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的新闻看到金融城准备开始大规模开工的消息,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内心起初都是很高兴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故乡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繁荣呢,可是其实在我的心中,也越来越感受到不安,感觉现在的高楼发展的太快,慢慢有一些超出了我们控制的感觉。
由于本人工作的关系,其实对于超高层接触的很多,武汉、广州、天津大的项目基本都有接触,因此就从本人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担忧之处:
一、首先超高层的造价极其昂贵,我是学土建的,一般来说现在大中城市里面普通住宅的建安成本在1000元~1500元/㎡左右,如果是品质较高的大开发商和中字头企业施工的建安成本一般控制在1500~2000元/㎡(不含精装修)。如果要修建超高层写字楼由于牵涉到后期的专业分包极多,包含机电、空调、设备、幕墙、钢结构、电梯等,因此造价很高,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成本成倍递增。现在以几个不同高度的大项目为例,
长沙泊富项目,最大建筑高度为228m,总建筑面积是29万㎡,合同额是13亿,单平米造价是4500元/㎡;
沈阳恒隆广场,最大建筑高度为350.6m,总建筑面积是48.3万㎡,合同额是33.7亿,单平米造价7000元/㎡;
长沙九龙仓项目,最大建筑高度为452m,总建筑面积是101万㎡,合同额是96亿,单平米造价9500元/㎡;
广州东塔项目,最大建筑高度539.2m,总建筑面积50.7万㎡,合同额为56.3亿,单平米造价11100元/㎡;
二、超高层项目的维护与运营成本极其昂贵,超高层项目建设后时一个巨大能耗体,每天的运营成本极其昂贵,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例,其每天的管理维护费就达100万元。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是根本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的,潜在风险,将会演变为现实的“资本黑洞”。无论是贯穿于整个超高层的机电设备与空调通风以及电梯运行成本还是幕墙外围的维护与保养无时无刻不在耗费大量财富。就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巨大维护费用来说,已经失去了早期建造这一类建筑是为了节约用地的意义。
三、我们是否需要如此多的超高层,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核心的所在,本人对于资本运作并不了解,在我的角度看来现在国内的金融市场都不健全的当下,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都谈不上的今天,中国的城市即便是上海或者广州要成为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是基本不可能的,沿海的一线城市做不到,更遑论内地的城市了。可我们花费如此高的代价修建的摩天大楼,最终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呢,我想最终会落到我们普通市民的头上,开发商开发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一般都带了住宅,即使没有包含住宅也会带上那一块的房价飞涨,以我去过的两个项目为例吧,武汉泛海CBD,项目很大,进去就是一片尘土,感觉环境实在非常恶劣,配套也基本没有起来,房价直逼2万每平米。天津117项目的位置在高新区宝德学院附近,离天津市主城区很远,附近什么配套都没有,旁边就是一个高校,房价卖到了近4万一平米。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两个城市是房地产泡沫很严重的地方,现在长沙也开始了几乎同样的发展路径。
其实我也热爱高楼,毕竟也是从事这个行业的,看着万丈高楼从自己的手里平地起,谁心里不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与自豪呢,但我始终觉得我们的高楼发展要与我们当下的社会发展情况相符,而现在我担心国人惯性的一拥而上、盲目从众发展与开发,会最终成为一地鸡毛、叹息收尾,一如中国曾经的光伏产业和风能发电一样。
上面的很多话都是发自肺腑,我知道大家都是高楼迷,对于高楼都充满了热爱,也许这些话你们觉得并不爱听,但我想我们始终还是要有一个理性的头脑,毕竟一个安定、稳定、繁荣的故乡是我们所有人期盼的。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