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2 2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经验、借助外智,与会专家建议:
集中产业优势 打造“枢纽机场”
关键词
低空空域改革
深化改革 探索“珠海模式”
昨日,与会专家大力呼吁,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低空空域分类管理更加符合实际,运行管理机制更加贴近需求,法规标准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飞行安全监控与管理不断强化。”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局长马欣说。
马欣表示,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个渐进过程,航空管理部门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此,珠海正在积极探索。目前,珠海市委、市政府融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程,配合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在珠海地区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主动承担试点任务,投资建立的飞行服务站,将于近期内投入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个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主要要建立四个体系:理论体系、法规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其中法规体系是核心问题,也是目前最缺失部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政府和企业如何定位,在运行过程中军队、管理者、从业者等要理顺机制。”
陈志杰建议,要转变低空空域管理与服务意识,核心是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管理变成服务。这一块要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体,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为补充的体系。要加强自主技术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马欣建议,地方政府要确立通用航空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度,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战略,加强制度配套。同时,要加大通航产业市场的培育和保护,政府在建设用地、金融、征税、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安全生产、规范运营方面予以指导监督,在服务于公共领域、惠及民生的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护等飞行活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开拓和培育通用航空市场。
不少专家呼吁,珠海可以发挥特区优势,探索低空空域飞行管理机制,形成先行先试的“珠海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