,多个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大国至今仍未太了解亚投行细节,但以免别国对手接足先登,故都尽快宣布加入。目前欧洲各国仍在竞争,亚投行欧洲总部应设在哪个城巿,有消息指候选名单包括卢森堡、法兰克福及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1 1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投行加油
北京总部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为加入亚投行纠结 外媒:英国就没管美国咋想2015-03-31 12:33: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北京)
分享到:

1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外媒称,在两个大国争夺全球金融霸权的斗争中,中国凭借去年起推动的亚投行再胜一局。美国对这一新成立的国际机构心存疑虑,因为可能会损害美国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统治地位。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3月29日报道,虽然白宫极力拒绝加入,但其最重要的欧洲盟友已经宣布有意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也表示支持亚投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斌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走进一个新阶段,不仅要增加国际贸易,还要增加在全世界的投资。但他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两个主要大国之间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美元是占统治地位的货币,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内仍保有霸权。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对美元持怀疑态度,有了推动多元化的动机。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将在外汇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

尽管华盛顿将亚投行看作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对手,但许教授认为,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因为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29日报道,美国对中国领导的开发银行的反对看上去越来越孤立了。目前,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和俄罗斯都表示计划加入该行。

英国是首个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此举激怒了美国,但是一众国家随后也加入了这家机构。

当英国表示打算加入亚投行时,美国发表了罕见的公开责难。它担心中国会通过亚投行在国际舞台上增强影响力。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3月30日报道,随着澳大利亚加入亚投行,美国似乎在对亚投行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孤立,它的盟友纷纷及早赶去这家蓬勃发展的机构内部谋求影响力。

日本目前仍然是拒绝加入亚投行的美国盟友中比较显眼的一个,尽管东京指出它正在积极研究加入该行的利弊。

但是眼下,距离申请成为创始成员国的最后期限只有两天了,如果说东京最终决定加入,也很可能是在较晚时候以普通成员国的身份加入。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3月30日报道称,由中国主导创设的亚投行即将变成现实。原本配合美国慎重步调的英国,改变了态度,转而宣布加入亚投行,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纷纷效仿。澳大利亚和韩国也紧跟追随。

那么,日本是什么态度呢?现在,日本虽然仍旧与美国坚持一致步调,但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动摇。我们看到了政府内部存在意见分歧。

日美之所以警惕亚投行构想,是因为军事存在感迅速增强的中国也开始在经济层面展现了谋求影响力的动向。亚投行今后的走向对于展望世界经济也是一个重要信号。

有人认为,即使新银行成立后,美国也会继续从外部进行制衡。不过,现在是即便连号称最强大同盟关系的美英两国都出现裂痕的时代。

日本最好不要抱有那种“美中不会绕开日本达成协议”的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丁·雅克:英国的“叛逆”,是历史重大事件2015-03-31 02:35:00环球时报马丁·雅克分享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申请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美国的处境日陷孤立。3月31日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最终申请截止日,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作为奥巴马特别代表此刻正在中国访问。雅各布·卢30日在北京表示,美国希望与亚投行合作。比起美国起初坚决反对的态度,这已有很大调整。应该说,美国盟友的“反水”起始于英国决定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这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自1945年以来,英国一直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对于英国政治家例如保守党和工党而言,众所周知的“特殊关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英国的逆转?

  怀疑—好奇—认同,欧洲对华态度在不断前行

  英国已远非曾经的英国。和其他主要欧洲国家一样,英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实力急剧下降,金融危机期间尤为显著。英国当下的经济仅仅勉强高于2007年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预想笼罩在公众心头的更多是对经济和商业的考虑,对外交政策的担忧已逐渐被视为“奢侈品”。

  以前,美国一直可以依赖站在自己身边的英国,而英国则永远处于时刻待命的状态。但近些年,两国之间的裂缝初现端倪。美国一直主张欧洲盟国在国防上的花费不低于GDP的2%,而英国却拒绝遵守。更令人注目的是,在俄乌冲突上,英国几乎完全置身事外,任由德法两国牵头。然而,所有这些事件,不论是单独分析还是一并观察,都无法和英国无视美国压力加入亚投行的决定相提并论,这一地震般的决定让所有人惊呆了。




  中国是“游戏改变者”。可以说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不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受到影响,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改变。这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最初是怀疑和质疑,随后是越来越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最后到达认同、参与和热情。

  在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上,英国远远落后于德国。当下的联合政府在上台的前两年都在玩指责中国缺点的“老游戏”。但后来英国终于领悟到:英国如若试图与中国建立积极的关系,就必须向中国展示应有的尊重和真诚的态度。

  英国开始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它不仅是投资的潜在来源,人民币对伦敦金融城的未来更是至关重要。为了弥补之前在时间上的巨大损失,英国抛开所有旧的保留、狡辩、投诉和疑虑。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解释其加入亚投行的意愿。如果英国想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他们重视与中国关系的程度,那么这一做法是值得称赞的。以第一个主要西方国家的身份加入,收获了中国的所有好感;而且在美国极力反对的情况下,英国的义无反顾更表现出其决心。

  美国把自己推入角落

  早在去年10月21个国家签署亚投行创建协议时,凭其覆盖面和包容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坚决反对,亚投行改变亚太地区未来交易和经济安排格局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其结果是,亚投行成功的余波势必影响围绕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谈判和它们各自的命运。不论如何,它势必使得美国在TPP中力排中国的努力更加困难重重。

  如果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那么英国加入的决定更是起到了冲高的效果。截至昨天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已达44个,最令人意外的是连日本的内部意见都出现了裂痕。这一切使得美国在亚洲几乎处于一个完全孤立的境地——当然也许还是会有日本这个小伙伴。美国将自己推入角落。正如有人指出的,美国加盟亚投行会更好,但这样的举动最终却可能会遭到美国国会的断然拒绝。

  英国加入亚投行这一决定的后果远远超出了东亚、亚太或亚洲。以往在类似的亚太机构里,只会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西方国家的身影,而如今亚投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一个中国主导的多边机构正在迅速吸引全球会员。

  美国的困境:IMF必须改革且不能失控

  对于美国,我有两个结论。首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实力就一直呈下降趋势:以贸易为例,中美两国地位几乎互换,中国当下的地位正是过去美国所占据的,而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种情况将会逆转。亚投行是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大国地位和影响力的经典体现。美国为这一地区能提供的更多是军事力量。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实力会胜过军事实力,这也是我们在过去20年里所亲眼目睹的。此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赋予其独到的见解,来看待和解决其他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需要做的事情。

  我的第二个想法主要围绕美国所面临的权力衰退困境。美国试图努力保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地位和权威,这两大机构维护了1945年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但西方制造的机构毕竟是西方的产物,当然最重要的是美国的产物。随着经济重心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它们如想生存,必须重塑自我,它们将不再是西方的保护伞,而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但如何确保做到这一点而且不失控,这是美国的困境。这也就是为什么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打算进行适度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五年之后仍旧等待美国国会批准的原因。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步伐越是受到耽搁,其影响力和公信力就越发下降和崩溃。与此同时,如果美国拒绝加入中国主导的机构,如亚投行,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孤立。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符合更多人需求的新机构将会出现。▲(【英】马丁·雅克作者是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著有全球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终结和全球新秩序的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好显眼的四个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 2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好显眼的四个字,呵呵
小川爱高楼 发表于 2015-4-1 21:17



    是环球时报转载的,文章作者可是外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 21: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总部应该首选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 0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我看不懂,难道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 2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xxhaha2007


    没什么,只是看到“环球时报”这四个字,就下意识的想“呵呵”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5 13:39 , Processed in 0.04837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