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常州日报》报道了“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首次系统发布信息”。地铁建设,影响很大,市民一直以来都给予高度关注。不过,笔者以为,我市地铁项目在已作9年努力之后,在即将开工之前,当务之急不是探讨发展地铁的基本条件,也不是我市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而是应当立即着手研究地铁开工建设后给城市带来的各种考验。
地铁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重大项目,建设工期长,牵涉面广,影响的人多。比如城市交通,肯定会大受影响。从新闻报道看,地铁1、2号线,全都穿城而过,而且全都是沿着目前的主干道穿城而过。老城区的和平路、延陵路,是我市南北向与东西向的主干道,平时的交通压力就已经够大,如果地铁施工,“和平路的通行能力,仅能保证目前的1/4左右”,甚至“在某些施工时段,如和平路博爱路站、和平路光华路站将中断南北向交通”。所以,应未雨绸缪,除有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预案建议外,还要充分听民意,集民智。
地铁建设指挥部应当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把地铁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难题,及时或提前向市民征集建议。征集意见建议的过程,也是新闻宣传、思想动员的过程。只要把市民发动起来,各种各样的建议与点子,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汇集起来。而且,城市建设本身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市民就生活在城市里,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一定是从自身城市生活的角度出发,联系自身城市生活的实际,而这正是那些专家学者与相关政府部门可能所欠缺的。
地铁建设,耗时4—5年,施工建设即使搞得再好,也难免引起一些麻烦,引发市民牢骚。万一施工建设过程中某样工作搞得不怎么好,那么百姓一定会毫不留情,骂声一片。所以,提前让百姓参与思考、参与建议,是争取百姓支持的最好办法。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