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南风 于 2012-12-13 23:07 编辑
长沙,在历史上一直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却从来都蕴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长沙的机械重工产业领衔中国,而湖南卫视为代表的文化湘军领一时之风骚。在福布斯的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上,长沙以其充沛的活力近年稳居中部第一。在中部崛起的国家大战略下,中南名城长沙又再度出发,携长株潭整合之势,意在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中拥一席之地。
尽管十数年间,长沙经济增长表现不俗——即便是2011 年仍保持14.5% 的增速。但如何结合宏观经济转型与长沙自身区位优势,正确定位长沙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对于长沙而言至关重要。在欧美金融危机蔓延之下,出口环境日趋恶化;长沙倚重的重工业,虽然仍有较大发展,但四万亿过后,也正经历繁荣之后的大潮消退。长沙将如何延续过去十几年来迅速成长的奇迹?
长沙市长张剑飞给出的答案是生产终端消费产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长沙仍立足于发展工业,增大经济总量。不过,在张剑飞的规划里,长沙将不再跛足而行,他要亲手将终端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只有此类刚需消费品,才可以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负面影响。其他两大产业也将紧紧围绕这一重心展开:农产品是食品工业的上游;服务业是消费品的下游。
长沙的区位条件则为这种构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高铁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彻底改变了地理的概念:长沙现在位于武广高铁与沪昆高铁的十字架上。这为长沙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消费腹地。
张剑飞本人是交通领域专家,他有着令人瞩目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他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美国留学并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博士,曾任职于世界银行和交通部。2008 年履新长沙后,张剑飞已经展示给人们一个全新的长沙,而绸缪未来,张剑飞在很多方面有着深邃的思考,面对中部重镇武汉明确提出长沙在中部城市的竞争中要发挥“引领性”。在《福布斯》中文版对长沙的一次考察活动中,他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从中也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的广度和深度。
《福布斯》中文版:今年是中国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我们与一些地方的领导交流,许多人都觉得这一次经济下行,可能真的与以往不一样了,真的遇到拐点了,是不是以往的发展思路都不灵了
张剑飞: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日子比较好过,我们往往不会考虑调结构,因为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主动有所作为。需要调结构,这意味着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存在所谓的“杀手锏”,可以一下子就把结构调整过来。
对长沙而言,调结构,还得将发展工业放在首位。前不久我去阿根廷。阿根廷在上世纪30 年代,经济实力超过法国。这得益于其优异的自然条件:不到4,000 万人口,潘帕斯平原幅员足有3 个多湖南省那么大;而且不用灌溉,全是地下水,地下水位非常高;还有一条拉布拉塔河。但正因为阿根廷一直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工业竞争力不强,它不可能成为强国和富国。
更何况是人均耕地资源少得多的中国了。甚至中国还要逊于印度。虽然印度只有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而我们有960 万。但一方面,印度可耕地面积占比50%,中国只有15% 左右,计算下来,中印两国实际可耕地面积差不多;另一方面,印度可复种次数较高,一年可以达到2-3 季,而我们北方大豆、玉米只能种植1 季如果把视线放到人均七八分地的长沙,无论怎么精耕细作,长沙都无法依靠农业致富。因此,对长沙而言,工业仍是第一位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整体而言,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甚至可以说,我们生产什么,就过剩什么。这是一个困境。我们在经济学上有个Demand Elasticity,即需求弹性,所谓需求弹性大,经济不景气时,消费量就少;反之,需求弹性小,影响倒不大。!
这就为长沙工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长沙以往过度依赖工程机械与材料等个别行业或个别企业,导致生产的中间产品较多,与消费者日常需求的刚性产品离得较远。国家前几年搞家电下乡,实际上未能惠及长沙,反而是我们拉动别人的经济。以后居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更大,所以,长沙要发展终端消费品,发展刚性需求消费品,发展多元化的工业体系。 事实上,我们这几年调结构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很快就能开花结果。所以,长沙的产业发展方向:第一,我们要发展终端消费品,第二,发展刚性需求消费品,第三,多元化。多元化的意思是长沙过度依赖工程机械,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我们这几年调结构已经采取了实质性步伐,很快就要开花结果。
《福布斯》中文版:那么,从过分依赖重工机械等产业,向发展消费品产业及推动产业的多元化,目前进展如何?
张剑飞:终端消费品就是我们常说的“衣食住行”。“衣”,我们目前只有忘不了服饰与圣得西服饰这少数的几家;“食”,长沙没有一个大的食品工业;“行”,没有一个大的汽车工业。所以长沙要补上“四缺三”的短板。如今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玩”字,即电子产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上,长沙主要发展大宗主食产品。长沙“四区八园”12 个工业园区,已有4 个涉及食品工业,其中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行业总产值占该园区36%。发展食品工业,为长沙提供了一个与农业联动的机遇。这是长沙对第一产业的定位,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在汽车工业上,我们已经引进了比亚迪、菲亚特与三菱。比如已经建成的菲亚特工厂,已经决定在长沙生产阿尔法罗密欧,今年可深度。能生产2 万辆,即30 亿产值。但如果加上零配件,就不止这个数了。明年生产8 万辆,那就是100 亿产值。有了这三家,我们的“行”就上去了。
在服装工业上,长沙最近和福建石狮接触比较频繁。石狮是中国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全市拥有3,000 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我们准备把这一块做大。
还有就是电子工业。长沙主要有三家大企业。比如为苹果手机等产品供应玻璃的蓝思科技,去年产值100 亿,今年很可能就200亿。这家单位2009 年才开始投产,2 年时间已经达到现在这一规模。我们对他们是要什么给什么,支持其庞大的投资计划。坦率地说,这种项目跟富士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厂房全是它建的,地照样出钱,只不过便宜一点,还要交税,今年可能就有8 个亿。而你看富士康,政府给他厂房、宿舍、还免税。剩下两家,一家是台湾的介面光电,就是在生产融碰开关。另一家则是宇顺。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从目前消费趋势来看,电子工业的市场非常巨大。
《福布斯》中文版:调结构,除了产业多元化之外,是否还意味着增加创新能力?
张剑飞:企业要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市场上只有垄断产品利润最高。只有垄断才有定价权。如果完全竞争市场,只能拿平均利润。通过创新,做别人不能做的,或者做得更好。而且垄断不存在过剩。我们也追求这样的调整。:
前面提到的介面光电很快开发出能将普通照片洗成3D 照片的设备,我去台湾时对他们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投产,马上占领市场,收入就上去了。科技创新需要科技的力量,人才的力量 。长沙有55 家大专院校,50 多万大学生。这些都是我们的技术人才。
《福布斯》中文版:房地产低迷对地方经济和政府的财政影响都很大,长沙市目前的房地产业怎么样,如何看待它的影响?
张剑飞:这几年长沙的房地产市场规模确实较大。我们得承认,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资本泡沫。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经济遇到了困难,如果我们不顾条件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就是暂时把房地产对经济影响的矛盾往后推一点,问题并没有解决,只会越积累越严重,未来调整的代价更大。
我们的做法是,让投资回归到正常速度,将重点放在用刚性需求消化存量,稳定增量上。长沙房地产没有经历2008 年那次危机,主要是因为我们启动了棚户改造。今年我们一次性启动5,000 户棚区改造,并结合地铁等公共交通建设,既改善了百姓居住条件,又稳定了房地产市场,最终还拉动了经济增长。
“ 安得广厦千万间”,如果没有人住在棚户区,而新建的房屋也空置了,那才是真正的危机。而如今现实情况却是,仍有不少人住在条件较差的房子里。作为政府,首先要做好如何在市场提供的房子与没房子住的人之间架起桥梁。
尽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和一线城市相比,我们的建设质量和住房品质、户型等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的房地产业还会从住宅向商业地产发展。
《福布斯》中文版:长沙地处中部,这个区域内,有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武汉试图定位于国家中心城市,并提出打造一个“中三角”的构想,把长沙与南昌也拉进来。在这样的态势下,尤其是加上交通的变化,长沙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位的?|
张剑飞:确实,目前这几个城市都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交通区位上。拿长沙来讲,现在具有“一二三四五”的优势,即1 小时到武汉,小时到广州,3 小时到上海深圳,4 小时到昆明,5 小时到北京。规划中的七条城际铁路,还进一步扩大了长沙的腹地。其中,预计2014 年竣工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连接为半小时经济圈。
我们要把长沙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平台。我们往西,贵阳比我们小,往西南,南宁比我们小。往东,南昌总量还没有我们一半。再加上湖南本身就是7,000 万人口,在湖南我们是一市独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商业一定能做大。所以我们要发展大型的城市综合体。从交通与方便来说,高铁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我们到广州每天都有88 班,仅需2小时,彻底改变了地理的概念。目前长沙处于一个大十字架上,在高铁枢纽这块我规划了一个城市副中心。
至于说一些城市在宣传中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的口号,有一些是没有用的,有一些有用,但也得看你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再比如说,中心城市不是建成的,而是形成的,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建设的主观努力。长沙要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我有实质措施:做大经济总量,把交通网络完善,把消费平台建好。没有大的消费平台,人们不来你这里消费,你就不可能成为中心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会自然演变,我不去管它。
所以说有一些口号是没意义的,经济有经济自己的演进规律。但是区域竞争是存在的。这个竞争第一就是在思路上,第二在人才上,第三在实干上。
长沙定位于区域中心,700 万人口占湖南省的1/10,我必须现在就考虑按上千万人口来规划城市基础设施。
《福布斯》中文版:刚才谈到区域竞争,你提到人才很关键,长沙市这方面在中部有些什么优势?" h1 C4 C5 |4 E( U9 J4 S# M
张剑飞:除了众多的高校与大学生以外,长沙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能在创办企业方面做出成就。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校长就有一个公司博云新材,山河智能也是中南大学的教授办的。中南大学还提了一个最年轻的数学教授,才二十几岁。中南大学出来的企业家还有梁稳根、王传福、钟发平、何清华等。中南大学要学斯坦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