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19|回复: 0

[城建] 83年后中山亭重现“原貌” 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9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 实习生 敬小芳)83年后,中山亭以“原貌”出现在市民面前。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为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并宣布中山亭重新对外开放。仪式由副市长夏建平主持,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民革长沙市委主委朱建军出席。

  中山亭是湖南人民纪念孙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的标志性建筑。1930年,修筑中山马路时,在原先锋厅建成一座钟楼,设立标准时钟,作为长沙城市公共计时的开始。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纪念亭”。抗日战争时期,中山亭历经四次长沙会战而幸存不毁;“文夕大火”中,钟楼上的时钟记录下长沙焚城的悲怆时刻——“4时37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山亭几经修缮,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张剑飞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决定,拨出专款对中山亭进行提质改造,恢复中山亭历史面貌。

  此次提质改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拆除主楼1996年后新加的两层土楼,三层还原为两层。同时对建筑楼面、楼梯、门窗等木构件进行了修复,保留钟楼上国产巨型四面钟,基本恢复83年前历史原貌。并且拆除外部围栏,建成全开放式绿岛2000多平方米。在中山亭北面,增设一座孙中山铜像,结束了“中山亭”没有“孙中山”的历史。“孙中山一生奔波忙碌,站着和走着的时间远远大于坐下来的时间,所以最后选择了孙中山站像。”高4.2米的孙中山身着中山装、脚穿大头皮鞋,右手拄着文明杖,左手握着一卷《建国方略》,眼睛深邃、目光坚毅……位于一楼的展览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与湖南”、“风雨中山亭”三大部分,呈现了孙中山生平事迹和湖南革命党人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作出的伟大贡献。

  中山亭是长沙29个近现代标志性文物建筑之一,是上世纪30年代长沙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修葺一新的中山亭展示了长沙城市建设的历史脉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参观中,张剑飞指出,中山亭是长沙城建文物保护的珍贵样本,中山亭的提质改造是精品之作、典范之作,既丰富了城市历史内涵,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下一步要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中山亭。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存要“莫以太小而不为”,要加大全市文物保护与精品景观打造力度,保护好一个个小文物,使之成为一道道城市文物精品景观,丰富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相关链接

  中山亭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 实习生 敬小芳)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中山亭免费向社会全体公众开放,其中14岁以下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陪护或团体组织参观。

  免费开放内容为中山纪念亭一楼专题陈列展览。观众凭身份证、工作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参观;团体参观应提前24小时预约,凭单位介绍信或旅行社任务派遣书到参观点衔接,办理相关手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5 13:42 , Processed in 0.02722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