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01|回复: 5

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5 1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民用机场运营;公共航空运输;建设工程施工;民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1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机场集团专门成立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
上海机场集团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与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合营企业,其中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南通城建集团持股49%,双方实施共同控制。该公司全权负责南通新机场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该机场是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计划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周期4至5年。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新机场将与浦东、虹桥机场统一规划运营,规划建设为空铁联运枢纽,实现与北沿江高铁等轨道交通的联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6 1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机场集团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持股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1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jsntfch 发表于 2025-8-16 11:51
上海机场集团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持股100%

一直在稳步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6 17: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战略定力!不急不躁!该来的迟早会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新机场落地南通,中国首个“三机场”城市来了
                                            
                                      王静仪 财经杂志              
              
            2025年08月20日 12:40
              北京
              
                     
南通新机场落地,不仅有利于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对接上海,承接产业转移;更能让上海越过长江向北拓展,拉动苏北、苏中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文|《财经》记者 王静仪编辑 | 王延春筹备多年的“上海第三机场”进入实质性阶段。8月15日,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持股49%。新公司的经营范围包含:民用机场运营;公共航空运输;建设工程施工;民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服务等。舒文春担任董事长、冯琦担任总经理。公开信息显示,冯琦是南通机场集团的总经理。俗称“上海第三机场”的南通新机场于2019年获批落地,并被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原计划应于2023年开工,但至今处于“预可研报批阶段”,开工时间尚未确定。此次成立合资公司,有望加速南通新机场的落地进程。南通新机场规划为最高等级的4F机场,和中国最繁忙的上海浦东机场属于同一级别,高于上海虹桥机场。新机场既要承接上海浦两场日益饱和后的溢出客源,又要撬动长三角腹地的庞大市场,预计到203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的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上海虹桥机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更不容忽视的是新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南通新机场落地,不仅有利于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而且让上海能越过长江向北拓展,拉动苏北苏中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多位专家向《财经》表示,南通与上海正如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与香港,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能否把握住机会释放交通红利,还需要在产业建设、人才吸引上下功夫。面积大于虹桥机场,总投资500亿元早在2020年9月,国家民航局就批复了由沪通双方合作的南通新机场的选址,确定南通市通州区二甲场址为首选场址,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南通有一个运营中的兴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2024年刚刚突破400万人次,而新机场的吞吐量预期为4000万,是前者的十倍,也和上海虹桥机场的吞吐量相当,凸显新机场辐射长三角的立意深远。从股权结构也能看出南通新老两个机场的大不相同:兴东国际机场100%隶属于南通市国资委,而新机场由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持股49%,建成后也将和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统一运营。南通新机场属于4F级别,是最高的机场级别,与上海浦东机场同级,高于上海虹桥机场,也就是说可以接收目前全世界所有正在运营的飞机,不受限制。根据规划,南通新机场将建设两条3600米的跑道,还有满足4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航站楼,总投资高达500亿元,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现用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的10倍多,比虹桥机场还大16万平方米。预计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4万架次;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还预留了两条跑道和卫星厅。以南通新机场为中心,一系列轨道交通建设也已同步规划,高铁海门北站距离机场航站楼仅450米,新机场希望打造成和上海虹桥类似的空铁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轨道上的机场”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铁已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开工。此外,已开通的沪苏通铁路一期可直接连接上海虹桥站和上海站,沪苏通铁路二期将可连接浦东机场和上海东站。国家发改委已批准新建的上海—南京—合肥高速铁路(北沿江高铁)更是提升南通交通能级的关键工程,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既有合肥南站。不过《财经》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南通新机场推进速度不及预期,2020年选址获批后,原计划2023年11月开建,但至今未开工。2022年初,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2-2024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的通知》透露,南通新机场预计在2023年4月获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2023年11月开工建设。考虑到建设周期大约在4年-5年,预计2026年-2027年正式完工。关于最新进展,官方披露停留在2024年初,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提问时称,南通新机场目前处于预可研报批阶段。同时,《财经》查询招投标网站发现,2025年2月,针对南通新机场场址保护系统前端设备运维及铁塔线路租赁项目(2025年度),南通市通州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预算金额为32万元。一般来说,机场规划建设流程是: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对照来看,南通新机场距正式开工尚有一定距离。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为何要建设一座定位如此之高的南通新机场,第一大政策背景就是要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2019年,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2亿人次,已经超过1.2亿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规划设计目标;随后经历疫情跌宕,2024年,两场合计运送了超过1.24亿名旅客,继续超过设计目标。尽管浦东机场仍在扩建,但容量趋于饱和、空域资源紧张是不可逆转的现状,根据预测,两场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3亿人次,将有6000万的溢出量需第三机场来吸纳。从2009年前开始,有关“上海第三机场”的设想就被提出,本地的崇明、奉贤,临近的南通、嘉兴、苏州等地都曾加入争夺。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第三机场”之争至此尘埃落定,落子和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南通的优势在于拥有优良的空域容量和地面交通条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向《财经》表示。何建华认为,空域是关键。苏州地处上海西侧,也更靠近内陆,因此上海及其周边城市起降的航班航线,大多都要经过苏州,空域资源紧张,容易造成空中“堵车”;同样,由于浙江境内已有8座4C级以上机场,嘉兴的空域和航线资源也比较有限。地处上海北边、临海的南通显得宽裕许多。未来南通新机场将与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三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构成“黄金三角”。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加上南通新机场,长三角将拥有四座4F级机场;从客流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也已有七个千万级机场,分别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宁波栎社、温州龙湾和合肥新桥,整个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形态初具规模。何建华对《财经》表示,2021年长三角常住人口总量超过2.36亿人,比全球第五的巴基斯坦的人口还要多,每六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住在长三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而机场群的概念类似于城市群,需要彼此互联互通。“既然是群,至少就要有3个,否则就是点或者线了,而在功能上要体现世界级,意味着这个新建的机场必须是大型国际空港,区分于普通的国内航线的机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机场体系,提高区域航空国际竞争力。除了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的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针对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提升:“一张蓝图管全局”,从目前各个省、各个机场单独做机场选址规划,变成长三角一体化统一规划,打破行政边界;第二要一套标准管品质,对配套条件、综合服务能力、服务进度等,形成统一标准;第三要一个平台管服务,通过资本互换、联合经营、联合运营的方式,来解决分散经营带来的弊端,实现更高质量服务。上海要北拓,辐射长三角“上海第三机场”不建在上海,却在100公里以外的江苏南通,辐射苏中和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意图明显。新机场更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拉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国际类比来看,纽约有三大机场,其中纽瓦克自由机场在新泽西州;东京有两个机场,但成田国际机场也不在市内,而是在大东京区域。将“上海第三机场”放在以往交通不便、有“难通”之称的南通,正是要让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辐射最大化。一座机场的选址是多个要素决定的:空中航空空域配置是否优化;地面的交通网络状况能否与机场形成联动;其他已建立的机场客源客流实现经济性的分流;辐射范围有多大,经济发展潜力如何,能否支撑未来的机场运营。新机场落地南通,辐射苏中和苏北地区意图明显。曾刚认为,从区域协同发展来看,这是赋予南通更高的发展责任:上海需要向北拓展的空间,借助南通新机场,苏北苏中会成为江苏省甚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何建华认为,在上海城市规划越发拥挤、开发空间局促的背景下,上海现在需要做的是三件事:聚、松、疏,聚是要发挥核心城市最大的优势,金融、教育、医疗等等,而有些产业就要把它疏出去,“对于南通和苏北来说,这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财经》查阅招投标网站发现,南通市正在编制《南通机场航空货运总体规划》,力求提前谋划、系统布局,为南通加快参与国际分工、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南通城市发展能级提供支撑。同时也在开展南通城市空间战略研究,基于北沿江高铁建设、南通新机场建设等发展条件变化,对城市空间框架展开优化调整。“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是南通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据南通日报2024年的报道,当地超过50%的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60%的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口、70%的规上制造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2024年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在“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排名靠前。作为工业名城,南通的船舶海工、高端纺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外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值已突破一万亿元。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教授陈为忠对《财经》表示:“机场建设和未来的客流本身能够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等到机场和铁路物流网建成,周边制造业发展起来后,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南通的中学和大学不再是给长三角其他城市输送人才的摇篮,毕业生们会发现,家乡的发展潜力也很大。”2025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七年,在这片不到4%国土面积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多位专家都认为,南通新机场寄托了上海北拓、带动苏北苏中发展的预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长三角正在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7 16:33 , Processed in 0.03367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