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14 08:49:31
|
|阅读模式
随着无为、沈巷归并芜湖,江北集中区由芜湖主导发展,尤其是鸠江区政府的北进,引发了众多网友关于芜湖跨江话题的热情和讨论。
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声”,针对任何一项议题,在网上的讨论想以一种声音获得共识,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任何的观点和言论都应该理性看待,只有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沟通,道理才会慢慢明晰。
关于芜湖跨江。对网上的各种言论,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大致说来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反对;一种是支持;还有一种是打酱油的,无所谓。无所谓的一派有可能会支持,也有可能会反对,全凭自己高兴,所以我们重点谈谈反对和支持的两种意见和心态。
我们先来说反对者的观点和心态。反对跨江者,并非全是芜湖人,有芜湖人也有非芜湖人。一种是以部分合肥及周边县市的人。他们的主调是唱衰芜湖跨江。但心态各不相同。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地域观念和挑拨矛盾的心态。因为芜湖跨江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对合肥人来说,多年来,合肥部分网友就梦想着划入无为,真正实现合肥“通江达海”的梦想,但是出于利益分割的平衡,这次分巢断了这部分人的梦想。因此挑拨无为与芜湖之间的矛盾,典型的观点有“无为划归芜湖没什么变化”、“芜湖没能力带动无为”,“无为在分巢后最吃亏”等等,诸如此类;一方面粉碎了他们的梦想,另一方面,部分合肥人不希望芜湖做大做强,多年来,合肥作为省会在兄弟城市面前,可以说找不到什么优越感,甚至一度大有被芜湖等城市超越的危机感。前几年,经过孙金龙等领导的大手笔规划和弯道超车,合肥明显拉开了与其他城市的发展距离。因此,合肥人在全国和省内多年被揶揄和轻视的抑郁心情得以缓解,开始在省内找到了优越感,常常以此炫耀,并贬低其他城市。所以,看到芜湖北进,第一次感觉到芜湖有做大的可能,所以心里很不爽。这正如挤公交的人,没挤上的人极力让司机开门,如果有人反对开门会无比愤怒,一旦挤上之后,就怕司机带更多的人。徽网的C小调现在开始说“芜湖举全市之力跨江最终为合肥做贡献”,其实就是反话正说的阴险心态。
还有部分周边城市的网友,其实是一种妒忌的心态,有跨江机遇的马鞍山,他们的大桥还没开通,害怕芜湖快速发展,抢占先机,所以是一种焦虑的心态,他们本来对芜湖挖走沈巷就心存不满,芜湖又独吞了江北集中区的肥肉,更是大为恼火。而其他没跨江的城市网友也是一种妒忌的心态,我没有得到跨江,你芜湖跨江了,那么我就说你不行。其实,安徽的城市都偏小,都想做大做强,都有个大城市的梦想。但是大家都攀比,都不想别人比自己强。当然,也有部分无为的新芜湖人反对,这有两种情况,无为县的人一直想撤县设市,这是他们的梦想,可是无为并入芜湖之后,他们一直炒作和担心芜湖会划走二坝、汤沟等城镇,没想到“噩梦成真”并来的如此之快。还有的无为人认为跨江只是二坝、沈巷、汤沟受益,与无为没有一毛钱关系,同时,还有一小撮人希望无为划归合肥,认为划归合肥可以获得更大发展,心理也想做什么“省城人”,这部分人最容易受挑拨。
除了上面的人之外,还有反对者是江南的部分芜湖人和宣城人。老芜湖人反对也有好几种情况。一种觉得芜湖跨江,影响了江南主城的建设,尤其是三山人,因为三山新区设立比江北早,更想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发展;还有的觉得老城区都没建好,却急于跨江,担心影响了老城改造的步伐。当然对于南陵、繁昌的芜湖人更是反对,甚至包括部分宣城人,因为跨江北上,方向反了,当然觉得于自身城市发展不利。也有部分芜湖人,也不能说完全反对,只是觉得跨江实际不成熟,觉得只有一条大桥,过江通道太少,大桥还收费,所以认为跨江成本高。同时,担心芜湖跨江不能获得省里的大力支持,怕芜湖分散了城市建设资金和精力,影响芜湖整体发展布局。这些反对者,当然都是爱芜湖的,是想芜湖好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基于立场和利益的角度,对芜湖跨江产生不同的看法,这都是正常的。理越辩越明。得到网友的关注,说明芜湖行动了,这比没有关注好。
正如美国人芒福德所说:“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有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或许,在众多的争议中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声音。我们有理由期待。但是,芒福德还说过:“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所以对芜湖的认识也只能从大芜湖的立场,从安徽对芜湖的定位和芜湖自身的区位来审视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