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68|回复: 2

六区区长畅谈新五年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0 15:41:33 | |阅读模式
黄浦区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

  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周伟区长介绍,黄浦区是中心城区,在“十二五”规划定位上提出建金融外滩、经典黄浦。

  所谓金融外滩就是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黄浦区将建设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金融外滩,使黄浦区的功能从传统的商贸,提高到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黄浦区将有四大任务:第一是进行黄浦大改造、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第二是城市功能提升,要求外滩金融集聚带加快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出效果;第三是产业结构,根据城市功能的转变,产业结构要形成以金融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第四是要加快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任务的核心是城区功能的调整。

  这里将集聚什么样的金融机构?针对疑问,周伟说,黄浦区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与浦东陆家嘴实行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提出外滩金融集聚带是建设“三个中心”。

  这“三个中心”当然是根据外滩地区的特点提出的,一个叫资产管理中心,一个叫资本运作中心,另一个是金融专业服务中心。这“三个中心”提出以后,得到金融界的呼应。这“三个中心”的核心就是要打造新金融的高地。

  世博期间,周伟多次带领黄浦区各个层面的公务员去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学习,研究一些国外城市的成功案例。巴塞罗那的案例给周伟一行人很多启示:城市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市民,方便游客,这是城市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所以,在“十二五”的规划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南外滩开发,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立体开发,把道路幅度缩小一点,使人和人沟通更方便一点,留出更大的公共活动空间给市民、游客。通过在世博园 (论坛 新闻)内的学习以后,这种思想、理念更加强化了。

  徐汇区建设8.4公里滨江带

  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区长过剑飞表示,徐汇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坚持高端产业和低碳发展。高端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低碳,即绿色、节能。下一阶段,徐汇将致力构造低碳生活,争取在产业和居民生活中形成共识。

  徐汇区是中心城区,布局多样,有繁华的商务区,也有一流的漕河泾开发区,还有3.6公里滨江沿线公共休闲空间。

  黄浦江沿江开发有独特的作用,黄浦江在徐汇地段全长约11公里,其中,从卢湾区和徐汇区交界处至徐浦大桥约有8.4公里。目前,这8.4公里已经开发3.6公里。未来三年,徐汇区将开发剩下的4.8公里。

  这4.8公里黄浦江沿岸将怎么开发?过剑飞表示,主要规划高端产业区和低碳发展示范区。高端产业区主要是现代服务区,去年,徐汇区政府和民航华东局双方签署《关于共同发展徐汇滨江航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滨江C单元共建适航审定、安全技术、外航服务、配套服务等“四大中心”项目。该项目建设用地7公顷,地上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亿元,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竣工。双方将共同成立国际航空服务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下设管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由华东局规划处和徐汇区国资委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双方建立由各自直属企业出资组成的合资合作实体公司,功能定位包括:民航建设发展用地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项目开发;未来航空产业投资及其他关键领域的产业投资;通过产业投资、资源整合,引领和主导航空园区发展。

  低碳发展示范区也将落户黄浦江沿岸,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水循环技术等世博园区内成功的案例经验将在此充分利用。

  卢湾区南部滨江低碳化开发

  昨天,市人大代表、卢湾区区委书记徐逸波表示,上海世博会运行期间,他曾三次带队参观城市最佳实践区,有很多收获。台北案例馆实施垃圾袋的有偿使用和分类交投,城市垃圾接近“零掩埋”。这一经验给卢湾区很大启发,要提升卢湾城区管理水平,完善顽症整治的长效机制,可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来改善管理环境,使广大市民变被动执行管理制度为乐意支持和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到垃圾处理工作中。

  “十二五”期间,卢湾将把城市最佳实践区参展案例中的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理念吸收、融入卢湾区“十二五”规划中。积极鼓励、倡导建设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工艺,对建筑方案在造型、墙体、太阳能利用、供水循环等环节严格按照“节能减排”标准,在南部滨江地区积极推进低碳化开发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

  在世博会举办过程中,卢湾区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市容管理水平、城市顽症治理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许多顽症得到有效解决。世博会后,卢湾将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把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世博企业馆就在卢湾区,世博会的举办,让卢湾区南滨江地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徐逸波表示,在全市统一规划下,卢湾区将把这块黄金宝地发展好。

  随着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和二次开发,将对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起到跨越性的推动作用。随着世博会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和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卢湾的独特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的发展载体将更加丰富,综合投资环境将更加完善,这些将对我们吸引总部型、领袖级、知识密集型企业入驻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举办极大地拓展了卢湾未来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南部滨江地区的开发。淮海中路商业街是卢湾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除历史原因外,主要依靠的是淮海中路上1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楼宇。南部滨江地区在“十二五”期间,不包括世博场馆区的后续利用,将产出近5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面积,大部分是甲级商务楼宇,这对卢湾未来经济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带动效应。

  南部滨江地区是卢湾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世博会后,南部滨江地区的建设发展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十二五”期间,南部滨江国际 (论坛 新闻)生态商务区的重大功能性项目和社区文化实施项目将基本建成,推动卢湾北中南地区协调发展。

  浦东新区崛起一个新“陆家嘴”

  上海世博会闭幕后,浦东园区外围,浦东的后滩建设已经启动,5年左右,一个新的“陆家嘴”——浦江耀华国际商务区将崛起。

  浦江耀华国际商务区在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将有19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将避免陆家嘴人车混行的弊端,计划用地下连廊联通各商务楼,将人流分散到地下空间。在此建国际商务区,看重的也正是世博效应。

  根据规划,后滩国际商务区突出以生态办公为主的功能,将商务办公设施融入城市滨江地带和公共休闲区域间。在此将建约150万平方米写字楼,区域内倡导低碳节能型建筑。后滩国际商务区地块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征集沿江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和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在此打造的是低密度空间,建有滨江绿化带,景观绿化用地占27%。

  后滩国际商务区在保障地面足够公共广场的前提下,提出地下空间规划构想,各地块间通过地下连廊联通。

  嘉定区优质资源为新城添魅力

  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区长孙继伟表示,“十二五”期间,嘉定新城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机。嘉定区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新城发展,一个是增能级,尽快把嘉定新城的能级做出来,不是做一个郊区新城,而是做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使得整个能级获得很大提升;第二个是促融合,增加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度,让居住和就业相合一;第三,添魅力,这个城市要有吸引力,不仅能吸引本地人来这里居住,还要能够吸引市区的人或外面的人来居住。这对于缓解上海的交通,缓解交通的“潮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留住人才、缓解交通的过程。

  要把城市功能做得完善,形成魅力,嘉定区将采取系列措施。孙继伟说,新城将增设图书馆、文化馆、剧院等文化设施,还将吸引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华师大二附中、瑞金医院、肿瘤研究中心、心脏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高端的医院、高品质的学校将在新城落户。

  郊区要体现出跟中心城区的差异,要把我们的景观、生态环境做到市中心赶不上的地步,真正具有吸引力,具有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嘉定新城在“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发展的时期,会有很多好项目、好基础设施展现嘉定新城特点和魅力。

  金山拟开发“三岛两桥”观光线路

  今年十月一日前,轨交22号线将通向金山城市沙滩,这里将会建起渔人观光码头,并恢复普陀山往返航线。今后,上海人去普陀山或舟山,最方便、时间最短的一条水路就是从这里出发。从金山“十二五”规划的产业转型来看,旅游很可能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金山还将进行不同类型的商业布局。

  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区委书记杨建荣表示,金山的“十二五”规划将形成“1158”城镇体系,即1个新城(金山滨海新城)、1个特色城镇(枫泾特色镇)、5个新市镇以及80个左右中心村。金山滨海新城将主要展现商务休闲会展的功能,加上原来的居住和办公,形成新城概念。41平方公里的土地,南起杭州湾、北至枫泾高速、东到龙泉港、西达张泾河。据悉,在未来的规划中,新城要有城市副中心,镇要有大卖场,社区要以便利店为主要形式,来满足不同的商业需求。

  对于未来产业的转型,杨建荣认为,金山传统的化工企业必须调整,世博提出的绿色环保概念将成为化工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不符合环保的项目必须关停。而与整个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是,绿色食品加工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都将在金山落户。“以后,我们的招商将从以往普通的项目招商,向产业化招商转变。”

  作为未来重点打造的旅游业,杨建荣认为,金山要开发的不仅是普通的观光旅游地,更是小住几天的休闲度假地。像枫泾特色镇,它未来发展就不能和苏浙一带的古镇雷同,要以历史文化古镇、周边的食品加工产业等资源,再结合农民画等文化创意产业来进行全新打造。

  金山滨海新城这一带将大力推广应用滨海资源,过去仅在夏天被充分利用的海滩资源,今后将通过城市沙滩的二期改造,使之四季都吸引游客。即将开通的22号线直达渔人观光码头,改造原来的车客渡码头;开发观光休闲的海鲜一条街;拟开发金山三岛和东海上两座大桥的“三岛两桥”观光线路。

  崇明陈家镇建全线贯通的自行车道

  长江隧桥通车,使崇明由“孤岛”变“半岛”。随着沪崇苏大通道贯通,崇明将再次由“半岛”变“岛桥”。打通通道后的崇明,仍将在生态环保方面大有作为,作为长江隧桥的登陆点,陈家镇将成为生态社区示范点,在这里将建成全线贯通的自行车道。

  随着长江隧桥的开通,“十二五”期间,崇启通道、崇海通道及沿海铁路大通道相继建成,崇明将成为长三角核心区北部交通要道,崇明陆路优势将呈几何级数放大。

  市人大代表、崇明县县长赵奇表示,作为上海服务全国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高等级道路,在“十二五”规划中,崇启高速将会成为崇明为上海通向全国范围的重要通道。这一道路起点在浦东,通过长江隧道、长江大桥以及崇明本岛,并通过崇启大桥进入南通地区,预计这一“北通道”将为上海向长三角的发展打通通道,有利于这一地区的人员沟通,并能加快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作为特大城市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功能放大。

  从崇明要建生态岛来说,通桥对生态游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按照科学的测算,总体利大于弊。在未来的建设中,崇明要加强对世博期间十分瞩目的新能源等项目的利用,体现生态岛特征。赵奇介绍,目前崇明已成为国家科技部试点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将会大力发展,崇明今年开始就会在局部地区进行公务用车和公交车的新能源车辆使用。

  赵奇表示,陈家镇将作为生态社区示范点,进行建筑节能应用。在22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将通过生态技术,展示政府和企业的新能源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建筑节能市场化的应用。今后,陈家镇将会在除主干道和快速车道的全部市政道路以及社区道路中,设置自行车道路。今后崇明将通过自然低碳的修复和改善生态,产业低碳的工业化改造以及人居低碳的方式推广并实践低碳理念,实现全岛的生态化。
发表于 2011-1-20 16:07:30 |
后滩和耀华应该建一个双子塔 一边一个
发表于 2011-1-20 16:22:57 |
后滩和耀华不是一个CBD啊?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5 09:21 , Processed in 0.07853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