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737|回复: 68

汉阳莲花湖路可以规划唐宋风情步行街,联通到钟家村,武汉缺少这种风格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3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ert068311 于 2013-4-13 14:05 编辑

A.武汉的步行街现在确实不少,但是无论是武昌的汉街,汉口的江汉路还是光谷的XX国家风情街,无论我怎么看全部都是西洋风情,看多了就审美疲劳,全武汉都在走民国风
B.汉阳莲花路附近为汉阳古城的核心处,汉阳古城最开始建成历史是2500年前,诞生中华十大古曲之首的高山流水的古琴台,古琴台得名于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开创了知音流传千古的词,然后是两汉三国龟山月湖建的双城,在到唐朝开始 唐宋商贸旅游城市,在到明清的汉阳府,而莲花湖路作为核心实在有无数的故事古迹可以去挖掘,尤其以唐宋风情的最多
C.这一片区人流量不是很多!没有巨大的拆迁苦恼
D.这一片区未来是汉江十景当中三个景之处,跟汉口有无数的步行桥相来往,跟武昌有即将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并且附近还开发了长江江滩,做成唐宋步行街之后,就能串起整个汉阳的旅游资源,将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活灵活现的显示出来!

首先送上大家一首,中华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十面埋伏》,排行在首位也是诞生最早的,楚国 汉阳廛城的高山流水!这10大古曲中,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均诞生在我们楚国!不知道大家还听过另外的古曲没有,个人还喜欢扬州 广陵散和江南 春江花月夜



我为什么专门提到唐宋呢??因为汉阳城最开始因为商业而繁荣就是唐代,写汉阳的诗歌最多也是唐代,汉阳建成历史比武昌要更早,并且保留下来的遗迹,跟武昌年代不同,武昌多半都是明清时代和三国部分遗迹,而汉阳却更多的还保留了唐朝 宋朝的一些佳话一些古迹

唐宋之独特地形 江汉交汇 诞生的汉阳商贸旅游城,汉阳古城!
  约1万至5万年前,即有先民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生息繁衍,考古学家称之为“汉阳人”。该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和一批青铜器时期的文物,反映了“汉阳人”在这一地域丰富的生活。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分为九州,古汉阳境属荆州之郧国。公元前604年后,古汉阳境属楚国,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的人类活动遗迹,不见汉口,也没见武昌,唯独见汉阳,就是因为一万年前,汉阳一地就有今天考古决定的汉阳人在活动         

汉阳唐代开始修建沔州城,唐后期改称汉阳城,其城围1072丈,分别在城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设迎春、沙洲、孝感、汉广、朝天、汉南、下汉和庆贺8座城门。                                          
汉阳商贸古城从唐初兴建后,就得到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汉阳很快成为一座人口聚集并具有商贸功能的城池,城内人口迅速增长。据《旧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国志》载,沔州城(即汉阳城)及周围的人中户数从唐初贞观到开元的数十年间,就从1517户增加到5286户,人口则由6 000多人增加到数万人。户数人口的增加,反映出当年汉阳城的逐渐兴旺。汉阳城拥有水陆相连的交通设施和道路,便于货物的集散。唐代著名诗人卢纶在《晚次鄂州》一诗中写道:“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二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鼙鼓声。”描述的就是商人日夜兼程,前往汉阳去做生意的情境,可见当时汉阳城的商业十分发达。宝历二年(826年)汉阳撤州存县,并没有导致汉阳人口及商业的衰退,在当时人眼里,汉阳依然是“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的商业旅游名城。

唐代的汉阳古城跟武昌城行驶的作用不同,武昌从他诞生开始 从古到今都是军事 政治 文化重镇,而汉阳,在汉口没诞生之前是武汉双城中的商贸旅游城,他独特的汉江之北,长江以西江汉交汇的优势使得汉阳的商业在古代非常繁荣

晓泊汉阳渡
年代:【唐】 作者:【王贞白】 体裁:【五律】 类别:【记景】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
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宋代的汉阳城,作为朝廷专卖物质茶叶和食盐的集散地,更加繁荣兴旺。南宋汉阳知军黄干给上司的呈文显示,嘉定初年(1208年)前后,汉阳“城市内外户口不下三千人家,又有船居四百只”,加上官吏、驻军及书院师生等人,城市人口约有二、三万人。元、明、清时期,汉阳经济仍在继续发展。南来北往的商船停泊汉阳,城内商贾云集,街市商贸活跃。在显正街南侧有一棉花街(今为棉花小区),就是当年商贩们专营棉花、布匹的街道。清朝末年,汉阳的鹦鹉洲发展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竹木市场,成为“日晒黄金”之地。  

汉阳南宋末年开始,因为洪水,屡次淹没汉阳城,汉阳城曾被淹没8,9次,在此基础上,根据汉阳府志记载,汉阳的知府一次又一次奏请朝廷,重建汉阳城,这个主要是指的唐代8座城门的汉阳商贸古城,明朝中期,汉江改道,汉阳失去了江汉交汇优势,改道到汉江南岸,挨着汉阳北段集市以及大部分荒州分出去变成了汉口镇,仍隶属于汉阳府管辖,不过也为汉阳再度发展商贸画上了休止符!

1.唐代 汉阳最初的太白楼

(太白即李白,估计这个楼,别说汉口武昌的,连汉阳的人都不晓得)

汉阳太白楼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体裁:【】 类别:【】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今天在莲花湖路旁,这个遗迹还在,不过全市没几个人晓得,这个比成都的杜甫草堂要古老 也要真实一些,汉阳曾经有李旦 汉阳王居住,又有月湖 龟山等风景,所以李白多次留恋汉阳,写过很多诗歌!


2.唐代 洗马长街 汉阳王李旦之王爷府
唐代睿宗文明元年(648年)。李旦做了皇帝,第二年初被武则天赶下了台,接着被放逐在汉阳,时为汉阳王。到了唐殇帝唐隆元年时,由于这个李家后人李重茂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唐朝高层管理机构决定换皇室接班人,大家突然想起了那远在武汉的王爷李旦,因为王爷李旦曾经当过一年的皇上。接着朝廷派出了老臣御史恭前往汉阳迎接新的最高指挥官。那御史恭年迈,星月前往汉阳,那一路劳累奔波体力不支,过了铁门关,当来到莲花湖时,这老爷子累得实在不行了,那马儿也只有出气不想进气。那时节汉阳莲花湖是全过久有盛名的风景旅游区。北面是大别山,好一派满目青山尽夕阳之态。那莲花湖的水静如中秋之月,那东面是烟波浩渺的长江,在莲花湖与长江交界处,长满绿油油的青草南面依稀可见汉阳的城墙,那旗帜高立于汉阳城东面迎春门的城楼上,城下的酒楼茶肆生意热闹非凡,好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观。这累得半死的老爷子无意观看这美景,急令马夫去江边刷洗满身灰尘的宝马,急令中军前往汉阳府报信。小休片刻的老爷子随后坐上马儿前往迎春门。昔年汉阳王李旦曾居住在鼓楼东街。
李旦遁月湖脱险。李旦从第一次登唐睿宗的皇位上被贬以后,作为将军,相传曾经驻守汉阳,汉阳城南的江湖水面是他操练水军之处,附近五里墩是他的点将台,社稷坛是他经常祭祀之所,莲花湖东西两湖是其贵妃胡凤娇梳洗的“金盆银盆”。当时武则天当政,朝廷不安,而李旦的傀儡皇帝被废后,初为皇嗣,地位如同皇太子,常遭皇族暗算,后又让出太子之位,受封为相王,继而任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传说李旦曾被追逐至汉阳城外尚未进城,在无路可走之际,他仓皇跳进月湖,却有无数龙虾聚成一道水中栈桥,托着李旦在荷叶的掩盖下逃脱追杀。景龙四年(710年)中宗皇帝死后,李旦再次被推举为睿宗皇帝。这则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在《薛仁贵征东》中有类似记载,《旧唐书》也记载了李旦在武则天垂帘听政及自任皇帝期间的坎坷经历:“自则天初临朝(684年武则天临朝,废中宗,立李旦为睿宗皇帝)及革命之际(690年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降睿宗皇帝为皇嗣,自任皇帝至705年,死后由中宗皇帝再次即位),王室屡有变故,帝(指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由此看来,李旦在汉阳遇到追杀,却有其事。

莲花湖的名字就来源于被武则天赶下台,那个倒霉的汉阳王,李旦!莲花湖曾是汉阳王 李旦的王府私人花湖!洗马长街一开始跟关羽三国洗马有关系,但正式形成就来自于李旦在月湖脱险,流连忘返汉阳城!

3.唐代 归元寺珍藏多副唐代名人诗画

书画。归元寺收藏的书画,或碑拓影印,或木版精刻,或墨迹手卷,篆、隶、楷、行、草字体皆备,人物、山水、异石、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画科齐全。20世纪50年代,归元寺所藏书画,从宋元明清民五代的205家共418件书画作品中,作书作画者有国家首脑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黎元洪总统、谭延闿主席;有军政要员如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有变法领袖如康有为、梁启超,有守节志士如史可法、方孝儒;有骚人墨客如郑板桥、杨继盛,有专家学者如杨守敬、孙星衍;有表演大师如梅兰芳;有长老法师如竹禅、石涛、石溪;有书画名流如宋代李公麟,元代王蒙,明代董其昌、王宠、文徵明,清代高其佩、梁同书、翁方纲、赵之谦、吴昌硕、王梦楼,近代齐白石,等等。书法中被称为珍品的为四名名家书法作品,分别为褚遂良《圣经记序》、柳公权《金刚经》、怀素草书、朱海《心经》。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圣经记序》和柳公权《金刚经》楷书,端庄险峻,体势劲美,是两大书法家的佛经手书佳作,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草书大家怀素的真迹,笔如游龙,形若飞凤,骤如旋风,慢如细丝;《心经》为元代书法家朱海的手迹,亦属珍贵之作。在画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摹刻在一块青石碑上的一幅柏柳观音像,镶嵌在大士阁墙壁上,相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迹,以线描为形象构成基础,人物前胸半裸,双足赤露,手捧杨柳枝和净瓶,面部文静端详,体态轻盈,衣褶飘逸,层次分别。线条变化转折有情,婉转多姿,充分体现出人物白描的高超技艺,有破壁而出之感,实属一件艺术珍品。


唐代,有名的诗人写汉阳的诗歌有

送人东归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赠王汉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相同。
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
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
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五排】 类别:【】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登舟将适汉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排】 类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等等等等,非常多,因为汉阳从楚国开始,就一步一个名胜古迹,加之江汉交汇,做生意的人多,酒楼多,汉阳城下多酒楼,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很多文人骚客,包括皇帝,唐朝都来过汉阳游玩,很多商人前来做生意!所以唐代的底蕴汉阳是有的!





等等,汉阳还有很多跟唐宋有关的遗迹以及诗歌,汉阳从楚国开始 延续到三国 唐宋 明清 各朝各代都有古迹,但是唐宋的最可以挖掘,汉阳修建唐宋风情步行街,可以让武汉底蕴更加丰厚,大家怎么看???
二楼在上汉阳的春秋到明清的另外的古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武汉的步行街现在确实不少,但是无论是武昌的汉街,汉口的江汉路还是光谷的XX国家风情街,无论我怎么看全 ...
bert068311 发表于 2013-4-13 00:37


4.宋代 岳飞
汉阳跟岳飞有关的路名也好,特色也好,非常多!就跟关羽庙一样多!
汉阳除开有个唐代的太白楼之外,还有一个(我没找到,不知道拆了没,宋代的,汉阳百姓为纪念岳飞而修建的岳飞堂)

汉阳 “兵藏阁”驻屯岳家军
史载:绍兴四年(1134年)春,金军大举南下,进犯中原。岳飞上书高宗皇帝赵构,建议出兵收复被金军及其傀儡所占的襄阳、信阳等六郡。是年五月,岳飞被南宋朝廷命为汉阳军制置使,率军进发荆湖,一举攻下郢州(今钟祥);随后兵分两路,攻随州,取襄阳,夺唐、邓二州(州治分别在今河南唐河县、邓县)及信阳军。收复中原后的岳家军班师鄂州(今武昌),并屯兵汉阳。
岳家军爱民如父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而深得民心,战斗力极强,故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他们深夜抵达汉阳时,生怕惊动了城中的百姓,帅府和兵寨均安扎于汉阳城西南约两里之外的一片荒野之地。随后,岳家军在此地屯守并休整近10个月。(图①)
今汉阳拦江路西段与归元寺路(翠微横路)南端交会处,即是当年岳飞屯兵地,后人谓之兵藏阁。旧时,此地有茂林、修竹、坟茔、小岗,四周荒无人烟;“阁”中有池塘,严冬时塘面结满冰凌,故后人还将兵藏阁谐称冰塘角。
顿(邓)甲村与马场(沧)湖
在兵藏阁西侧,曾有当年岳家军存放铠甲、兵器之库。“存放”和“放置”在汉阳方言中皆为“顿”,因而该库附近的村庄又被后人谓之顿甲,今五里墩街与江堤街“插花”接壤处的邓甲村(“顿”与“邓”在汉阳方言中同音),即此。
顿(邓)甲村西南部有一湖,古名汉阳东湖。此湖旧时由多个港汊、水塘构成,湖畔水丰草绿。相传岳飞及部属将士曾在该湖滩操练兵马和放养马匹,该湖由此又被称作马场湖或马沧湖。今五里墩街、江堤街境内共有一条北通汉阳大道、南至下马湖的长约2公里的道路,亦名马沧湖路。(图②)
翠微峰下的岳飞遗踪
汉阳翠微峰下的归元寺一带,曾有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地名。
该寺之中的翠微古井和翠微古池,传为当年岳家军部分兵马饮水处,至今保持完好。今游人徜徉于归元寺景区,即可见此古井和古池。
今归元寺东南约400米处,旧名“得得处”。今北京图书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分别收藏的《清宣统年间武汉城镇合图》中即标有此“得得处”。“得得”系指骏马奔腾的蹄声,相传“得得处”为岳飞当年驰马夜归之地。绍兴五年(1135)五月,岳飞奉命再度挥师北伐,进驻襄阳。离开汉阳之前,他极度留恋这里的山水,便趁十五月色,信马由缰,从翠微峰到禹功矶,眺望大江如银;又由大别(龟)山经月湖、梅子山至凤栖(凰)山,面对汉阳的大好河山,联想到历经战乱的国土和自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未酬,这位年轻的元帅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回到军帐之中,岳飞秉烛执笔,且吟且书:
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得得处”及其周边在清代至建国初,被归元寺僧人平整为田地,种植粮食蔬菜。20世纪50年代后,建为平田南村。80年代后期又建成平田小区(东部)。(图③)
催子湾的传说
今五里墩街五麒里社区北侧,旧有一无名村湾,南宋以后称作催子湾。关于此湾名的来历,在汉阳民间代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岳飞屯兵汉阳时,一日散步到此,忽闻一老妪哭声,便循声进屋,问其缘由,得知老妪家境贫寒,守寡养大的儿子无钱娶妻,只得闯河南做买卖,去后生死未卜。岳飞有心帮助老妪,便劝慰她说:“您莫要伤心。您的儿子归来时若未赚到钱,就让他到军寨找我。”
数日后,老妪之子归来,两手空空如也,他找到岳飞。岳飞送给他一包银子,他在千恩万谢的同时,告诉岳飞:他在河南时被金兵抓住,捆绑数日,险些丢了性命。岳飞听罢,说道:“这条路你走得熟,眼下攻敌需要摸清敌情,你再为我去一趟如何?”老妪之子当即应承。他带着银子回到家中,娶了媳妇,可就再也不想启程去河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妪着急起来,频频催儿子上路。儿子被催急了,只得洒泪与母、妻作别。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但他在临死前托人捎回了河南金军的情报,岳家军靠此情报打了几场大胜仗。
有了这桩传说中的往事,这个无名小湾就有了正名——催子湾。
“报国”地名祭忠魂
“自古忠良多磨难”。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2年1月),一意与金人媾和的高宗皇帝听信奸臣秦桧之谗言,以“莫须有”(即“没有”或“也许有”)的罪名,将正当英年的岳飞及其养子岳云、部将张宪杀害于临安(今杭州)风波亭。噩耗传到汉阳,百姓悲愤不已,议决在翠微峰东南约一里处的土台上(今红伟工具厂南大门处)捐资兴建报国庵,名为供佛,实为祭祀岳飞。此庵墙体以红砂石砌成,一正两偏共3间房,约200平方米。庵堂竣工时,昏君赵构尚在位,奸臣秦桧仍专权,故庵中暂不塑岳飞像,暂不挂匾,仅题有“报国庵”之名。
隆兴元年(1163),孝宗皇帝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冤昭雪。此时,汉阳的报国庵扩建为岳飞堂,堂内立有岳飞像,并将岳飞生前所书“精忠报国”四字刻匾悬于堂内正殿,岁岁祭祀。谈及此“精忠报国”四字,另有一段佳话:当年岳家军攻打逃往汉水北岸的金兵时,汉阳百姓纷纷献策,并协助岳家军扎制竹排、木排强渡汉水,从而为追击并歼灭金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此,岳飞题此“精忠报国”四字相赠并示谢意。
元代以后至建国后,人们依旧称岳飞堂为报国庵。(如果没有拆,就刚好和唐代太白楼一起形成 武汉 汉阳唐宋风情步行街)
岳飞对于汉阳的留念,最深的一首诗 就是岳飞的满江红!


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体裁:【词】 类别:【】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5.宋代 石榴花塔

这个还有遗迹,就在汉阳公园,是南宋轰动汉阳城的一个故事

 石榴花塔至今完好的保存在汉阳公园内,这座塔有个来历。
  相传南宋初年,汉阳城里有户姓王的大户人家,一家五口,三口死在洪水中,只剩下婆媳二人守着一点遗产,相依为命,勤俭过日子。
  洪水过后,又发了瘟疫,婆婆得了病,媳妇徐氏四处求医,整日整夜守在床前喂汤喂药。
  一天,她拿起婆婆弄脏了的衣裤,正要去洗,婆婆不好意思,说要自己洗。媳妇说:「你家歇着吧,谁又没有个老呢,这是我该做的。」就替婆婆洗了。
  当晚,贤慧媳妇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心想:「婆婆年老体弱,弄点么事补一补呢?」第二天一清早,媳妇捧着煨好的一吊子鸡汤,送到婆婆床前,谁知,婆婆吃了鸡肉,喝了鸡汤,刚躺下去,一个呵欠上了西天。
  贤德媳妇哭得惊天动地。族里几个坏家伙向县衙门里告了她个谋财害命的诬状,上上下下使了银钱。县太爷得了甜头,准了状,把王徐氏抓到堂上百般拷打,直打得她皮开肉绽,强迫画了押,扔进了死囚牢。
  王徐氏冤沉海底,只等死后和亲人相见。春去秋来,眼见刑期迫近了,王徐氏心如刀绞。临刑的头一天王徐氏一夜没合眼,牢门一开,老狱卒给她打开长枷,换上短铐,还按流传的风俗要给死囚头上插一朵红花。
  囚车来到翠微峰下,监斩官喝道:「王​​徐氏听着,明年此时是你的祭日,临死前还有什么话要说?」
  王徐氏拔下髻上的石榴花,对围观的人群说:「监斩的老爷,围观的乡亲,我实在冤比海深。我只求行刑的大哥把这石榴花插到山石缝中,花要是活了,我有冤;花要是死了,我有罪!」说完把石榴花扔到地上。围观的乡亲都知道她冤枉,个个暗自流泪。刽子手拾起石榴花,插到山上。
  第二天,人们成群成群去看插在山石缝中的石榴花,发现它已经长出了两片绿叶。后来,那棵石榴花见风也长,见雨也长,见太阳也长,不到一年功夫,长成一棵三尺多高的石榴树,年年开花,岁岁结果。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塔,取名叫「石榴花塔」,来纪念这位屈死的妇女。


今天的石榴花塔!建成于南宋,距今1000年不到!

宋代名家写汉阳的诗歌有

汉阳泊舟
年代:【宋】 作者:【曾巩】 体裁:【】 类别:【】
暂泊汉阳岸,不登黄鹤楼。
江含峨岷气,万里正东流。
惊风孤雁起,蔽日寒云浮。
只役虽远道,放怀成薄游。
兴随沧洲发,事等渔樵幽。
烟波一尊酒,尽室载扁舟。

登高临大江
年代:【宋】 作者:【方回】 体裁:【】 类别:【】
客思忽不乐,登高临大江。
风湍睇遥席,云岫思幽窗。
淮蒌昔未茁,庐瀑今已淙。
我本休官人,曷为栖是邦。
中肠有所思,所思渺天末。
戎徼融古雪,波浪日以阔。
西从巴硖下,南与洞庭合。
身无黄鹄翅,九疑不可越。
宿负子钱急,岁收南亩稀。
儿女望我还,岂不歌式微。
仿佛汉阳树,突兀吴王矶。
佳音或跫然,未忍轻言归。
邻墙善蓍翁,盍往决咎吉。
鬼神素所昧,忠信讵云忒。
聚粮别里门,业已掉臂出。
小俟麦风凉,马蹄患不疾。

西江月
年代:【宋】 作者:【陈德武】 体裁:【词】 类别:【】

凤舞汉阳月丽,龙吟汉水波飞。行云何事驻天涯。横玉危阑四倚。问岳阳三度後,看尘世几番棋。鹤群何处未归来。冷落吴头楚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的太白楼 补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是该多开发一些旅游的景点~~!总是老三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貌似有个新闻说过汉街考虑过中国古建筑风格,但是不适合商业开发从而做了民国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汉阳比较出名的古迹还有春秋楚国的息夫人,息夫人跟古月湖八景,以及唐代各大诗人描写 也息息相关


 在汉阳龟山北麓、月湖之滨,原有一洞一庙(祠),洞为桃花洞;庙为桃花夫人庙,亦称挑花夫人祠。桃花夫人亦称息夫人,名息妫,本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夫人。楚国破息国后,楚文王虏息国君为其守门。因息夫人貌美,楚王将其纳入宫中,于是息夫人变成了文夫人。一日,楚文王出游,息夫人见息君谓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生离于地上,岂如死于地下哉!”息君止之,息夫人不听,遂自杀,息君亦自死。楚文王贤其守节有义,以诸侯之礼将二人合葬于龟山北麓、月湖之滨。后人在此处遍种桃树,春天桃花遍红,并在此处山洞旁建庙立祠,塑造了息夫人雕像,祭祀息夫人。人们以桃花寓意息夫人的美貌及自杀所溅血的殷红,称息夫人为挑花夫人,命名洞为桃花洞,庙(祠)亦称桃花夫人庙(祠)。从唐代起,历代文人骚客对桃花洞、庙(祠)都有大量诗作,清代列“古洞仙踪”为汉阳“月湖八景”之一,现洞与庙(祠)均不存。

  以桃花夫人为题材的诗赋起源于唐代。唐代的诗人宋之问、王维、刘长卿、施肩吾、杜牧、白敏中、罗隐、胡曾、汪遵均有诗作和赋。这些诗赋虽有各自对桃花夫人的不同看法和感受,但均以桃花夫人的美貌佳人和“不言”遗民为核心。描写美貌佳人的诗句如“标二八之佳丽,冠三千之等伦”(白敏中),“玉颜浑似着来客”(罗隐),“回首春风一面花”、“只应翻恨有容华”(胡曾),“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细腰宫里露桃新”(杜牧),“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施肩吾),等等。描写反映“不言”遗民的诗句如“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宁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宋之问),“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王维),“寂寞应千载,桃花想一枝”(刘长卿),“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王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杜牧),“舌虽在而口不言,身未亡而心已死”、“触类无言,似峡口为云之女。含情不语,如山头化石之人”(白敏中),“感旧不言常掩泪”(胡曾),“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等等。

汉阳在唐宋得益于江汉交汇,江汉朝宗的地理优势,以及风光秀丽,所以一直都是个旅游 商贸城市,赶来做生意的络绎不绝,来汉阳观看那些风景名胜,楚国佳话的数不胜数,跟武昌的军事 政治 城池形成互补!

在明代,嘉靖皇帝是湖北人,路过汉阳,并为汉阳留下来了南岸嘴这个地名,当时汉江已经改道,南岸嘴 南岸接驾嘴,接驾嘴也就是接圣驾的位置!!!

并在那个期间,留给汉阳了晴川阁!晴川阁被誉为楚国第一楼,就是明朝时候来的,并且把上古到唐宋 汉阳人民纪念大禹的禹王宫单独罗列出来 成江汉朝宗名胜,这都是武昌全是明清所没有的东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是该多开发一些旅游的景点~~!总是老三样·~~~
metrowh 发表于 2013-4-13 00:45


而且汉阳这些唐代的太白楼 洗马长街 宋代的报国堂(这个旧址还在,可以重建) 宋代的石榴花塔等这些东西确实存在啊!

还有汉阳江滩 已经连起来的大禹神话园,龟山上面有三国鲁肃的墓碑,龟山还是蝴蝶杯这个故事的发迹点,这些东西汉阳到处都有,汉阳的老城连路名都是楚国开始 到三国 到唐宋 到明清形成的

武昌跟汉口专门开发民国风情的,其实武昌的明清遗迹也比较丰富,汉阳的唐宋比较多,为什么不开发成古街道呢????!!

尤其是三镇以汉阳历史最古老,楚国就有了,息夫人 古琴台 这些都是楚国开始的

尤其是汉江十景 汉阳江滩 鹦鹉洲大桥都通车之后我真的觉得可以连起来一条步行街,直接通向钟家村商圈




汉阳这些资源非常丰富,武昌多半留下来的都是明清的 不过明清风格也不错,我就不懂汉街为什么不做明清武昌府的 做成了个民国房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激动{: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貌似有个新闻说过汉街考虑过中国古建筑风格,但是不适合商业开发从而做了民国风
XX742000 发表于 2013-4-13 00:45


我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武昌汉街没有做成明清的样子???
武昌的核心司门口就诞生于明朝,而昙华林也是明清的代表风格!!

武昌就是武昌,武昌又不是汉口,做成个租界样子干什么,还和那些古代的名人放在一起,有时候感觉不伦不类啊 我睡觉了!!!

一直觉得汉阳可以主打楚国到唐宋 武昌主打明清和学校 汉口主打民国,结果现在是三镇到处都是那些洋房,真的像假的 假的像真的

我前几天看一篇文章,采访住在武汉的老外

本来领事馆区可能不再汉阳,而在汉口,后来法国人说了一句,他们来中国是为了看中国风格的古色古香,而不是看那些在法国随处可见的洋房,那有什么价值呢?自己早就在自己国家就审美疲劳了,他们更喜欢汉阳,更有中国特色!而且很宜居,山水相间,这才没有选择汉口

因为那些洋房就是英国人法国人做的,他们看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像什么成都 他那个杜甫草堂 都是后来重新做的 比黄鹤楼还假

汉阳太白楼年代比他悠久多了,就是武汉从来不宣传自己古韵,唐宋没有 荆楚没有 明清也没有 宣传来宣传去都是民国 但是武汉民国租界范围又没有上海天津大

我测算过最大就5000亩 天津的二分之一 上海的六分之一的样子,反而现在网上人总是说武汉没底蕴

实际上武汉很有底蕴的!!!挖掘了3500年前的盘龙城 但是遗址不大,这个远远不够,武汉的汉阳硚口武昌三个区可以挖掘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

去过成都的都晓得 成都很多古建筑都是新修的 在把他做古老 做旧,而武汉有古老的 却从来好像没有一样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激动
360422621 发表于 2013-4-13 01:00



    这么多古迹就在我周边 从来没挖掘过,确实觉得很不爽啊 其实武汉很有底蕴的

再说我们汉阳,瓜堤曾是明清的古街,后来竟然给拆了!武昌的明清建筑也很多,武汉虽然古代繁荣不过四大古都,近代繁荣不过上海天津

但是武汉的特点就在于三镇之间历史是不断延续的 从4000年前屈家岭文化开始 到3500年前盘龙古城 到2500年前古琴台 在到三国的三个城市 在到唐宋元明清 在到清末民初

武汉是有古有洋,存古留洋的,这些是任何城市都难以具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貌似有个新闻说过汉街考虑过中国古建筑风格,但是不适合商业开发从而做了民国风
XX742000 发表于 2013-4-13 00:45



    那是他们没脑子.难道中国古时候没有商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他们没脑子.难道中国古时候没有商业?
360422621 发表于 2013-4-13 01:26



    杭州就有个南宋城 做的非常好 由于杭州以前是南宋首都,所以汉阳肯定赶不上完全形成一个朝代的 但是唐宋主打就很好 汉阳是三镇唯一没有被汉口带着专门搞民国风的位置了

希望继续,汉阳的铁厂也是自己的厂样子,尽管破点,但是感觉到还是很有底蕴的

不是汉口的位置都搞成那些租界 稀奇古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bert068311


    在我没有能力之前,我不理他们;在我有能力之后,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城市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6: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住在龟北路洗马长街,晴川真的不错
可惜要拆了,伤心
土地证还有50多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7:49 , Processed in 0.05339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