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802|回复: 58

[纪实] 【年祭】长沙城市发展编年简史(上古至20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7 04: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ilale 于 2013-4-14 23:53 编辑

长沙,中国唯一一座城址3000年未变迁的城市。湖南省省会,位于洞庭湖平原南部,长浏盆地西缘的湘江滨。

约公元前150000至200000年,长沙地区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5000年,长沙地区形成村落。进入母系社会。

商周时期,长沙属扬越,又称荆蛮,后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1938年出土的四羊方尊为代表。

长沙作为地名,始见于西周《逸周书•王会》,长沙鳖为王室贡品。西周长沙的青铜冶炼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冶炼铸造的乌纹铜及铜甬钟,具有浓厚的南方古文化特点。

春秋时期始建城,属楚国。公元前六百多年,成为楚南重镇。有云“长沙,楚之粟也。”

战国时期,长沙城位置,大约西至(今)太平街,东至黄兴路,南至坡子街,北至五一西路,东西长680米,南北580米,此地区至今仍为长沙城市中心。

楚秦襄王二十年(前279)楚国在今望城县设铸币工场,铜官镇名由此来。

楚秦襄王十四年(前273)楚设黔中郡,长沙隶属黔中郡。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设长沙郡,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长沙自此划入全国区划,郡治湘县(今长沙城南)

汉高祖五年(前202),设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长沙成为藩王王都。
长沙至此南至樊西巷稍南,北至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西至福胜街,东至落星田、东庆街一带,略呈方形。

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居此三年。贾谊第一次记载了"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的户籍数,推知西汉时长沙已是一座约十来万人口的诸侯国都城。

新朝.始建国二年(10)王莽新朝改长沙国为填蛮郡。东汉建武元年(25)汉室复设长沙郡,郡治仍设临湘。

汉献帝建安年间(196至220)张怿之后,由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在任期间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流传千古。

西晋初期,佛教传人长沙,泰始四年(268),高僧竺法崇在岳麓山创建慧光寺(今麓山寺),为湖南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最古老寺庙之一。

西晋永兴二年(305),长沙市区今橘子洲基本形成。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郡治和湘州制所。

梁武帝天监年间(502至519),建陶公庙。

隋朝,地方实行州治,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改郡,唐朝长沙设潭州治所,属江南道。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建道林寺于长沙城湘江西岸(今长沙岳麓区溁湾镇)。

唐朝,长沙西至小西门、大西门附近,东至小吴门、浏阳门一带,北至司马桥,南至南门口。

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州(郡)县官的治理, 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至779),诗人杜甫游长沙,曾写下了不少诗章,《清明》其一诗中有: “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干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齿膝” , 是盛世时期长沙一日的写照。

唐元和三年(808)长沙铜官窑瓷,出品造型美观,画面生动,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其产品远销波斯湾、南洋诸国。

唐天成二年(927),建开福寺。

五代时期,长沙设城门六座:南有碧湘门(今南门口),北有长乐门(今六堆子),西有济川门(大西门)、清泰门;东有浏阳门、醴陵门。

宋朝,设潭州治所,北宋开宝九年(976),建岳麓书院,为世界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

北宋治平四年(1067)长沙驿步门外(今大西门)八景台建成,荆南转运判官宋迪绘“潇湘八景”图,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即在长沙橘子洲头一带。

南宋中后期,长沙时局相对稳定,有重臣名将刘镐、张孝祥、辛弃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职长沙,支撑南宋王朝大局。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时在长沙建飞虎军,成为抗金名旅。

南宋乾道三年(1167)理学家朱熹受到张栻热情接待,并同在岳麓书院“时新”、“时习”两斋讲学两个多月。影响巨大,史称“朱张会讲”,朱张渡名由此来。是年,朱熹改岳麓山顶名为“赫曦台”。

南宋嘉定五年(1212)何致将南岳的《禹王碑》文摹刻于岳麓山后石壁。

元朝,元军攻占长沙,城垣尽毁,被夷为平地。元十四年(1277)方修复。元朝的长沙商贸繁荣,《元史•食货志》载,当时扬州的商船,溯江而上,“远及长沙”。《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便有潭州。

明洪武五年(1377)长沙土城改砖砌,设九座城门:东为浏阳门、小吴门;西为临湘门、德润门、潮宗门、通泰门;南门黄道门;北为湘春门、新开门。各有门楼,辟护城河,建有清泰桥、司马桥、落鹏桥、西湖桥、广济桥、大椿桥。

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朱见浚在岳麓山云麓峰建云麓宫。嘉靖年间(1522-1566)长沙县知县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

明万历五年(1577),官绅在坡子街建火神庙(今火宫殿),又名乾元宫。

明崇祯十一年(1638)王夫之(王船山)入岳麓书院就读。清光绪年间,书院内建船山祠。

明崇祯十二年(1639),《长沙府志》记载,今日长沙城市的结构布局在明代就已定型,志中所记盐仓街、清泰街、苏家巷、碧湘街、学院巷、大椿桥、晏家塘、河街等大小几十条街道位置已与今无异,而且街名一直沿用至今。还有织机巷、金线巷等专门的手工业区。

明朝长沙府提出“聚四方之财,供一方之利”的战略,耗巨资开河通商。明朝后期长沙成为中国四大茶市之一和四大米市之一。明末(据明末善化人俞仪所写《天心阁眺望》之诗),建天心阁。

清顺治七年(1650)清废官药制。长沙最早的一家民营药铺开设于坡子街,乾隆四十年(1775)定名劳九芝堂。

清康熙三年(1664),设湖南省,长沙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长沙自此成为湖南省省会,中国南方的重要商埠,商贾云集,百货流通,竞争十分激烈。清同治《长沙县志》记载了这期间长沙商品流通的盛况:“秋冬之交,淮商载盐而来,载米而去;其贩卖皮币玉玩好,列肆盈廛,则皆江苏、山陕、豫章、粤省之客商。……北客西陕,其货毡皮之属,南客苏杭,其货绫罗古玩之属,繁华垄断,由南关内至臬署前,及上下坡子街为盛。”

清雍正年间(1723—1736),长沙城大街小巷由土路面改铺麻石路面。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岳麓书院山长罗典于岳麓山清风峡建红叶亭,两年后改名爱晚亭,成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清末,长沙城门增至13座,新辟经武门、福星门、太平门、学宫门。

1852年9月,太平军攻打长沙,西王萧朝贵牺牲于城南战役 。翌年,曾国藩在长沙举办团练,建立湘军。

清光绪九年(1883)长沙老字号面食馆甘长顺面馆开业。

清光绪二十年(1894),城区有正横街150余条。长沙老字号食馆杨裕兴面馆开业。

1897年,长沙开始办电。10月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1898年2月21日,由谭嗣同、皮锡瑞、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维新派政治团体"南学会"。该年长沙城开始设置“清道夫”。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老字号食馆玉楼春酒家开业,1920年改名玉楼东,为长沙湘菜名店。

清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辟为对外洋开放之商埠,英国、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等相继在长设立领事馆,开洋行,办学校与医院,在湘江沿岸设立日清、太古、怡和码头。街巷剧增。

清末,长沙涌现一批重要近代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陈宝箴、谭嗣同、黄兴等,为民国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1904年,黄兴、陈天华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为宗旨  。 翌年,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组建中国同盟会。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04: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ale 于 2013-4-12 21:04 编辑

民国时期,长沙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

1910年4月12日长沙“抢米风潮”:1909年湖南粮食歉收,粮价飞涨。翌年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下令镇压,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100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大清银行,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18日英美各国配合清军镇压,民众伤亡无数。

1911年,粤汉铁路(1957年连京汉铁路,改名京广铁路)长沙至株洲段建成通车。

1914至1917年,长沙拆除城垣,留天心阁一段为名胜,其余地段皆修马路。

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建成通车。

1919年,建成湘雅医院。

1924年,建天心阁公园。

1924至1931年,建成环城马路(北起城角码头,西止西湖桥河岸),建成中山路(今中山路)。

1925年,《大公报十周年纪念特刊》发表《长沙市政工程计划大纲》,称“十年后,洞庭衡岳之间,其有中国的芝加哥在。”

1926年,改制后的岳麓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大学。

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何键所部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叛乱,袭击湖南省工会、农会及各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100余人。21日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这一事件称"马日事变"。

1929年,建国货陈列馆(后中山路百货大楼)。

民国二十二年(1933),设长沙市,市辖区,市县分治。长沙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长沙至此东至东屯渡,西至岳麓山,南至豹子岭,北至捞刀河。总面积68.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7平方公里,街巷900余条。

1934年,建中山马路(八一西路),同年长沙市开始营运公共汽车。

1936年,粤汉铁路长沙至广州段建成通车。

1937年,建南正路(1948年改名黄兴南路),中正路(1954年改名解放路),东长路(1943年改名蔡锷路),湘雅路,麓山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及沦陷地区人员、游资后撤,沪、苏、浙等地部分工商户开始内迁,长沙是主要的终点和中转站之一,人口从1934年的38万人骤增到50多万,经济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成为抗日战争大后方。

1938年,文夕大火:受蒋介石“焦土抗战”号召,以及一系列偶然因素导致长沙当局误纵大火,长沙全城毁于一旦,成为一片灰烬,史称“文夕大火”。这场大火中,共导致3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经济损失约10亿元。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郭沫若传》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被烧毁的重要建筑有有省政府、民政厅、建设厅、警察局、警备司令部、省市党部、保安处、地方法院、高等法院、电报局、电话局、邮政局、市商会、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湖南大学、明德中学、岳云农工,楚怡工业学校、兑泽中学、第一师范、南华女中、明宪女校、妙高峰中学、省立长沙高中、民众教育馆、湖南省银行、江西裕民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湖南第一纺织厂……不计其数;
长沙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90多家碾米厂和粮栈仅幸存12家半;
绸布业损失约200余万元,约占全行业资产的80%。
湘绣业40家全部毁灭;
除湘雅医院外的所有医院均被烧毁。
地面一切文物古迹被毁灭至零……

大火前,长沙繁荣举全国实为前列,为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之一。街衢纵横,市井繁华,中外建筑,富丽堂皇,全国各地游人至长,对长沙富有特色的城建与繁荣的经济皆“叹为典范”,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址古今未变的南国古郡,在近代引领风骚的中南重镇,可怜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大火之后,全城变成一片废墟,房屋毁坏惨不忍睹,地面建筑仅有湘雅医院与国货陈列馆幸存,《中央日报》社论:“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

即便如此,长沙仍有生之希望,可惜四次长沙会战,把原已摇摇欲坠的残破长沙,彻底变成了一堆焦炭。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

文夕大火的影响无法估量,且不仅毁灭了长沙的过去,也葬送了长沙的未来——与大火前的繁荣相对比,大火后的长沙一夜之间坠入地狱,直至解放时,长沙一直民生凋敝,城市破败,市井之间污秽横流,街道两旁垃圾成山,杂草丛生,全城棚户成灾,疫病时常肆虐,令目睹之人不忍直视。即使解放后几十年间,长沙也再也没有恢复旧时的兴盛,同时也失去了在中华版图上的地位,台湾的许多学者认为,长沙“是中国的主要城市之一”,从此,长沙由于“文夕大火”所带来的没落也可见一斑。文夕大火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痛,这痛持续了数十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长沙的又一轮崛起才告一段落。

1938年11月19日,长沙城的废墟上重新出现了菜市:卖肉者3人,卖菜者2人。

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军发动了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

1947年,行政院确定长沙为建设示范城市,可是这样一个“示范市”留下的却是一座百孔千疮的破烂城市。

1948年,建黄兴中路、蔡锷北路。1948年止长沙市辖8区:城东区、城南区、城西区、城北区、文艺区、金盆区、岳麓区、会春区,下辖82保、1838甲。

1949年8月,陈明仁、程潜发出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之领导人民民主政权”。20日,中共湖南省委成立。

解放后的前40年,对于长沙来说,应该是黯淡的四十年。计划经济时代长沙用漫长的时光,从战争的破败中走出来,而由于底子的弱小,在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长沙也依然与机遇失之交臂,与沿海城市甚至是兄弟城市的武汉、杭州、成都这些城市差距逐渐拉大,在一个发展的时代踯躅不前。50年代起,在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的背景下,在长沙的东南隅兴起了一座新兴移民城市——株洲,这座城市的GDP在80年代甚至一度超过长沙,更凸显了长沙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缓慢。

1950年8月,废除保甲制度。1955年10月,东、南、西、北4区建306个居委会、2909个居民组,区名去掉“城”。

1951年,长沙建成自来水。同年,长沙建成沿江大道(今湘江路)、湘江轮渡、儿童公园、五一广场、北长路(建湘路)、南长路(书院路)、新兴路、劳动路、湖南革命烈士纪念塔,整理修复了天心公园,完成了大托铺机场河劳动人民体育场的土石方工程。

1952年,建成长沙市劳动人民体育场(今贺龙体育场)。

1953年,设望城县。建成长沙市烈士公园。建成五一西路、该段西起大西门河边,东止建湘中路,路幅宽40米。建成伍黑路、展览馆路。成立湖南师范学院,湘雅医学院改名湖南医学院。

1954年,重建或修复了太傅祠、朱张渡、开福寺、爱晚亭、清水塘、船山学社。新华书店五一路营业大楼开业。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市支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长沙市支行成立。在左文襄祠旧址建成长沙市工人文化宫(1986年改名长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宫)。

1955年,建成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儿童公园改名为长沙市少年之家。

1956年,长沙烈士公园动物展览区改长沙市动物园。

1957年,长沙市少年之家改名长沙市少年宫。

1959年,建识杨路(1971年改名人民路)。

1960至1965年,建成东屯渡大桥、韶山路、劳动东路、德雅路。同年的编制母城规划要求将岳麓山建成森林公园,水陆洲遍种桔林,改名桔子洲(今橘子洲)。

1962年,建长沙妇幼保健院。

1968年,建雷锋纪念馆。

1972年,建成洪山庙大桥(老)和五一路湘江大桥(今橘子洲湘江大桥)。同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辛追,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此发现一度震惊世界。

1973年,建成长沙电信大楼(今中国电信东塘营业厅大楼)。

1974年,长沙开始供应液化石油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0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ale 于 2013-4-12 21:13 编辑

1977年,长沙铁路客运新站(今长沙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

1978年,五一路全线贯通,建成长岛饭店。同年长沙开始营运出租汽车。

1981年,建成银星电影院(五一广场)。

1982年,国务院公布长沙为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3年,重建天心阁。同年建成湖南图书馆,东塘百货商店(1988年改名东塘百货大楼)建立。

1984年,建成长沙汽车站(今长沙长株潭汽车站),长沙轮船客运站。

1985年,建成长沙华天大酒店,是长沙乃至湖南首家五星级酒店,当时为长沙品质最高,造型最独特的高层建筑。同年建成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1986年,建车站南路、潇湘路、香樟路、人民路。扩改了银盆路、八一路、人民路、劳动路、韶山路。同年改市劳动人民体育场为贺龙体育场,建成南郊公园、晓园公园、蝴蝶大厦。

1987年,建成贺龙体育馆。

1988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该年建成五一广场地道,为长沙首条地下通道;建人民路立交桥,为湖南首座城市立交桥。

1989年,建成工人文化宫,袁家岭立交桥。同年建成芙蓉宾馆、长沙大厦,黄花机场(今黄花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当年,长沙与1949年相比,城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展到84.8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由134.1公里增加到482公里,公共汽车由10辆增加到421辆,城区公共绿地面积由2.46公顷增加到1001公顷,10层以上建筑48幢……

1990年,东塘百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突破亿元,并由此挑起了当时影响全国商界的阿波罗、友谊、中山、晓园、东塘百货"五虎闹长沙",打响了长沙零售业的第一轮大战,长沙商业因此名扬全国。同年湘江北大桥(今银盆岭湘江大桥)建成通车。

1991年,长沙高新区晋升为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同年长沙作为内地省会城市对外开放。

1994年,日本平和堂百货进入长沙五一商业圈,开启了外资商业进入长沙的先河。在当时全国中外合资零售企业都不多见的大背景下,引进日本平和堂,作为内陆城市的长沙一鸣惊人。

1995年,建成长沙湘江风光带。

1996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株洲,于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再列湖南省市域GDP总量第一。该年长沙市辖区调整,撤销原东、南、西、北与郊五区,新设立芙蓉、天心、岳麓、开福与雨花五区。同年长潭高速(京港澳高速长潭段)建成通车,长沙东二环建成通车。建成湖南省广播电视中心;在修建平和堂商厦时所发掘出的走马楼简牍,其总数高达14万余枚,超过近代以来出土简牍的总和,震惊全国。

1997年,建成长沙世界之窗。同年长沙市商业银行成立。

1998年,建成湖南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国贸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店、长沙平和堂商厦、湖南大剧院。

1999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昆明。月亮岛湘江大桥建成。

2000年,谭仲池任长沙市市长,任内提出长沙全城建筑限高100米的理念,对长沙的建筑合理控规,山水景观保护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使长沙进入了一个超高层建筑发展的十年停滞时期。同年长沙经开区晋升为长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湘江南大桥(猴子石湘江大桥)建成通车,经过拓宽改造的,路幅宽60米,双向8车道的新五一大道竣工通车。第一届金鹰节在长举办。新一佳进入长沙。


2001年,国家统计局《2001年我国地级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表明,当年长沙综合实力居全国第12位,中部地区第一,自此长沙开始持续蝉联综合实力中部第一。当年建成湖南国际金融大厦,五一绿化广场、芙蓉绿化广场被正式命名,双向八车道,路幅宽60米的芙蓉路拓改完成,建人民东路。同年麦德龙进入长沙。

2002年,临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临长段)建成通车。扩建贺龙体育场,建成包含摩天轮景观的长沙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长沙体育新城。同年长沙大举进行城建运动,城市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改善。黄兴南路步行街于当年建成开街,该街自开街至今日均人流量为20~30万,节假日最高达60~80万人;家乐福进入长沙。

2003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西安。当年长沙成功承办中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同年长沙第一高楼——长沙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建成;沃尔玛进入长沙。

2004年,黑石铺湘江大桥建成通车,标志建设周期达8年的长沙三环线全线贯通。王府井百货、家润多进入长沙。同年湖南卫视打出“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口号。

2005年,长沙农民人均收入跃居中部第一。同年长沙建杜甫江阁,建成洪山大桥(新),为世界最大竖琴式斜拉桥。湖南卫视当年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轰动全国,收视率飙升,仅次于中央一套,被称为“超女现象”,从当年起,湖南卫视登上了连续七年的地方卫视收视率第一宝座,同时引领了一个中国民间电视传媒崛起的时代,为长沙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知名度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6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长春,列全国省会城市第十一。长沙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3924.13元,人均消费支出10679.74元,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跃居中部第一。同年三汊矶湘江大桥建成通车,标志建设周期长达11年的长沙二环线最终贯通。同年香港新世界百货进入长沙。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河西先导区成立。同年长株潭公交开通,两馆一厅开工,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启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长沙分行,为湖南省第一家外资银行,此后进驻的外资银行还有花旗银行,新韩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等。

2008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石家庄,哈尔滨。长沙县县域经济竞争力跻身中西部第一,从此开始持续蝉联该排位。行政区划上,望城县含浦、坪塘、莲花和雨敞坪镇等4镇成建制划归岳麓区管辖。中联重科于当年成为世界最大混凝土机械供应商。湖南最大城市综合体北辰三角洲开工。长沙市商业银行改名为长沙银行。

2009年,长沙市GDP总量超过济南,郑州,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七,中部第二。长株潭区号统一,电话号码升八位。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京广客运专线长沙站)建成,同年沪昆客运专线开工,长沙成为中国首个高铁南北、东西大动脉枢纽城市,湖南铁路客运枢纽城市。长沙地铁一期工程开工。比亚迪生产基地落户长沙。星巴克咖啡进入长沙,创造下全球开业单日销售最高纪录并开始在长沙飞速扩张。2009年底,黄花国际机场的年度客运吞吐量第一次突破1000万人次。

2010年,长沙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部第一,从此开始持续蝉联该排位。同年南湖路湘江隧道、湘府路湘江大桥开工,该年长沙黄花机场客运吞吐量达1262万人次,以超出武汉天河机场100万人次,超出郑州新郑机场近400万人次的吞吐量位居中部第一,成为中部枢纽机场。

2011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2000亿大关,在中部仅次于武汉,冲进全国省会城市前十。撤销望城县,改长沙市望城区,成为长沙城区。同年营盘路湘江隧道建成通车。长沙第一座400+m高楼九龙仓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开工,长沙超高层建筑的十年停滞到此告一段落。W酒店和瑞吉酒店入驻长沙运达中央广场,长沙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W酒店的城市,以及第二个拥有双酒店综合体的城市。长沙首个大型shopping mall悦方IDmall开业。Costa咖啡、太平洋咖啡、猫屎咖啡等外资咖啡品牌以及快时尚开始进入长沙。

2012年,中国社科院《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长沙位列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第十位,《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2012)》显示长沙为2009至2012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提高最快十大城市,中国另有苏州、西安入围。该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88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5763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城乡人均收入继续蝉联中部第一。该年长沙承办第七届中部博览会,城建局部改善。截至2012年长沙奢侈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达30%。EDITION酒店入驻长沙,长沙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该酒店的城市。同年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上海大众生产基地落户长沙,三一重工总部北迁,远大天空城市838米世界第一高楼建造计划外泄,轰动国内外。北站CBD进入实质建设阶段,福元路湘江大桥建成。

——————————————仅供欣赏,看过去,知未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5: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啊...这个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6: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觉得长沙真的不容易啊。从那样的情况下慢慢爬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6: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觉得长沙真的不容易啊。从那样的情况下慢慢爬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8: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市长对长沙贡献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6:}2000年,谭仲池任长沙市市长,任内提出长沙全城建筑限高100米的理念,将长沙带入了一个超高层建筑发展的十年停滞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美图,收藏学习。

小小的商榷一下。坛友们说起谭仲池和百米限高,多有切齿之恨。本文叙述长沙人物,有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陈宝箴,谭嗣同,黄兴,皆一时豪杰。谭氏何人,忝列文中,楼主是要为他做个铁跪像么?

谭仲池算是个文人,在山水洲城,历史文化名城之地,限起高楼,应有文化保守之意。谭氏无跋扈之名,在中共政制架构里,市长也远非一手遮天的角色。百米限高的实施,更重要的还是当时长沙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突破的要求。诸君试想,如果当时经济发展已大大领先于百米限高,长沙应已有数十栋百米品质楼供我们欣赏了,而今安在哉?

当然,春秋责备贤者,当政者为失误承担责任是必要的。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日长沙当政者,能不能经得起后人的检视呢?如芙蓉路,号称中华第一路,其精华应在伍家岭至侯家塘一段。现长沙地铁规划已至十余条,此段仍付阙如,不知以后的高楼迷们如何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谭市长列于此并非诘责,而是其政策确实深深影响了长沙的城市发展,也不是说谭市长不好,谭市长时期长沙还是有长足发展的,如五城会。大家客观看待吧,而今日为政者功过几何,也要时过境迁再回顾评说。写这篇东西主要是表现长沙发展历程的坎坷艰辛,坚定信心,又回味历史,纯属娱乐,大家不必太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长沙以后的施政者能够更加具有开拓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ORIO 于 2012-12-17 10:59 编辑

谭仲池任长沙市市长,任内提出长沙全城建筑限高100米的理念,对长沙的建筑合理控规,山水景观保护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
限高100对山水景观保护毫无作用,交警大楼就是例子...
长沙古城风貌区实际是应该限高18-24m的,谭嗲在任时在风貌区内批了不少100米建筑(飞飞就更别提了)
限高100最后结果就是该限高保护的地方没被保护,现代化的摩天楼反而被限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湘门(今南门口),北有长乐门(今六堆子),西有济川门(大西门)、清泰门;东有浏阳门、醴陵门,清泰桥、司马桥、落鹏桥、西湖桥、广济桥、大椿桥。。 求地铁守住这些地名啊QA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的明天会更好~~~{: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会有历史检验这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08:28 , Processed in 0.0507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