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122|回复: 35

[城市建设] 北城360°俯瞰:论城建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9 19: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luntan 于 2011-3-19 19:22 编辑

贵阳中心城区均匀地被中山路一分为二,以南为南明,以北为云岩。所以本人姑且将以北一环内的云岩区看做北城,讨论范围也仅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解释完标题“北城”的概念,开始上图。想到什么说什么,文字均属于个人观点,必有考虑不足和思维局限,欢迎补充和不同看法,但要轻拍啊~

方位一:喷水池


要先从历史谈起。作为核心商圈,这里每天车来车往,人流如织,商铺连连。殊不知,往回十几年,大十字才是贵阳名正言顺的中心。地理上,翻开地图就可以看出,南明云岩在此分界。也是城市南北东西对折后的地理中心;政治上,市政府就位于此处;经济上;曾经的百花剧场,百成酒店,百货大楼等等都位于此。核心地位逐步向喷水池转移其实在于几个综合的原因:1988年和90年代环形过街天桥的低端修建改造;拆迁商铺建大十字广场;老百货大楼的没落;百盛智诚表现平平。而聚光在喷水池身上。一开始的龙港百盛(那时候还是挺NB的),后来的国贸、南国很大程度上是核心商圈的缔造者。但个人认为,如果长远看,喷水池还有许多进步空间,不然很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内落败于金阳发展迅猛的会展中心、CBD等商圈。首先贵阳饭店一直到南国这一带路边的商铺很让人糊涂啊~尤其是澎湖湾门口那十来家小店:大甩卖、玉米汁、假珠宝、内衣裤......其次,百盛升级空间也不算小,但目前,一楼唯一一只大牌一点的伊丽莎白雅顿也撤柜了;名表行马上变成移动营业厅。就这些来看,龙岗和对面的难兄难弟金凤凰百盛,也算是得过且过。国贸已经不错了,但是要升级,完全可以把一楼的鞋专柜叫滚蛋。南国输在物业太小。所以综合分析,喷水池商圈还想有更大的发展,靠修建更大的物业是不太可能的,但现有商场升级如果跟不上,是无法与今后其他地方动则几十万平的MALL比高下的。其次,繁荣仅仅表现在中华路上是不可以的,随便走进高楼后的小巷,比如太平路,百盛后面就可以看到乱七八糟的景象。当然这个也是贵阳城建的一大病灶。加上今后几年一二号线的修建,喷水池肯定要围场修换乘站,商业必然会因为交通出行不便而受到巨大的影响,期间若有其他商圈“乘虚而入”,“搞翻”喷水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着眼未来的发展,可以顺势一号线修建狠心拆了那些小商铺;改造升级现有大型物业;辐射背街小巷;发展成为购物餐饮娱乐的核心。


方位二:富水路,陕西路一带


富水路小十字到陕西路这一截可以说是很“贵阳”的地方。白改黑以后看起来干净顺眼很多。沿线餐饮业娱乐业发达。这一带的发展前景个人认为在于更加本土便利化,前面个人认为,喷水池要做永久的老大,就不能给小商小贩留有“生存空间”。但是反观富水路陕西路这一带却不能抑制个体的发展,因为在贵阳生活最大的好处之一就在于便利。下楼吃碗粉,过马路买两杯奶茶,走两步就有报刊卖。但重点要提高餐饮业普遍卫生水平。比如陕西路,民生路都是油咣咣勒,走路也是滑飙飙勒;其次本土化不代表乱,完全可以做出特色。当然个体的发展不可能非常统筹划一,这也是目前老城区发展的难点所在,什么都固化了,改造起来耗时耗力,也没有谁愿意动。

方位三:师大-大营坡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百花山和煤矿村一带的房子已经占满山头,远观还是挺好看的。作为连接新添组团的节点,师大到大营坡最重要的其实是居住和教育功能。但大营坡正在推进“一核心化”的进程,就目前对于棚户区的改造和北京东路的修建来看,这一带还是很有潜力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大广场的报道来了解这一片区今后的发展蓝图——“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总体规划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作为我市主城区内规模最大的SHOPPINGMALL,继沃尔玛、万达影院加盟后,下一步将与苏宁等一二线品牌接洽、合作,使更多的商业品牌入驻中大国际广场,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将促进大营坡区域的商业得到良好发展。”


方位四:中华北路




中华北路是本人比较喜欢的一带,不仅仅是因为天天出入这里,而主要是个人认为,中北是贵阳老城目前城建比较大气的两个地方之一,还有一个是大南门商圈。从国贸广场往北一直到北京路口,沿线基本都是比较高级的商务楼和商住楼,很多公司机构酒店也选择驻地此处,比如华城、建行、贵阳银行、招商银行、华创,当然还有省人大、政府、政协三大班子。开车沿中华北路走,堵车相对缓和些,楼宇外观普遍还不错,这一带也很干净,不吵杂。但死穴和整个城市一样,离开中华路,只要拐到永乐路,普陀路或者贵医街,凌乱又开始了(这一带的同学别拍啊,城市现状,实事求是而论)。没有辐射整体的能力。而且中北一带已经没有太多商业味了。过了国贸,鲜有逛街的人继续往北走。但中北到底是要做彻底的商务区还是商业区?没有规划,导致不伦不类,商务楼下又要开几家商铺。其实中北很有CBD的潜力,但目前商务楼管理很差,一些居住楼也被租来商用。居民、办公混在一起,经常起矛盾。


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1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位五:北城的“北城”

安云路宅吉一带是典型的居住区了。几年以前修人大那片的时候,看地基很深,面积有很广。本以为会有什么超大的物业进驻。。这几年楼盘都是一个模式在弄,几栋高层商住,楼下声称有什么什么的配套。花果园,保利国际,中大都是这样。而这一带就被目前来的“银海元隆广场”旋起了波澜。连着几栋楼颇有气势。
北城的北城优势在于,出门离商圈不远,但家门口也什么都有。首先背靠黔灵山。不说别的,能有这么一个大氧吧,老年人每天锻炼也舒坦就是最大的好处。其次省图书馆,省博,六中,实验二中和二小四小,六广门都在这里。看书、学习、健身倒也方便。而且交通也是四通八达。黔灵山路,北京西路起着连接金阳的重要作用;一号线将穿城而过;沙文线也在这里起点。将来靠着这个北京西,北京路,北京东,这一贯穿城市的大道,和原本的区位优势肯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安云路那些老房子不知将来会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luntan 于 2011-3-19 20:06 编辑

方向六:西边那地儿


大约十年前,瑞金北路一带的楼是挺好看的。可惜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烂尾。现在貌似都逐步用上了,但这一带由于不属于商圈,人气欠缺,基本属于商务楼和低层住房混合的情况,往西就更是了。由于没有大的楼盘项目和工程,一号线也不通过。这地估计十年之内,除了小修小建,按理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目前这一片的“悬念”估计就剩下市西路是否搬迁,老客车站地皮国贸要怎么开发的问题。如果再延伸下,就是更往西,从客车站头桥到三马片区,如何承担起“连城”的重要问题。

顺便想到上次谁发过的什么“和马环线”和保利西城项目,不知道靠不靠谱.而且这些路基本不都是现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希望继续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些观点大家基本也是这样想,但是没想到去归纳总结,还是挺客观的,但是老城改造确实非一朝一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吃永远是双刃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向七:紫林庵-大西门



在贵阳,喷水池商圈人气无人可匹敌,大南门商圈又走奢侈路线。那紫林庵到大西门,作为另外一个传统商圈,亲民就是其最大特色。遗憾的是,紫林庵的热闹商业基本消失,仅有家电和新华书店在那里。以前有个紫林庵商场,国有的那种,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啊。不知道百灵那栋楼会不会有大的物业.还是纯粹的高端商住。大西门其实出身挺好的。星力百货中山店、瑞金店、和国晨都是走温和路线,价格不会像荔星那么高。如果还嫌贵,往西走,有市西路撑着。作为贵阳最大的服装鞋批发零售市场,仔细想想市西路还是很牛X的。普通百姓也是要过活的,所以存在即真理。贵阳人普遍谈“市西路”色变还是不应该啊。试想如果市西路砸重金走高端路线,环境好,人流估计也就散了。但大西门的败笔就在于恒峰,可以说是个人最遗憾的地方了。这么好的物业,居然没有统一规划。前几天去,二楼必胜客门口居然开始摆地摊了。一楼沿街还有最骚的Backcab!最搞笑的是声称是背靠背集团授权。哈哈~kappa高层看了不知何反映。但愿国贸以后能把横峰搞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位五:北城的“北城”

安云路宅吉一带是典型的居住区了。几年以前修人大那片的时候,看地基很深,面积 ...
kluntan 发表于 2011-3-19 19:45


这个方向以后等百灵和贵州饭店二期起来也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望了望建设厅方向能看见鸿通城  但是以后有了交通厅  什么也看不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ptower 于 2011-11-28 23:32 编辑
重庆路??
失控亻諵╮ 发表于 2011-3-19 20:36



    应该是贵遵的一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勒总结啊,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写完发现主要是在总结,没有太多可以透露的信息,毕竟不是消息帝。对于贵阳北城的城建,相信各位在此也都是感统身受:
城市向上进步的总趋势无需多言,国内几乎没有城市在走下坡路。但贵阳进步的步伐真的算是小的,尤其是和其他省会比较。在城建与公民素质双向提升上也有些缓慢。比如建的几个港湾车站,现在貌似完全无用,因为等车的人已经提前站在车行道上。贵阳600年历史,在现代城市规划学正式利用在这片土地之前,一切的修建几乎都是随性而起。所以同一些名城几百年前就有长远规划比起来,这成了今天旧城改造的最大阻力。所以贵阳几乎是高楼背后有矮房,泊油路不远踩浑水淌。在抱怨这般历史造成的不公平的同时,其实还是没有逃离轮回啊。金阳重复建设严重,有人告诉我这个是故意要这样做,有些人才能从中牟利,我不得而知。但我只看到的是和老城一样,先建主干道,不打通“毛细”路,交通压力仅靠几条横纵来支撑;道路面积不够,金阳大道这样的大动脉也只有八车道,看看今天的中华路,就知道以后的压力有多大了;贵阳的环岛拆得就只有大南门有,但金阳的建设者还是选择在十字路口修建环岛。好了,现在开始要拆了,客站那里是第一个被搞掉的;还是选择走水泥建,再来“白改黑”的老路;还是要等车人矛盾大了,再想到建人行地下天桥系统;还是要等马路不够了,才想到有种叫港湾车站的玩意;路面刚修不到三年就严重破损开裂;一切的重复建设身影在金阳没有减弱。如果说几十年前贵阳建设者的确是缺乏规划理念,那今天金阳的建设是否从中能学到真知?吾等小百姓都能参破的道理,不知道对建设者来说,难点何在?只能默默祈愿,在贵阳相对平坦的那片地方,能看到老城前车之鉴,让城市建设、扩张、发展上走出更健康的一条路。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好贴啊      其实楼主应该加上金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失控亻諵╮
从地图上看,重庆路不过是现有贵遵高速的一小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15:46 , Processed in 0.04819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