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20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ran 于 2015-3-20 18:30 编辑
转个旧闻吧,十几年前的水平,花坛都用真正的石料而不是石砖,什么时候武汉70%有这样的品质,吸引力不是更大,招商不是更容易?
要改要拆的就不说了,正在建的能不能努力避免以后返工?
关山大道十几年前的修法::    十二年“零”返修

    12年前建设的关山大道,至今影响着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
    开发区当下倾力打造的区内景观轴线大道——光谷五路,要求质量标准视同12年前建设的关山大道。开发区分管城建负责人昨日说“关山大道十二年无大修,小修几乎为零,这样的质量全市少有。”
    关山大道北起珞喻路,南接武黄公路,全长3.5公里,宽70米。双向8车道,建于2001年。造价9300万元。是东湖高新开发区和武汉市东大门的第一条主干道,武汉光谷的标志性工程。
    关山大道2001年动工时,施工企业市政集团为它确立“创国优”目标。
    2002年10月关山大道通车。道路笔直开阔、轴线对称、花岗岩石材“铺”出公交站台、人行道和路边花坛,两侧的绿化带四季成荫成景,成为光谷的一条重要交通走廊、产业轴线和景观轴线。沿线分布着商贸区、技术创新区、高新产业园区。
    2004年,关山大道以优良率90%以上的质量获得中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奖——金杯奖。
    质量特写
    市政集团总工:
    “值得回味的”品质样板
    说关山大道是武汉建国以来最好质量的道路,不过。曾任中国市政协会秘书长的果有刚曾经评价关山大道“规模宏大,建设标准高,是我国城市中高标准建设的一条道路”。
    “建设关山大道的450个日日夜夜,是每个参与者一生中重要的‘历程’。也是武汉城市建设中值得回味的一次实践。”市政集团副总工程师昨日说。
    关山大道具有几条“优势“——
    它是第一条真正“规划在先”的道路。他介绍。当一条道路边建设边修改时,带着“修修补补“的印记,是无法实现“最好”的。
    而关山大道在建设时,就已经被定位要做上海的“世纪大道”。在规划上,它承载了N个第一——
    武汉市第一条使用改性沥青的道路,可以耐江城夏季高温,路面不会烤软变形。
    是我市第一条“无障碍设计”道路,盲道、残疾人车辆上下坡道……一次建设到位。
    第一条管线迁改与道路施工“不打架”的道路。城市道路结构一般厚70厘米左右,分“土、基、沥青”三层。最下面是压实的“土路床”,中部是带有水泥和石头混合的“路基层”,上部是沥青。道路下面的管线,大多埋在土路床这个深度。通常,迁管线与道路施工难得“步调一致”。在我们做土路床时,管线如果同步铺好,后面的工序:土压实及上面“两层”,就能一气呵成,质量标准一致。“若打架”,即使是施工做好了路基,又被管线挖开,后面的由管线方回填,质量难保证。
    “千层饼”路基不走形
    站在关山大道的大彭村,往北眺望,你能看到道路端点华中科技大学正门处的毛泽东雕像。最初关山大道的景观设计,营造了这条“视线走廊”效果。
    原地形高低起伏,为了形成这条重要景观轴视线,市政集团对全路进行了“削高填低”。填的最深部位,要“补”8米厚的土。
    “关山大道处在湖区,淤泥地质,含水太高。”这样的地质,就是高速公路上俗称的“软基地带”,不处理,日后会沉降变形。
    市政集团决定换土。全线凡湖区范围的路基,加上视线走廊处的“填低”,总共换干土量达到二十五万立方米,全部从十多公里外找来,适合水分要求的土。
    “换土,成为我们建关山大道‘自找’的一大麻烦。”当时的项目经理介绍,因为按照施工规范,新填土,要一层层用压土机压实,每层土厚不得超过25公分高。
    在关山大道,换土达到8米厚的地方,累计长度超过300米。
    偷懒的办法,是把土堆高一点,一次“压”厚一点。市政集团则要求现场质量监督员全程把关,象做“千层饼”一样,每25公分厚的土层,用20吨的压路机把它“压实”。“8米厚的土,总共分成32层”,层层达标,才有了今天丝毫“不走形”的路基。
    据检测,关山大道的路基达到了最佳密实度,合格率100%。
    而且,路基平整度控制在正负5毫米内。每做100米段,项目部就一米一米测量,发现不够,马上修正。良好的平整度,也保证了关山大道“视线走廊”的顺直通透。
    两请“外来和尚”
    关山大道是武汉市第一条改性沥青的道路。此前,改性沥青已经成功用于高速公路,它能抗酷冷和酷热的性能,特别适于武汉气候。
    为了改性沥青进入城市道路一次成功,市政集团从北京请来“外来和尚”,从北京请来国内顶尖沥青铺设专家当老师。做了100米试验段,对现场温度、拌合比例等施工重要环节数据,进行“采样”,最后制定出全路的铺设技术。
    关山大道一次摊铺面积大,质量要求高。市政集团筹措上千万元购买进口沥青摊铺机,双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配备一批高学位技术人员操作,实现了沥青摊铺的全机械化,路面平整度和外表均达到和超过规范标准。为我市其他道路推广耐高温改性沥青,建立了样板和标准施工流程。
    二请“外来和尚”,是关山大道的特别监理——武汉城建学院吴老师。
    今天回忆当时聘请“学院监理”的初宗,市政集团透露,是避免传统监理“拿不下面子”。
    这位被现场工人背地形容“古板”的监理,丁是丁,铆是铆,为关山大道质量立了功。
    据悉,关山大道验收数据是:各项质量检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跑了12年“无车辙”
    关山大道用了十二年,“至今找不到一条车辙”。创此武汉市唯一的记录,重要的条件是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与施工,关山大道是一个“吹毛求疵”的工程,市政集团副总工说。
    当时关山大道在施工中每一个环节都被“盯死”,“前一个环节不做好,后一个环节就不能做。”采访中当时的施工技术员这样给笔者介绍,“现在很多道路做不到这一点”。
    为了整体道路质量,对75000立方米基层稳定土的质量控制,市政集团不惜重金在施工现场附近租赁了一座场地,搭设拌合场进行集中拌合。
    市政集团当时担任关山大道的项目经理介绍,各项施工中,检测工作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程序进行,重点部位均派专人管理、专人监控、专人操作,并由专人监控记录,确保每个环节、每道工序100%合格。路面沥青层还采用了新技术——土工格栅,使整个沥青面层犹如一张完整的黑色飘带,避免了日后路面断开形成裂缝。
    “一体的基础,一体的路面,才有至今无车辙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