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同中国大多数地方目前的状况一样,武汉现在也处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大发展阶段,江上修了七座长江大桥,相继组成了内环、三环、外环三条城市环线,另有即将完成的二环和正在建设中的四环,一共是五条环线,那么这是不是说武汉以后不再有其他的新环线、新过江通道了呢﹖
当然不是的,武汉陆续建设的环线应该其实还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
该环线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全长560公里,分为东环、南环、西环、北环。
东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麻城至黄石段,已通车。
南环:黄石至咸宁高速公路,2010年底开建,东起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与大(庆)广(州)高速互通,西经咸宁枢纽互通与在建的咸(宁)通(山)高速公路相接,途经大冶、咸安,全长约56公里。通车后,两市之间车程只需约40分钟,比现在缩短1个多小时。
西环:孝感至仙桃至咸宁高速公路,2011年底开建,起于京珠高速公路小河互通,途经孝昌、安陆、云梦、应城、汉川,跨汉川沉湖汉江大桥,经汤家湾东后跨越杜家台分洪道,跨东荆河至仙桃与洪湖市界,最后,再跨越新建的嘉鱼长江大桥,进入咸宁市。
北环: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大悟段,在建。
该环线需新建一座嘉鱼长江大桥和一座仙桃和汉川之间的沉湖汉江大桥(另一座跨长江通道是鄂州与黄冈之间的鄂东长江大桥,已通车)
,整个工程拟于2015年完工。
第二条是汉南过江通道与双柳过江通道环线:
该环线由汉南长江大桥和双柳(左岭)长江大桥以及汉川庙头汉江大桥合围而成,位于武汉绕城高速,也就是目前所称的外环线和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之间,两座新的长江大桥都规划好了,沿途经过以下地区:新洲区汪集街,李集街,黄陂区蔡家榨街,王家河街,罗汉寺街,孝感市祝站镇,三汊镇,毛陈镇,汉川市刘家隔镇,城隍镇,跨庙头汉江大桥,接庙头镇,马口镇,蔡甸区侏儒镇,桐湖办事处,然后在汉南区走汉南长江大桥过江,到江夏区金水农场,经法泗镇,安山街,山坡街,舒安乡,鄂州市涂家垴镇,梁子镇,东沟镇,长港镇,庙岭镇,葛店镇,再跨双柳(左岭)长江大桥过江接双柳街,最后在新洲区汪集街画圆。武汉拟建的第二机场就在新环线旁边的江夏区山坡街那里,早就规划好了,只不过建机场工程比较大,上面还没有说什么时侯开建。
最后还有一条环线,,在三环和二环之间,路是现成的,桥也有,线路是经杨泗港长江大桥东接南湖大道,光谷大道,连喻家湖路,团山路,鲁磨路,然后走东湖隧道,出隧道就是工业大道,过堤角长江大桥,然后沿后湖大道,一直到常青三路和江发路,常青三路和江发路要拓宽,再连古田二路,走江汉六桥过汉阳,在江汉六桥和汉新大道之间还会修一条路,还要在龙阳湖上架桥,最后接杨泗港长江大桥画圆。
不过这条环线建不建还未有定论,问题就出在东湖隧道上面。按照环线的要求,东湖隧道向南接鲁磨路,向北要接工业大道才行,但是现在公布的东湖隧道的走向却是北连二环线上的二七长江大桥,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原因因该是这样的。
武汉被两江阻隔,三镇鼎立,本来就交通不便,更让人头痛的是,武昌地区又有众多湖泊,生生将鲁巷、关山等地与青山、徐东隔绝,是故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点不错,大江大湖给武汉这座城市带来灵气的同时,也让江城的交通饱受梗阻之苦。从鲁巷、关山等地去汉口此前一直是走长江大桥的,可是武昌这边武珞路和珞喻路的交通拥堵现象实在是让人不胜其烦,自去年二七长江大桥通车之后,徐东一带过江去汉口就有了两条通道,相比于走大桥而被堵在武珞路和珞喻路,以及走两年以后将要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而要绕汉阳,那么从鲁巷、关山去汉口如果改从长江二桥和二七大桥过江,则既方便快速,又能分流长江大桥庞大的过江车流,如是则尽快修建东湖隧道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是如果按照环线的规划将东湖隧道的北出口连接工业大道,那么希望藉此方便鲁巷关山地区去往汉口,给长江大桥的车辆分流的初衷就要大打折扣了,这是因为和工业大道相连的堤角长江大桥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停留在规划当中,连设计都谈不上。退一步来讲,就算是现在马上开始建造堤角长江大桥,也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堤角长江大桥连接的是青山和后湖地区,鲁巷、关山的车辆出了东湖隧道,要么走堤角长江大桥过江然后在后湖地区绕个圈进汉口,要么出了东湖隧道不上堤角长江大桥过江,而是在青山绕一圈走二七长江大桥或是走长江二桥去汉口,这样两边都要绕,反而还不如就走长江大桥合算,如此一来建东湖隧道的意义就不大。
可能有人会问,建两条东湖隧道不就行了吗,其实这个也不可取。一来建造隧道花费巨大,二来隧道的养护费用也不低,君不见一座三阳路长江隧道每年的维护费用都够养几座长江大桥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市政府顶着骂声一再的建桥梁,实在没有桥位或是建桥梁影响城市景观的前提下,才建了武汉长江隧道的原因。再者,就环线的次序和作用来讲,四环线的建设一定会早于堤角长江大桥,两者同时建也不靠谱,财政压力太大,桥梁本身加配套的连通辅路工程是一笔不小的预算。而目前武汉在建的市政工程,都是早年该做而没有做,现在已是刻不容缓,唯有按照轻重缓急和财政计划来紧着做,如地铁工程就是的,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堵点也源于此。想到这里,我实在是很同情我们的市长大人,压力大啊。
既要在将来连通环线,又要在目前最大程度利用东湖隧道给武昌的车辆分流,折中的方案出现了,东湖隧道留了一条小尾巴——在湖中间建造一座几百米长的人工岛。没有意外,这次又是骂声一片,须不知那是为了将来可以修一条支线隧道连通工业大道用的,不然人造岛不用那么大,而且东湖隧道不是三阳路长江隧道那样只有双向四车道,而是双向六车道,这也打了埋伏啦。
再来看武汉要在长江和汉江上修多少座桥。根据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三家单位的文件,以及国务院的批复和武汉发展需要,武汉在长江上一共规划了十九座过江通道,分别是十六座长江大桥和三座长江隧道,长江大桥建成及开工顺序分别是: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二桥(建成)
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
军山长江大桥(建成)
阳逻长江大桥(建成)
天兴洲(公铁)长江大桥(建成)
二七长江大桥(建成)
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建)
青山长江大桥
沌口长江大桥
杨泗港(双层)长江大桥
柴泊湖长江大桥
堤角(双层)长江大桥
袁家湾(高铁)长江大桥(军山下游3公里处)
双柳左岭(葛店)长江大桥
汉南长江大桥
长江隧道建成及开工顺序分别是:
武汉大智路长江隧道(建成)
三阳路(公铁)长江隧道
龙王庙连南岸嘴连中山路(双层互通)长江隧道(名字暂时未定)
武汉汉江上一共规划了十七座汽车和铁路过江通道,分别为两座汉江铁路桥、十二座汉江公路桥和三座汉江隧道,汉江铁路桥建成及开工顺序分别是:
武汉汉水铁路桥(建成)
沪汉蓉铁路桥(建成)
汉江公路桥建成及开工顺序分别是:
武汉江汉一桥(江汉桥)(建成)
武汉江汉二桥(知音桥)(建成)
武汉江汉四桥(月湖桥)(建成)
武汉江汉三桥(晴川桥)(建成)
武汉江汉十二桥(京珠高速汉江大桥,也称蔡甸桥)(建成)
武汉江汉五桥(长丰桥)(建成)
武汉江汉六桥(古田桥)(在建)
武汉江汉八桥(三官汉江公路大桥,也称三弓桥)(在建)
武汉江汉七桥(龙阳桥)
武汉江汉九桥(古乐桥)
武汉江汉十桥(慈惠桥)
武汉江汉十一桥(什湖桥
汉江隧道开工顺序分别是:
武汉铁桥村江汉隧道
武汉多福路(双层)江汉隧道
武汉徐尹邓(公铁)江汉隧道
以上所列,除公路和地铁共用的桥梁(隧道)外,均不含轨道交通(地铁)的过江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相继组成以下八条环线:
环线1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江汉一桥(江汉桥)——武汉长江二桥
环线2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江汉二桥(知音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环线3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汉江汉六桥(古田桥)——武汉堤角长江大桥
环线4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江汉五桥(长丰桥)——天兴洲(公铁)长江大桥
环线5
武汉沌口长江大桥——武汉江汉十桥(慈惠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
环线6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武汉江汉十二桥(蔡甸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环线7
武汉汉南长江大桥——汉川庙头汉江大桥——双柳左岭(葛店)长江大桥
环线8
咸宁嘉鱼长江大桥——汉川沉湖汉江大桥——鄂黄鄂东长江大桥
除了以上各环线上的桥梁,剩余的其他过江通道均不构成环线,网上有评论说可以将武汉长江隧道和三阳路(公铁)长江隧道组成小内环等等,这都不符合交通常识,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算作环线,但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早已经走过了环线越多,交通越顺畅的错误理论时期,不过这样一来,似乎武汉还是变成国内环线最多的城市了。在我印象中,目前环线最多的一个城市是北京,总共有六条环线,也没听说北京打算再修建七环了。(消息来自搜狐焦点网 武汉业内论坛)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