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662|回复: 26

无锡出路在哪里:取长补短,自己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15: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liyc 于 2012-9-2 15:59 编辑

2012年9月1日,苏州市吴江区的诞生再次触动了无锡人民的神经,引起了各大论坛的轩然大波。这很正常,说明无锡人民至少还保持这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没有沉沦,没有放弃与苏州的竞争。苏锡之争,仍在继续,不会因为姑苏区与吴江区的诞生,而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群里有不少版友支持“北上”,发展惠山新城,去接轨江阴,以至于可以达到“撤市建区”的最终目的。部分人认为,无锡如果不去拉拢江阴,就很难有出路。而发展太湖新城,是无锡走的一步坏棋。甚至有人用一些比较难听的词语去形容太湖新城,去污蔑这片土地。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无锡出路在哪里?
    许多事情的原委,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无锡之所以现在落后于苏州,其实早就注定。上世纪,当李光耀打算把中新工业园区放在妻子家乡无锡的时候,无锡市时任领导就为今天的差距,种下了苦果。无锡果断拒绝了此项目的落地:我们有小天鹅、我们有威孚,我们有一大批顶尖的国有企业。这种外国人的东西,要了也没有用。我们的经济实力远不需此类项目。因此,工业园区很快落地苏州,拉开了反超无锡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无锡最懈怠的时期,城市发展缓慢。苏州在大力开发园区,打通路网,建设绕城高速公路之时,我们还在清扬路改扩建,还在拆除各种不伦不类的立交桥。直到2002年的样子,无锡才真正搞懂什么叫城市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才陆续开工:人民大会堂、市图书馆、太湖广场等等。当初,苏州市区的经济实力是不如无锡的,这也是无锡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我们会说:他们县多,我们县少,没可比性。我们市区比他强!可到了五年前,事实还是如此吗?苏州工业园区的效应开始体现,城市功能大幅提高。环金鸡湖沿岸的景象,一日日发生着改变。而一份份满意的经济数据,也使得苏州市区的GDP超越无锡市区。
    如果说,苏州今日的辉煌在于苏州园区,那是一种机会的错失。那我想,平心而论,无锡在2012年前的势头也是不容小觑的。虽然我们没有苏州园区那么多的国家政策,没有那么多的外资银行,没有那么多的外国商人。但是我们却也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子。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快速路网,有了可以开通民用航班的硕放机场,有了建设着如火如荼的地铁1、2号线......
    苏州官员说得好:三年看园区、五年看沿江、十年看太湖。确实,苏州的每一届领导班子,都在往这个大方向在努力。他们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回归太湖。而我们无锡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然山水资源。常州市区几乎没有山水资源,而苏州的山水资源又离市区如此之遥远。如果说想和江阴一起做文章,其实我们也努力过。当初开发惠山新城,完全就是一个姿态。可惜的是,江阴不但没有主动迎上来,还把南部六镇列为不开发区,与无锡市区间设立屏障。这次的江阴城市总体规划,也明确了,自己要发展一字长龙的沿江城市,几乎没有提到要与无锡市区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放弃无锡仅有的太湖自然山水,而去发展没有地域特色的惠山新城,给别人做嫁衣,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热脸去贴冷屁股”,钱货两空。
    而近五年,太湖新城的框架已经完全搭好,随着无锡大剧院、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尚贤河湿地、金融商务一街区的逐步建成,一个新无锡的城市格局已逐步显现。而海岸城、万象城、嘉业国际城、金匮里以及万达广场等重量级商业项目,将使太湖新城的活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太湖新城的居民不仅不会因为出门无商业而烦恼,而会获得全市最优质的各种资源。太湖新城可以说就是苏州的工业园区,虽说我们没有如此之高的经济产值,但是我们的区位优势是很明显的,山水景观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更何况,我们已经投入了上百亿去开发太湖新城,又怎能说不开发就不开发了呢?若如此,我们或许会和南京一样,至今没有一个市级的新中心。导致仙林、河西、江宁各自为战,消耗能量。
    2012年,是无锡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一个惨淡的、不发展的时期。从上半年全省的各项指标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找到答案。全省垫底的数据,负增长的悲痛,令每一个无锡人悲痛欲绝。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今年我们无锡有项目开工吗?不论是道桥建设,还是商业开发,都停滞不前。不要再提什么恒隆广场、苏宁广场,那都是几年前的项目,只不过是在有序推进而已。地铁审批与建设停滞不前,3、4号线开工遥遥无期。机场二期扩建,桩基后无人问津。其实,中国再发展个五到十年也会进入经济慢速增长的时期,到时候造什么大项目,几乎是不太现实,或者说工期很长的了。这就是为什么苏州蒋宏坤那么抓紧地铁审批,频频出大手笔的原因。再不抢着发展几年,就没有机会了。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不会看到新的开工项目。今年十月一号,也没有新项目开工或剪彩。有的也就是市中心多了些LED大屏幕,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景观改造,农村住房外墙的粉刷与化粪池的疏通,京沪高铁沿线及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景观整治,城市亮化的提升。
    有时候,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无锡的网友智慧还是有的,只不过我们毕竟能力有限,没法把事情一一落实。我只希望全市上下,可以统一战线,看到无锡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跟风,不无理发展,只为一时的数据。我们是“尚德务实”的无锡人,表面文章要不得,还使得实打实得做实事,做对城市未来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太湖新城的发展要坚持下去,不动摇,不能因为年初领导的更替而放弃一贯的思路。锡山区、惠山区应该大力发展低污染的工业,制造业,而不能华而不实得去搞新区应该搞的服务外包等。新城建设不能同质化,锡西新城和沪宁城铁新城的发展应暂缓实施,不然一个区的财力是根本没法消化得了的。新城要有质量,光有数量,互相攀比,最后一个都拿不出手。对于环境整治,必须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坚决关闭所有太湖沿岸的各类化工企业,宁可今年GDP低一点,也不能将来反过来花更多的钱去治理。
    无锡同苏州、常州一样,已经入工业化后期,转型发展的任务是艰巨的,转型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的GDP也会今明两年跌出全国前十,这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而南京,也会在五年内追上我们。这些都是事实,我们无法避讳。无锡的底子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接下来的1~2年,或许会增速缓慢一些。希望全市上下,可以认识到现状的严峻性。看到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所在,取长补短,找到适合于无锡城市发展的正确道路。以为全市600万无锡人民谋幸福为第一要务,理清地方发展脉络。相信无锡人民在尚德务实的基础之上,会做到和谐奋进。走出无锡特色来,成为全国最闪耀的明星城市。
    至于“江阴区不江阴区”,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不是我们随口说说就能成的。苏州吞并吴江,并成立姑苏区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1.有利于太湖沿岸的统一管理与保护;2.有利于区级编制的减少,提高行政效率与政府开支;3.有利于苏州古城区的保护与申遗;4.有利于接受上海的辐射(也有了与上海叫板的前期资本),可以更好地为苏沪两地区服务。而无锡与江阴呢:1.历史上没有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底;2.市区相距遥远,近期没有城区一体化的可能性;3.没有相关人士在推动此事的发展,没有人再考虑此事。
    最后,引用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自身能力都有限,又有什么理由去谈条件呢?我们没有向苏州那样,太多的支持与关心,所以我们的路,只能自己走。
    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在完善自己园区的同时  也在跟吴江一起开发建设太湖新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ZSZSBSB


    不知道你的观点从何而来。总之不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全文,与其说无锡发展靠自己,更不如说是在靠外资、靠530、靠江阴都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不等于强!赞同LZ思路,其实无锡更应该学些北欧的发展模式。。。天朝不缺大城市,但基本没有精致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什么用?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世界第一大,跟撒哈拉大沙漠比去
河南一农村大省,全国人口最多,比去
墨西哥人口大量集中在首都,你想去那里的地狱之城?
印度阿三人口很快要超过天朝,你想移民印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牌还是无锡打得成功
虽然苏州占有太湖水域的三分之二
但提到太湖国人想到的是无锡而不是苏州
苏州不是不想打太湖牌
最早的找李鹏题字的太湖大桥,后来想抢歌曲〈太湖美〉
最近的搞吴江滨湖新城
一晚啦
二没有这个地利
(苏州市区跟太湖的距离类似无锡市区跟马山,苏州并了吴江,只是有了开发苏州“马山”的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支持有理有据的原创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东林一帮愤青整天YY放弃打太湖牌,为不切实际的吞江阴发展北面
发展北面就是千篇一律的摊大饼,而且考虑城市规模,最后肯定是脆弱的一字长蛇阵,毫无特点,毫无优势
发展南面,就是利用自已难得的优势(如山有水有湖全国都难找这样独特的优势)
在天朝城市大没有用,而且大可能是灾难,特点个性才最重要

历史将证明:如果无锡调整为重点发展北面将是大错特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7: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很困惑

李光耀到底有几任妻子,我知道的就柯玉芝一个,人家祖籍福建,怎么扯到无锡苏州头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8: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很中肯,说实话目前无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每个省都扶持两个明星城市,江苏由于苏锡之争一直没有定下来,此次区划,宣布了省和中央对无锡苏州之争的结果和态度,那就是无锡失败了退居二线,苏州赢了,江苏进入南京苏州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9: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审洪锦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5:10 , Processed in 0.05558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