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ert068311 于 2013-4-13 14:05 编辑
A.武汉的步行街现在确实不少,但是无论是武昌的汉街,汉口的江汉路还是光谷的XX国家风情街,无论我怎么看全部都是西洋风情,看多了就审美疲劳,全武汉都在走民国风
B.汉阳莲花路附近为汉阳古城的核心处,汉阳古城最开始建成历史是2500年前,诞生中华十大古曲之首的高山流水的古琴台,古琴台得名于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开创了知音流传千古的词,然后是两汉三国龟山月湖建的双城,在到唐朝开始 唐宋商贸旅游城市,在到明清的汉阳府,而莲花湖路作为核心实在有无数的故事古迹可以去挖掘,尤其以唐宋风情的最多
C.这一片区人流量不是很多!没有巨大的拆迁苦恼
D.这一片区未来是汉江十景当中三个景之处,跟汉口有无数的步行桥相来往,跟武昌有即将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并且附近还开发了长江江滩,做成唐宋步行街之后,就能串起整个汉阳的旅游资源,将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活灵活现的显示出来!
首先送上大家一首,中华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十面埋伏》,排行在首位也是诞生最早的,楚国 汉阳廛城的高山流水!这10大古曲中,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均诞生在我们楚国!不知道大家还听过另外的古曲没有,个人还喜欢扬州 广陵散和江南 春江花月夜
我为什么专门提到唐宋呢??因为汉阳城最开始因为商业而繁荣就是唐代,写汉阳的诗歌最多也是唐代,汉阳建成历史比武昌要更早,并且保留下来的遗迹,跟武昌年代不同,武昌多半都是明清时代和三国部分遗迹,而汉阳却更多的还保留了唐朝 宋朝的一些佳话一些古迹
唐宋之独特地形 江汉交汇 诞生的汉阳商贸旅游城,汉阳古城!
约1万至5万年前,即有先民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生息繁衍,考古学家称之为“汉阳人”。该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和一批青铜器时期的文物,反映了“汉阳人”在这一地域丰富的生活。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分为九州,古汉阳境属荆州之郧国。公元前604年后,古汉阳境属楚国,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的人类活动遗迹,不见汉口,也没见武昌,唯独见汉阳,就是因为一万年前,汉阳一地就有今天考古决定的汉阳人在活动
汉阳唐代开始修建沔州城,唐后期改称汉阳城,其城围1072丈,分别在城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设迎春、沙洲、孝感、汉广、朝天、汉南、下汉和庆贺8座城门。
汉阳商贸古城从唐初兴建后,就得到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汉阳很快成为一座人口聚集并具有商贸功能的城池,城内人口迅速增长。据《旧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国志》载,沔州城(即汉阳城)及周围的人中户数从唐初贞观到开元的数十年间,就从1517户增加到5286户,人口则由6 000多人增加到数万人。户数人口的增加,反映出当年汉阳城的逐渐兴旺。汉阳城拥有水陆相连的交通设施和道路,便于货物的集散。唐代著名诗人卢纶在《晚次鄂州》一诗中写道:“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二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鼙鼓声。”描述的就是商人日夜兼程,前往汉阳去做生意的情境,可见当时汉阳城的商业十分发达。宝历二年(826年)汉阳撤州存县,并没有导致汉阳人口及商业的衰退,在当时人眼里,汉阳依然是“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的商业旅游名城。
唐代的汉阳古城跟武昌城行驶的作用不同,武昌从他诞生开始 从古到今都是军事 政治 文化重镇,而汉阳,在汉口没诞生之前是武汉双城中的商贸旅游城,他独特的汉江之北,长江以西江汉交汇的优势使得汉阳的商业在古代非常繁荣
晓泊汉阳渡
年代:【唐】 作者:【王贞白】 体裁:【五律】 类别:【记景】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
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宋代的汉阳城,作为朝廷专卖物质茶叶和食盐的集散地,更加繁荣兴旺。南宋汉阳知军黄干给上司的呈文显示,嘉定初年(1208年)前后,汉阳“城市内外户口不下三千人家,又有船居四百只”,加上官吏、驻军及书院师生等人,城市人口约有二、三万人。元、明、清时期,汉阳经济仍在继续发展。南来北往的商船停泊汉阳,城内商贾云集,街市商贸活跃。在显正街南侧有一棉花街(今为棉花小区),就是当年商贩们专营棉花、布匹的街道。清朝末年,汉阳的鹦鹉洲发展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竹木市场,成为“日晒黄金”之地。
汉阳南宋末年开始,因为洪水,屡次淹没汉阳城,汉阳城曾被淹没8,9次,在此基础上,根据汉阳府志记载,汉阳的知府一次又一次奏请朝廷,重建汉阳城,这个主要是指的唐代8座城门的汉阳商贸古城,明朝中期,汉江改道,汉阳失去了江汉交汇优势,改道到汉江南岸,挨着汉阳北段集市以及大部分荒州分出去变成了汉口镇,仍隶属于汉阳府管辖,不过也为汉阳再度发展商贸画上了休止符!
1.唐代 汉阳最初的太白楼
(太白即李白,估计这个楼,别说汉口武昌的,连汉阳的人都不晓得)
汉阳太白楼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体裁:【】 类别:【】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今天在莲花湖路旁,这个遗迹还在,不过全市没几个人晓得,这个比成都的杜甫草堂要古老 也要真实一些,汉阳曾经有李旦 汉阳王居住,又有月湖 龟山等风景,所以李白多次留恋汉阳,写过很多诗歌!
2.唐代 洗马长街 汉阳王李旦之王爷府
唐代睿宗文明元年(648年)。李旦做了皇帝,第二年初被武则天赶下了台,接着被放逐在汉阳,时为汉阳王。到了唐殇帝唐隆元年时,由于这个李家后人李重茂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唐朝高层管理机构决定换皇室接班人,大家突然想起了那远在武汉的王爷李旦,因为王爷李旦曾经当过一年的皇上。接着朝廷派出了老臣御史恭前往汉阳迎接新的最高指挥官。那御史恭年迈,星月前往汉阳,那一路劳累奔波体力不支,过了铁门关,当来到莲花湖时,这老爷子累得实在不行了,那马儿也只有出气不想进气。那时节汉阳莲花湖是全过久有盛名的风景旅游区。北面是大别山,好一派满目青山尽夕阳之态。那莲花湖的水静如中秋之月,那东面是烟波浩渺的长江,在莲花湖与长江交界处,长满绿油油的青草南面依稀可见汉阳的城墙,那旗帜高立于汉阳城东面迎春门的城楼上,城下的酒楼茶肆生意热闹非凡,好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观。这累得半死的老爷子无意观看这美景,急令马夫去江边刷洗满身灰尘的宝马,急令中军前往汉阳府报信。小休片刻的老爷子随后坐上马儿前往迎春门。昔年汉阳王李旦曾居住在鼓楼东街。
李旦遁月湖脱险。李旦从第一次登唐睿宗的皇位上被贬以后,作为将军,相传曾经驻守汉阳,汉阳城南的江湖水面是他操练水军之处,附近五里墩是他的点将台,社稷坛是他经常祭祀之所,莲花湖东西两湖是其贵妃胡凤娇梳洗的“金盆银盆”。当时武则天当政,朝廷不安,而李旦的傀儡皇帝被废后,初为皇嗣,地位如同皇太子,常遭皇族暗算,后又让出太子之位,受封为相王,继而任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传说李旦曾被追逐至汉阳城外尚未进城,在无路可走之际,他仓皇跳进月湖,却有无数龙虾聚成一道水中栈桥,托着李旦在荷叶的掩盖下逃脱追杀。景龙四年(710年)中宗皇帝死后,李旦再次被推举为睿宗皇帝。这则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在《薛仁贵征东》中有类似记载,《旧唐书》也记载了李旦在武则天垂帘听政及自任皇帝期间的坎坷经历:“自则天初临朝(684年武则天临朝,废中宗,立李旦为睿宗皇帝)及革命之际(690年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降睿宗皇帝为皇嗣,自任皇帝至705年,死后由中宗皇帝再次即位),王室屡有变故,帝(指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由此看来,李旦在汉阳遇到追杀,却有其事。
莲花湖的名字就来源于被武则天赶下台,那个倒霉的汉阳王,李旦!莲花湖曾是汉阳王 李旦的王府私人花湖!洗马长街一开始跟关羽三国洗马有关系,但正式形成就来自于李旦在月湖脱险,流连忘返汉阳城!
3.唐代 归元寺珍藏多副唐代名人诗画
书画。归元寺收藏的书画,或碑拓影印,或木版精刻,或墨迹手卷,篆、隶、楷、行、草字体皆备,人物、山水、异石、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画科齐全。20世纪50年代,归元寺所藏书画,从宋元明清民五代的205家共418件书画作品中,作书作画者有国家首脑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黎元洪总统、谭延闿主席;有军政要员如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有变法领袖如康有为、梁启超,有守节志士如史可法、方孝儒;有骚人墨客如郑板桥、杨继盛,有专家学者如杨守敬、孙星衍;有表演大师如梅兰芳;有长老法师如竹禅、石涛、石溪;有书画名流如宋代李公麟,元代王蒙,明代董其昌、王宠、文徵明,清代高其佩、梁同书、翁方纲、赵之谦、吴昌硕、王梦楼,近代齐白石,等等。书法中被称为珍品的为四名名家书法作品,分别为褚遂良《圣经记序》、柳公权《金刚经》、怀素草书、朱海《心经》。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圣经记序》和柳公权《金刚经》楷书,端庄险峻,体势劲美,是两大书法家的佛经手书佳作,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草书大家怀素的真迹,笔如游龙,形若飞凤,骤如旋风,慢如细丝;《心经》为元代书法家朱海的手迹,亦属珍贵之作。在画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摹刻在一块青石碑上的一幅柏柳观音像,镶嵌在大士阁墙壁上,相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迹,以线描为形象构成基础,人物前胸半裸,双足赤露,手捧杨柳枝和净瓶,面部文静端详,体态轻盈,衣褶飘逸,层次分别。线条变化转折有情,婉转多姿,充分体现出人物白描的高超技艺,有破壁而出之感,实属一件艺术珍品。
唐代,有名的诗人写汉阳的诗歌有
送人东归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赠王汉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相同。
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
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
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五排】 类别:【】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登舟将适汉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排】 类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等等等等,非常多,因为汉阳从楚国开始,就一步一个名胜古迹,加之江汉交汇,做生意的人多,酒楼多,汉阳城下多酒楼,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很多文人骚客,包括皇帝,唐朝都来过汉阳游玩,很多商人前来做生意!所以唐代的底蕴汉阳是有的!
等等,汉阳还有很多跟唐宋有关的遗迹以及诗歌,汉阳从楚国开始 延续到三国 唐宋 明清 各朝各代都有古迹,但是唐宋的最可以挖掘,汉阳修建唐宋风情步行街,可以让武汉底蕴更加丰厚,大家怎么看???
二楼在上汉阳的春秋到明清的另外的古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