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zmetro 于 2012-11-18 18:03 编辑
这段时间在几个论坛上看到有网友拿常州地铁和省内无锡徐州申报进程做比较,说常州是规划较早(常州在2003年着手前期工作,无锡早于常州1.5个月,徐州2006年才着手前期),实施建设最晚,据网友了解无锡在2014年1号线试运行,而最近已经通过住建部的徐州官方也爆出2013年年中将启动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对照常州2014年上半年才启动建设确实很不理解。对此我也有些话想说说。
常州之所以慢,是有原因的,常州在审批的过程中错过了2次很好的机会,一是2008年-2009年经济危机时期常州ZF错误的判断国家因为大经济环境不行,中央不会再大批量批准轨道交通了,相对这一批中的城市,常州无论从政治地位还是经济上都比不过,政府自己放缓了报批脚步,错过了与无锡(无锡初期工作只比常州早2个月不到,都是2003年)一起批准的机会,当时有媒体报道和网友爆料过,不过常州ZF之后很快出来澄清说没有停过报批,实际上从当时的新闻信息可以看出2008年常州ZF确实没有做什么事,至少没把审批作为当时的工作重点去做,2008年-2009年常州的轨道交通大事记就是空白可以看出,可见当时媒体和网友爆料不是空穴来风了。相对这次常州主观上的错误判断,另一次则属于客观上,那就是2011年7月发生温州动车事故和之后陆陆续续发生的一些各地的地铁小事故,虽说火车和轨道交通是两码事,但当时风口上,确实不适宜再大量批准地方建地铁了,造成国家再一次放慢了各地报批轨道交通的审批进度,常州当时正好在等待国家发改委转报国务院的审批,受其影响还有厦门兰州等城市,只不过厦门兰州当时还没走到常州这一步发改委转报国务院审批。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大的建设不会很快实施,那就是因为常州是当年铁本发生地,不只是常州招商引资当年受到很大影响,当年有很多人因为铁本,仕途都一定程度受到了影响,尽管铁本事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其影响对于常州是深远的,他将成为今后一些官员的一面镜子,一本反面教材,现在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常州官员绝不会为某些建设急于求成求快而来影响自己的仕途了,这样明显是得不偿失的,以后有魄力敢于大手笔的官员会越来越少,像这种城市轨道交通如此工程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没有必要在工可还没批下来的时候去早早实施了。
至于像花博会,龙城大道隧道建设,工业经济大环境不是太理想等影响也不是没有可能。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