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长沙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充,财政收入飞速增长,目前已经跃进全国二十强。在取得非凡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时也看到,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应对,补齐短板,为县域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加入强劲动力。综合几个月来在长沙县的工作和学习,对长沙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几个不成熟的观感,并试就这几个挑战提出一些粗浅的应对建议。
一、面临的几个挑战
挑战一:面临着市各区与周边其他县市的双重竞争
长沙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既有广阔的腹地发展物流、工业园区和休闲娱乐、大型游乐场等产业,又有星沙、榔梨、暮云等与市区接近,今后必然要和市区融合成为长沙市一部分的区域。这些优越的条件是市各区和其他县市所不具备的。但具有这样的双重优势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双重竞争,必须两条线“作战”,这就对我们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一个明确的目标容易凝聚人力、物力和精力去坚持不懈的追求,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战略定位就有可能分散精力,难以统一思想,令人无所适从,找不准方向。
与市区在现代服务业和商业等方面竞争,星沙、暮云等尚处在劣势,还须在基础设施、交通通达性、商业氛围等领域改善提高。与市内其他市县以及湘潭、株洲等在工业、产业基地方面的竞争,长沙县既有优势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体现在随着长沙经开区和黄花、暮云等区域土地价格的上升,生活成本的提高,商务成本也迅速上升,而同时,周边区域却在利用土地、税费、廉价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吸引各类产业资本落户,尤其是浏阳、宁乡、湘潭、株洲等地,因其明确的工业强市(县)战略,在招商引资、跟踪服务、政策优惠方面力度很大,与长沙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竞争十分激烈,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如浏阳、宁乡等县市开始用各种优惠政策着力引进工程机械生产基地落户园区;湘潭九华工业园在汽车及其零配件产业方面势头很旺。
挑战二:政策倾斜向西、向南却不向东
从省市政策来看,长沙县区位优势正逐渐被削弱。首先是长沙市的西进政策:长沙市政府定在河西,重点高校几乎全部集中在河西,大河西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望城县撤县改区均将长沙市西部地区引向了政策洼地,政策的倾斜引导着资金、物流、人流向河西地区集中:目前河西高档楼盘林立,新长沙人买房首选河西,河西地区规划的地铁线路大大密集于长沙县,河西修建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等都优于长沙县。尤其是依托河西高校群建设的高新产业开发区,将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潜能的高科技企业政策性地导向了河西,这将使经开区在今后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再看长株潭融城战略导致的向南方向的政策倾斜:省政府驻扎于城南,芙蓉大道往湘潭方向延伸,武广高铁长沙站在城南形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板块,政策力推在三市中心地带形成一个三市融合的新城区,这些政策的倾斜,引导了大量社会投资向城南集中,目前围绕着省政府区域、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地块,大量中高档商务写字楼建成或在建,而在城东和星沙区域,却是不愠不火,缺乏城南大建设的热火朝天的氛围。总之,省市向东发展政策的缺失是长沙县面临的又一挑战。
挑战三:中心在哪里?
目前,长沙县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解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一短板。但一个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地区的集聚,然后通过中心地区的带动逐步向周边辐射。现在长沙县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中心不突出:一是星沙在全县版图的中心引领作用难以凸显;二是星沙自身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重点板块。首先,从星沙在全县的中心位置来看,尽管是工业集聚地和政治中心,但在商业、文化等方面中心作用不突出。由于长沙县与市各区在地缘方面的大面积的对接,各临城发达乡镇在道路交通、商业、金融、娱乐等方面都在直接接受城区的直接辐射,发达乡镇到城区都是通公交,而到星沙只是通一个中巴车,致使星沙对全县各乡镇难以起到有效的集聚效应。暮云镇所在的长株潭中心城、黄兴镇所在的武广高铁新城、黄花镇所在的空港城等这些发展概念都对星沙的中心区位优势发起了挑战或者起到了削弱作用。没有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也就难以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氛围,因为没有人流的高度集中,就难以同时承载几家大型商场和电影院在同一个地段良性竞争,而没有竞争的商业就难以向高端、规模方向发展,更难以营造吸引人的氛围。
从星沙自身发展布局来看,我们无法判定下个五年星沙的中心在哪里。通城广场、卜蜂莲花和县政府目前所在区域似乎是现在的中心,但这个地段看不到今后的商业布局,看不到新的发展项目,因此也看不到前景。从目前来看,星沙同时出现了几个热点发展区域,中南物流园附近的恒广欢乐世界及其配套的高档楼盘和高档购物中心、松雅湖国际商务中心、新长海盖板工程所规划的商业街区、县政府新址等等,所有这些拟建的项目都分散在星沙的四方,没有一个板块可以将星沙各方向的人吸引集中在一起,从而也无法在商业、娱乐、购物等方面营造吸引人的氛围。
星沙现在还不到需要几个中心解决拥堵的时候,恰恰相反,星沙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精品地段吸引和凝聚全星沙人和全县人乐意在此购物、享受美食、打发闲暇时光的地段和场所。
挑战四:撤县改区与文化认同
望城县撤县改区成为长沙市的第六区,这个消息令很多长沙县人心绪难以平静。既有失落,又有自我安慰,失落的是这第六区长沙县应该是首选,自我安慰的是长沙县是湖南的金字招牌,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十八位,省市都需要保留这一金字招牌。
但是似乎所有人都确信长沙县撤县改区是迟早的事情,问题只在于是怎么个改法,是整体并入?还是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长沙县太大了,整体撤县改区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这必然面临着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正是基于这个判断,长沙县,更确切的说以星沙为中心的长沙县城在整个长沙县难以起到文化凝聚和认同作用。在地理和经济交往中,暮云、跳马、黄兴更多与雨花区联系紧密,榔梨也与芙蓉区紧接。撤县改区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预期使这些地区对长沙县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被一定程度的削弱。
二、应对挑战的几个粗浅建议
建议一:双管齐下,两翼齐飞
面对周边市区县的双重竞争,我县有效的应对策略应是做好分工,两条战线作战,并互相支援。具体来说,县政府和经开区将工作重点放在打造县城星沙和经开区以及星沙产业基地方面。在县城星沙经营方面,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商业街区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依托松雅湖、恒广欢乐世界、新长海大型商业广场等项目形成区别于其他区的第三产业发展道路,以差异化寻求突破,利用几个具有国际重量级的项目带动,改变星沙郊区、低端的形象定位。以后发优势和差异化竞争来实现星沙对其他区的弯道超车。在经开区和星沙产业基地打造方面,县政府可通过与经开区一起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世界500强来提升星沙的工业定位,形成高于周边县市区的工业层次,在产业链上不断向高端攀升。
同时贯彻县里制定的“招大引强不放小”的政策,充分放权给各乡镇,通过财税分成激励,激发乡镇和七大园区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激活乡镇和工业园区的自我发展动力,便于其用灵活、快速的优惠政策与周边县市开展竞争,形成快速决策应对机制。在土地、税收优惠、政务服务等领域形成与周边县市充分竞争,将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招商落户于各乡镇和七个工业园区,进一步扩充县域工业经济总量。
建议二:自力更生,苦练内功
面对挑战二,也就是省市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放在河西和市南区域(三市一体化),这是一个政策大背景问题,其主要挑战是一些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如地铁)投向偏向于这两个区域,媒体宣传和省市政策导向偏向于这两个区域,受政策引导,大量的社会民间投资也会倾向将商务写字楼、住宅楼盘、大型商场等布局于这两个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沙县一定被冷落。长沙县完全可以凭借松雅湖开发、恒广欢乐世界、新长海盖板工程以及空港城等重量级项目争取到大量“注意力”。市场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哪里吸引眼球,哪里被媒体和舆论更多的关注,相对来说,哪里就更容易吸引外来投资。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重要作用,但很多时候,内生的动力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关键。诚如一位教授在总结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时所说的:“浙江地方政府并不是推动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浙江民营经济的自发增长和发展,浙江地方政府的顺势而为,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所在。”而长沙县现在不正好具有这种企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吗?总之,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苦练内功,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一定比单一的上级政策支持更能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议三:经营城市,以区的标准建设星沙
尽管因为高房价的原因,许多人对“经营城市”这个理念提出了质疑,认为以大广场、大草皮、经营城市土地为手段的“经营城市”理念是助推房价高涨的罪魁祸首,“经营城市”是一种政绩工程,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星沙,尤其需要经营城市。
长沙县现在缺乏的是一个县内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可以吸纳消化县内各类要素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县城所在地(三个街道,统以星沙代称)因起源于星沙镇,而星沙镇是一座全新的城镇,非历史长期积淀形成,故在文化厚度、对其他乡镇的号召能力、自身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星沙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缺乏一个有档次、能汇集各方人流的商业街区,将全星沙和周边榔梨等乡镇的消费进行县内消化。一个成功的商业街区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消费升级,吸纳有实力的商家落户,提高税费收入,更重要的是为生活在该区域的市民提供了生活配套,从而不断吸引其他区市民来此置业生活。高档商业街区不仅创造就业,增加税收,还有利于改善区域形象。上海人将上海各个区划分为“上只角”和“下只角”,下只角全部是那些商业不发达,住宅品质差,配套不完善的区域,在长沙老百姓心中,何尝没有这种心理的划分呢?星沙在很多长沙市民的心中目前显然还处在“下只角”的位置,“到星沙吃土菜”就是明证。
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不是政府单边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商家的参与,政府的责任是筑巢引凤,这个“筑巢”就是规划建设好高品质、有氛围的商业街区。
说到以区的标准建设好星沙,就是要发挥星沙后发优势,进行高起点规划,不仅要建设好商业步行街,还要建设好高品位的漂亮的街道,能吸引其他各区市民来星沙休闲娱乐的大型游乐场所。同时通过高品质的楼盘吸引高收入人群入住,通过这些带动,有效扭转星沙在各区中的形象。从而通过形象和定位的提升,带动各类资本投资层次的提升。
建议四:打破预期和猜想,尽快明了撤县改区方案
是否会撤县改区,若是,方案是怎样?若不,就须十分明确的向大众告知。若不尽早消除撤县改区的各种猜测,则对长沙县的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干部层面的稳定,影响大家扎下心来踏实干事业的决心,二是不利于全县各乡镇的文化认同。
只有政府以自己的公信力出面向全县大众尽快告知最终方案,才能够稳定人心。若不会实行撤县改区,则可以加强文化认同,若撤县改区的话,则可以在新的县域内重新建立文化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