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长沙1月7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文洁)如果说,2010年的北京土地名利场,因为中服地块的拆分,而带来了不一样的结局,那么长沙首次以“自持商业不得少于50%”条件挂牌的东牌楼地块,则有可能成为长沙2011年最让人关注的地块——因为,这是一块不允许建立任何住宅项目的大型商业地块,建筑面积高达70万平方米。
“不管哪家公司拿地,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商业地产开发商的争夺战。”一位周边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称。事实上,这块位于长沙最核心商业区的土地,早已经成为诸多发展商“青睐”的地块所在。
早在2007年,香港恒隆集团有意投资40至60亿元在长沙投资一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项目,意向目标正是东牌楼地块,但在经历2008年2009年拆迁迟迟未动的态势,坊间传闻恒隆集团退出长沙。而这一次,已拆迁实现净地出让的东牌楼地块公开挂牌,则很可能引来境内外知名商业地产商的竞逐。
按照地块条件,“自持+商业”的要求,在一开始就决定了这一地块的高门槛。“价格不是门槛,但是土地设定的自持和商业条件,是门槛。”这位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但从地块出让价格来看,并不像开始人们想象的那么离谱,7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27.5亿元的起拍价格,换算出来楼面地价超过了3900元/平方米,“作为商业,不高,但要自持并且经营好,这决定了只能是那些有相当丰富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的开发商才能做。”
在目前内陆和香港地区,做得较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包括万达集团,以“大悦城”品牌推广的中粮集团,“万象城”品牌的华润集团,香港太古集团,香港恒隆集团等。而万达集团已经在同一区域的中山西路开发项目,参与竞拍的可能性相对较弱。
“据我们了解,这块地也有不少开发商看过,比如绿地,中国建筑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产商称。
但如此苛刻的挂牌条件,也引发业界关于是否定向招标之揣测。“从这么严苛的出让条件来看,很有可能是政府已经有意向目标,并带规划招标。”这位地产商说。
一个细节是,东牌楼项目将享受长沙市棚户区的相应政策,在土地出让后办理国土使用证前的出让环节,土地税费优惠政策为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契税等税费全部先征后返,在征缴到账户后一个月内返拨给受让人;项目建成后的前五年可以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显然,东牌楼地块究竟滑落谁家,仍然是个悬念。但一个可以推演的判断是,无论哪家开发商拿下这块地,对于长沙五一商圈都是一次颠覆性的开始——这个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型项目,要求购物中心建筑面积不得少于15万平方米,而五一商圈现有4家百货面积共计20万平方米左右。
“这将再造一个五一商圈。”华远地产长沙公司一位人士称,加上华远项目的20余万方商业面积,中信项目8万方的商业项目,新生商业在业态和规模上,显然将完全颠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