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xjqxz2011 于 2014-8-26 20:49 编辑 
 一、湖南铁路地位低下,铁路资源需集聚。
 纵观湖南四壁,东有南昌铁路局,南有广铁集团,西有南宁铁路局,北有武汉铁路局,湖南诚如
 殖民地,被四方割据。既不能主导铁路走向,又被剥夺铁路话语权,如寄人篱下,被玩弄股掌。究其
 原因,各有说法。但有一条,便是湖南铁路资源过于分散,没有主次之分。由于历史原因,京广铁路
 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大有“北郑南株”格局,奈何株洲并非省会城市,发展滞缓,铁路交通优势
 并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反而凌驾于长沙之上,不仅让长沙失去交通枢纽地位,也阻碍了长沙商业物
 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南部的衡阳铁路局被撤,湖南铁路地位被边缘化,虽然衡阳占据了两广进京通
 道,但衡阳自身发展缓慢,又离长沙过远,对全省经济发展作用甚小。
 渝长厦铁路贯穿西部经济重地——成渝经济区和东南经济重地——台海经济区,是一条
 交通要道,更是一条经济要道。其向西北部延伸,可与乌鲁木齐连通,进而贯通欧亚,成为
 一条经济走廊,是战略通道,势必予以高度重视。
 在湖南现阶段,建议充分集聚铁路资源,以长沙为绝对枢纽,扩大铁路交通话语权。同时
 适当的削弱株洲的铁路交通地位,主次分明,减少恶性竞争。
 
 二、对上坚持北线方案,省内同步实施南线方案
 近日,株洲有媒体发稿称,要站在长株潭的整体利益上走南线方案——即过长沙河西后
 到湘潭再转株洲出湖南。以我愚见,这对于现阶段湖南铁路和经济而言,利益不大,不过是
 株洲的局部利益大而以。很显然,如此方案绕过长沙,极大的削弱了长沙的铁路区位优势,因
 其在长沙境内未与任何现有铁路交汇,进而未给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任何明星的促进作用。
 于全省而已,铁路枢纽地位并无明显提升,无益铁路话语权。
 因此,我建议渝长厦铁路走北线,更重要的是——势必在长沙境内与现有铁路交汇。还需
 要注意两点:1.尽量贯通长沙东西,连接宁乡、望城、主城区、长沙县、浏阳,形成经济发展
 带;2.要考虑长远规划,预留枢纽站场,用以解决将来建设西安至长沙、九江至长沙等其他铁
 路时的接入问题。从境外人流集散的方便方面看,渝长厦铁路接入长沙南站是首选。但鉴于长
 沙南站东扩范围有限,可以把枢纽战场预留到其它地方,方便西安至长沙等其它铁路接入。
 另一方面,为照顾湘潭和株洲的利益,在上报国家铁路总公司走北线的基础上,省内同步
 实施南线方案,即建设长沙西环线城际铁路连通渝长厦铁路和湘潭北站,进而接入长沙南站。
 为此务必要扩建长沙南站3-5站台,一方面应对原有沪昆客流的急速增长,另一方面作为渝长厦
 铁路战场。以现有京广场客流来看,扩建长沙南站沪昆场是必要的,否则就如长沙站一样空间
 太过狭小,成为铁路中间的赌点。
 
 总结我的建议如下:
 1.渝长厦铁路走北线,尽量在长沙境内与现有铁路交汇。
 2.预留新的枢纽站,方便未来铁路接入。
 3.省内同步实施西环线城际铁路,连接渝长厦与长沙南站。
 4.适当扩建长沙南站,以应对沪昆客流和渝长厦客流急速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