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788|回复: 8

呼和浩特青城公园美景 作者:4484233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7 0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7 07: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未进入深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22: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海边追浪


    还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8 08: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
拍的真好!就是少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公园应该恢复其初始的名称“龙泉公园”,原名有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又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hhht人


    呼和浩特市是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的呼和浩特青城公园,建园时名叫“龙泉公园”,始建于1931年,是呼和浩特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公园。据史料记载,龙泉公园名称的由来是:在龙泉公园的原址中有一座像龙形的大土山,老百姓称这个土阜为“卧龙冈”。“冈在归绥市东,积土而成,高阔数丈……”在卧龙冈之南,有一股清泉潺潺流出,成为给周围农家提供浇灌庄稼和果蔬的水源,老百姓亲切地叫这个给他们带来丰收的泉水为“龙泉”。在卧龙冈的东南,有一“先农坛庙”,庙的右侧,亦有一股清泉涌出,并汇聚成天然湖泊,老百姓称其为“老龙潭”。在这弹丸之地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泉水呢?原来是以前呼和浩特的地下水特别丰富,挖几尺深就可能见到水,在地势相对低洼的龙泉公园有众多泉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民进界委员介绍,龙泉公园旧址为田园胜景,每当仲春时节,归化城和绥远城的两城官员就会在此地的先农坛庙举行耕藉典礼,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到夏秋庄稼成熟之时,先农坛庙四周,麦浪滚滚,果蔬飘香,充满了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园中的胜景龙泉、卧龙冈、老龙潭、青龙背、先农坛庙等都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现已鲜为人知。
龙泉公园旧址虽然充满天然的生机和活力,但终欠人工点缀之雅。于是,当时的绥远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决定建一座公园。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定在两城之间适中的卧龙冈建立公园。1931年4月,龙泉公园正式动工兴建。
公园初建时,在卧龙冈顶建一凉亭,凉亭的四周遍植杨柳树,纵横疏密,恰到好处。卧龙冈的南面利用龙泉之水,修建人工湖,湖中放养大量鲫鱼、鲤鱼、泥鳅等鱼苗,供游人垂钓。湖南面垄以土堤,人们俗称为“青龙背”。公园内还种植树木5400余株及大量花草。园西设运动场,安放秋千等体育设备,并设茶社,游人可在湖光水色和绿荫花丛中尽情品茗和欣赏景色。在公园的南面,利用龙泉的水源,试种水稻,“又如江南风味,宛在城中”。 1931年7月公园建成,基本达到了设计之初的“夹道绿槐,阴堪消夏,绿堤碧柳,爽可宜人……”的景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6:11 , Processed in 0.05285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