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716|回复: 76

武汉晋级为超大城市 院士建议沿两江建空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2 0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去年底,武汉市城区人口达1022万,这就意味着该市晋级为超大城市。

  不过,武汉也有超大城市共同的烦恼:机动车快速增长,城市交通越来越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在这些“城市病”逐渐恶化的今天,武汉在交通上可以有些什么改进?昨日,第五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在汉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为城市病开良方。

  会上,有专家提出,地铁虽然可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但乘客却看不到窗外的美景,“武汉拥有长江和汉江,可在三镇江边建设空中单轨交通”。

  工期和投资只有地铁的1/3

  单轨交通是指车辆在一根轨道上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介绍,单轨交通一般用于五种类型,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地铁延伸线、支线;中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干线;地形复杂和道路狭窄的城市;旅游城市或旅游观光线路;大型社区、组团、科技园内部交通线。

  “电力驱动、无尾气排放、噪音小、振动小、环境影响小、适应坡度大、转弯半径小的场地,而且占地小,可拆卸,工期和投资只有地铁的1/3。”钮新强列举了一系列单轨交通的优势,一般地铁每公里造价需要5到8亿元,工期需要4到5年,但单轨交通造价每公里只需1.5到2亿元,工期大约只需两年。

  新城区内可建单轨线路

  武汉三镇鼎立,城市结构以“主城为核心、多轴多心”,形成“主城+新城组群”布局,是否能建单轨交通?

  经过两年的研究,钮新强得出结论,目前可建三条线路,总长61.4公里,设站共40座。远景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线路向两端延伸,带动新城发展。

  其中,汉口线全长23.6公里,设站15座;武昌线24.1公里,设站16座;汉阳线13.7千米,设站9座。

  “在沿江路段建设单轨交通,对既有线网起到有益的加密和补充,又可大幅度提升沿江交通水平,更好突显武汉滨江城市特色。”钮新强表示,在新城方面,还可建青金线和金五线,其中青金线连接通用汽车城与主城区,金五线连接金口新城、江夏中心区及五里界新城。

  钮新强建议,尽早启动单轨线路立项研究工作,同时,通过空中单轨交通建设,带动武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昨日,长江商报记者从武汉市规划局了解到,目前武汉的单轨线路有可能率先在新城内实施,滨江的线路目前还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但从技术层面来说,滨江不适合修地铁,适合建单轨。

  城市规划交通先行 香港至今只有40万辆小汽车  

  虽然香港的经济发展比武汉好,但你敢相信吗?香港至今只有65万辆机动车,其中小汽车40多万辆。

  “90年前,香港全城只有6辆汽车时,政府就确立了以公交为主的发展模式。”香港何黄交通顾问有限公司主席黄良会说,香港集约式土地开发模式不容小汽车增长,所以政府从一开始就有限制小汽车使用的政策和行政措施,多年来小汽车的增长受到人为的限制。

  如今,香港除去步行的人外,每天有1300万人次出行,其中91%选择公共交通,开车的只占9%。

  黄良会介绍,香港有项策略是,只要小汽车的年增长率超过3%,政府便启动财务杠杆策略来压制增长势头。

  黄良会介绍,在内地,一般是先把城市区域功能划分,再请交通专家来设计道路,其实可以布置的已经很少。而在香港,规划都是以交通先行,先做一个长期规划,确定交通结构能容纳多少人,然后再确定这块土地的上限是多少人,然后再到地块的具体规划和容积率等。

  “香港以地铁为骨干,其他交通模式为支撑,形成了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市场。”黄良会表示,创造优越的公交优先城市有几个主要的前提,包括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无缝的换乘系统和市民充分选择出行模式权利的保障等。

  黄良会介绍,香港有地铁,还有中巴,对市民来说很方便,同时,一体化交通模式必须换乘方便才能有效。换乘方便表明不同模式在空间布设上充分考虑合理的安排和便捷的步行衔接。

  而内地城市由于历史背景和体制、机制的先天限制,不同模式之间难以在空间上取得紧密协调,在服务配合上缺乏沟通和配合。纵使有多交通模式存在也难起配合作用,直接影响了市民出行便捷。

  立体交通避免拥堵 院士称最怕过光谷转盘

  “我们出去最怕过光谷转盘,每次都堵车,其实这个转盘修了也没几年。”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潘垣在会议致辞时提出,应该从系统工程角度科学规划建造和管理武汉市立体交通系统。

  潘垣提出,武汉的交通拥堵常常呈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实际上系统工程只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规划、系统设计和系统管理,才能避免拥堵,应该避免片面性、盲目性地规划。潘垣还建议,采用立体交叉的模式避免拥堵,现有车流量超标的斑马线一律用人行天桥取代。

  另外,交通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不能只顾眼前、临时凑合,修修补补,切忌年年修年年改。为此,交通规划必须纳入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总体规划,服务于总体规划。

  “现在过二桥可以看到,一栋高楼接着一栋高楼,这里的房价很贵,能住这里的至少是中产阶级,他们一个家庭至少有两辆小汽车,这么多车,当然不够位置停。”潘垣说,城市规划切忌人口过密,应该控制每个方块的人口上限。

  此外,潘垣还提出武汉具有江河分割的独特优势,在发展时,应该充分适应城市地貌特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之前也是准备修建的,但是后来好像被专家还是民众搞得不了了之了
不懂单轨交通的参考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和三号线
国内好像只有北车能造这个,如果确定修这个了,应该是给黄陂的北车基地
这个造价确实很低,但是运力肯定是不如地铁的···
所以在那种客流量较小的地方修建这个算是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09: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候又有人要说高架轨道破坏景观切割商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0: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轨交通,新产物啊,在武汉真能搞得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觉得空中轨道影响景观,人家重庆还有一条高架线穿过解放牌商圈了,武昌和和汉阳沿江可以建这个,又能观光,汉口沿江就不行,高架会挡住租界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个超大城市是怎么算的,我一直没搞清楚,武汉是全境1022万人,这样把武汉算进去了,那有些地方的小城市因为管辖的范围大,人口也过了1000万,难不成他们也是超大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0: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嗨懒羊羊


    算城区嘛 肯定不能算县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嗨懒羊羊


    据说是按照“区”这个等级概念。如果是按照主城区的话,那只有北京上海能算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mhsia


    武昌沿江可以建一个 现代化些,汉口沿江那段最好不要建 汉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嗨懒羊羊


    所以其实重庆主城区人口不多···
但是重庆算上了原来其他三个地级市的老城区(黔江、涪陵、万州)····
外加什么永川、大足、合川、南川、江津这些原来的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嗨懒羊羊


    重庆2号线过了黄花园就是地下段了···
哪来的高架过了解放碑商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coin027


    那武汉岂不是胜之不武,所有县都划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oxo01 于 2014-11-22 11:12 编辑

不支持沿江搞什么轨道交通,武汉规划中的沿腹地布置轨道交通的方式是正确的,沿江不应成为中长距离交通的通道。轨道交通应退居二线,不只是防洪考虑,从路网格局来看,沿江也是处于边界,不应布置中长距的轨道交通。至于景观,沿江空间是有限的,岸上慢行游览和江上游船的搭配再合适不过,把江汉朝宗做好做响亮。


“一般地铁每公里造价需要5到8亿元,工期需要4到5年,但单轨交通造价每公里只需1.5到2亿元,工期大约只需两年。”砖家们下次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有轨电车这么讲,单轨也这么讲,一公里两亿很便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hamhsia


    那武汉有点{: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2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oin027


    那武汉岂不是胜之不武,所有县都划区了
嗨懒羊羊 发表于 2014-11-22 11:09



    主城区武汉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8:19 , Processed in 0.05397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