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看到一些坛友,议论前海的开发,有个别网友唱衰前海和对前海失望的,我这个长期潜水的“老坛酸菜”都坐不住了,我也来发表一下对前海的议论!
首先,深圳之所以被称为改革的特区,就是因为深圳人从来不信邪、不墨守成规,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深圳用30年的时间,成就了西方一个世纪的发展轨迹。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有很多人不看好深圳,可是深圳凭着一股闯劲,成就了目前大中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第一城,深圳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个荒芜的地方要去开发,最重要的不是迷信权威、迷信口号和名气大,关键还是要有自由、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活力,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发展的恒心和信心。
有些人只会一味地宣扬负面信息、唱衰前海起步的困难。要知道没有那件事情,会一开始就起步一帆风顺。深圳最响亮的口号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个人认为只要是愿意进入前海的,愿意积极创业的,愿意开荒拓地的企业,我们的深圳政府,我们的深圳人民就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那些唱衰:有闯劲、有梦想、有信心开发和创业前海企业的人,都是无能、无味,和可耻的人!!!
其次,为了更好的发展前海,大家当然也可以广而思考,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发深圳的前海。善意的评批和有思考的疑问都是应该被鼓励的。
最后,我个人对前海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坛友提出更好的思考。
我个人观点:我认为深圳政府不应该把前海的定位开始就局限在深圳和香港共建现代服务业特区上,这个定位显然同之前的三来一补,靠香港的资本发展制造业一样,尽管先前的成功了,但时代和环境变了,一样的思维不会总是成功。
我认为前海的定位应该调整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贸易中心区、人民币结算或离岸中心区、国际航运和金融先导区。不论是那里的企业,只要它有意愿、有理想、有资本、符合深圳的需要,都可以大力引进,全球的金融和服务业企业都应该欢迎,不一定非要是香港企业。中央之前是非常支持前海发展的。关键是深圳政府在前海的定位上出了问题。上海自贸区在深圳前海之后提出,却在前海之前开放了自贸区,这个就是因为深圳前海原来的定位是建设深港现代服务业特区的原因。如果定位仅仅限于深圳和香港共建现代服务业区,那么当然这个不能叫做自贸区,自由贸易区是指中国和全球其它国家的自由贸易,如果仅仅是深圳和香港,何谈自贸区?所以因为前海本身定位的问题。深圳错失了首先成为自贸区的机遇。毕竟深圳不是香港的土地,香港人很多时候看深圳和看内地城市是没有分别的,和香港共建前海现代服务业区是深圳市政府的一厢情愿。如果前海定位为国际区,那么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欢迎香港企业来投资,也欢迎全球的企业,深圳的企业、中央的企业、欧美的企业、东盟的企业、中东的企业,甚至非洲的企业,都应该欢迎他们来。只要是看好前海发展的,符合深圳需要的企业,深圳政府都应该大力欢迎,本身定位就不应该设置如此多的局限!现在这个定位,如果香港企业不来,深圳定位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区还有意义吗?
深圳政府应该跟随形势的变化,大胆调整前海的定位策略,不要过多考虑香港因素,应该在全球开展合作,在深圳本身已经积累了相当多资本和技术的前提下,应该鼓励深圳本土企业国际化,鼓励有意愿全面开放和投身现代服务业和金融创新的深圳及中国企业大胆尝试,在前海开展先试先行的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另外,应该把重点调整到吸引和中国有战略合作的伙伴们的合作先导区来。例如:可以大力吸引和中国政治关系良好的一些国家的企业,如中国东盟贸易、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俄罗斯、中东等大企业等进入深圳,应该在这些方面去下大力气,光是提深圳和香港现代服务业区,似乎感觉毫无新意!!!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