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501|回复: 41

[经济发展] 北京上半年GDP快速增长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2 08: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7月19日,13个省份发布各省上半年经济发展状况,上半年,我国总体GDP名义增长率为4%,已公布经济数据的13省中,5个省份低于全国增长率。

值得关注的上海上半年GDP仅增长4.47%,而北京GDP增长5.67%,GDP增量上,北京再次实现超越上海!

2015年1-6月北京GDP总量为上海的88.99%,两城市经济总量差距为1308.72亿元。

2024年1-6月北京GDP总量为上海的97.52%,两城市经济总量差距为554.29亿元。

不考虑2022年上海因为疫情封城的影响,京沪近十年来,两城市的经济差距从1308.72亿缩减到554.29亿。按照现有趋势,北京可能在3-5年内实现对上海的超越。

从2015年到2018年,尽管北京GDP占上海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因为上海经济总量基数大,实际两个城市的差距在扩大。随着北京经济基数的增大,北京的增速优势体现,从2018年到2024年,两个城市的经济差距快速缩小。

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8%,而北京市7.1%。仅看增速上海工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如果看到上海市发布数据,可能更加悲观!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工业数据是,上海市发展较快的三个行业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大重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这三大行业全部为传统制造业,并且国有企业参与度较高。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的工业行业主要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

北京的重点制造业多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


另外,两个城市都公布了先进制造业,上海全市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总产值同比增长6.1%;而北京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脑接口、AI、6G、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增加值增长12.9%。

布局上,北京的工业方向更加集中在“小件”未来制造业,上海则奔着“大件”传统制造业!

以汽车和智能手机生产为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上半年,上海汽车产量下滑14.59%,产量减少14万辆;北京增增产6.86万辆,同比增长13.64%。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海同比减产10.43%,而北京同比增产348.07%。须知,上海可是有特斯拉的加持!


上半年,上海智能手机产量减少591.26万部,同比降低42.2%;北京增产量增加988.79万部,同比增长21.8%。


第三产业

上半年,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发展相当,在增速上,北京不及上海,但是增加值(GDP)上北京仍然领先。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北京增加值高达4944.6亿元,而上海只有2514.04;

金融业北京的增加值4380.3亿元,上海为4247.49;

在相对低端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上海增加值超过北京!

固定投资

固定投资一直是上海的强项,上半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但是需要注意的,全市三大产业投资中,一产投资增长64.4%;二产增长10.7%;三产增长10.1%。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4%,上海还在靠房地产拉动三产。


北京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4%,二产增长25.3%,三产增长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北京在房地产投资下降1.7%的情况,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另外北京二产投资增长远超上海,北京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3.5%和13.6%。


上海市统计局并没有发布高端制造业或者新兴制造业的投资情况,按照惯例,这两个行业的投资投资增速可能并不理想!

社会消费

上半年,北京市全社会消费总额6982.4亿元,同比下降0.3%;上海市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5.71亿元,同比下降2.3%。

由于两个城市发布的数据信息不对等,只做简单对比。

同样号牌紧张的情况下,上半年,北京销售汽车29.3万辆,同比增长4.1%;上海销售汽车27万辆,同比下降19.4%。


上海比北京常住人口多,但是上半年,北京电影票房11.06亿元,同比下降15.47%;上海票房10.9亿元,同比下降20.28%。注:北京电影票房在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超越上海。


综合来看,尽管上海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高,但是一些关键消费上,上海出现了很大的下滑!

两个城市失业率、可支配收入,城市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都处于相当的水平!

综合来看上海是我国基础实力最强的城市,但是上海上半年的发展主要还在依靠传统行业带动。相对来看,北京近些年虽然一直在腾退和疏解,但是未来行业的布局优势逐步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0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ys215 发表于 2024-7-22 09:13
个人感觉来说远期来看还是看好上海,从这次决定全文公布来看,这次提到了上海、雄安、成渝、海南和港澳。未 ...

兄弟,黑的有点太尴尬了且有些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成绩不错,持续努力,加油。谁掌握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先进增长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ys215 发表于 2024-7-22 09:13
个人感觉来说远期来看还是看好上海,从这次决定全文公布来看,这次提到了上海、雄安、成渝、海南和港澳。未 ...

越是内循环
越与mg脱钩
对上海越不利

且可能北京的地位会越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s215 发表于 2024-7-22 09:13
个人感觉来说远期来看还是看好上海,从这次决定全文公布来看,这次提到了上海、雄安、成渝、海南和港澳。未 ...

正好和你的观点相反,如果川普上台中国和欧美硬脱钩,对上海这种以出口导向的城市绝对是看空的,尤其上海外资占比还特别高,随着未来外部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外资撤离产业外迁会变成常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现有趋势,北京可能在3-5年内实现对上海的超越。期待北京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上海的那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4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s215 发表于 2024-7-22 09:13
个人感觉来说远期来看还是看好上海,从这次决定全文公布来看,这次提到了上海、雄安、成渝、海南和港澳。未 ...

网上地球吹霸,到你老家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acxzhangyuefeng 发表于 2024-7-22 11:22
按照现有趋势,北京可能在3-5年内实现对上海的超越。期待北京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上 ...

这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国家要求北京减肥,如果北京超过上海了,估计会搬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去雄安,最后经济总量上可能还是会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事情其实要看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的应对及政策,并从刚召开的重要会议也可以得出与之相匹配的结论。
一,2018年以前我国的产业和科技很多领域和技术依赖外企,作为外企重镇的上海无疑是最亮眼的。但2018年后,以美国为首怂恿拉拢日本等国对我国的科技以及产业上的断供和迁离,迫使中国在科技上进行自研和创新。对我国确实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从18年到2024年上半年,这将近6年的时间看,我国不仅迎难而上突破了一个个技术和产业封锁,而且在不少领域甚至是完全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引领世界。这样以来,上海依靠外资的优势会被缩减,深圳为首的企业模式会成为未来国家的主流和引领,北京也处在这种模式里。所以上海需要在做好和外企的关系同时,把眼界和心思放眼全国,站在全国看世界,而不是站在世界看中国。因为很多的科技以及产业中国正在居于世界领先。随着前几天重要会议的内容看,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强。
二,说一下外企。我国的改开政策是不会变化的。那对我国有利也对世界有利。外企今后不会退离中国,即便是美国再折腾都无济于事,因为企业需要盈利,中国是重要市场,不能放弃,因为企业需要资源,而中国是未来产业的资源重镇,要发展就离不开中国,但是外企不离开中国,却难以像以前一样的在中国可以以技术和产业优势轻松占领中国市场了,这从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都有这个趋势,外企不在中国搞深耕科研和拿出真东西硬科技和产品是难以赢得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而中国企业不会仅满足国内市场,还会开拓国际市场,所以外企即便是在中国市场竞争失败,被迫离开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也会遇到中国企业的竞争。
国际产业和科技的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谁在科技和未来产业上取得突破和领先,谁就会赢得市场。否则不是外企不选择中国,而是外企能否有能力在中国竞争的问题。所以如果你看到哪天有些外企离开中国,比如日企的某些厂家,你不要被欺骗说是中国如何不好云云导致外企离开,而其实其离开中国的唯一理由只有一个:竞争失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3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ywuxix 发表于 2024-7-22 12:10
这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国家要求北京减肥,如果北京超过上海了,估计会搬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去雄安,最后经济 ...

要求减肥是因为有大城市病,不是为了减肥而减肥,人减肥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那城市减肥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不发展。只要是高质量经济,那没人会嫌总量过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xywuxix 发表于 2024-7-22 12:10
这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国家要求北京减肥,如果北京超过上海了,估计会搬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去雄安,最后经济 ...

我们每个人都容易陷入只考虑自己家乡而不考虑全国或者周边地区的倾向,实际上只有全国协调发展,才能做到发展效益最大化。现在国家总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在于此。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只考虑自己,不同地区有自己的各种特殊的政策规定,那么就会内耗,拖累发展。北京的资源也只有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才能让发展更好的带动整个地区,如京津冀,进而到带动全国。如果北京把所有资源都笼在怀里,却不能使其发挥效益最大化,那不仅会带来资源浪费,还会让地区比如周边的河北陷入越来越资源匮乏无从发展,北京周边一圈都成为贫困地区,那对北京对全国发展都是不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子自然 发表于 2024-7-22 12:57
我们每个人都容易陷入只考虑自己家乡而不考虑全国或者周边地区的倾向,实际上只有全国协调发展,才能做到 ...

所以个人觉得北京会被要求把一些资源给雄安,最后资源分出去了,总量上超过上海还是不太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YHYHYH 发表于 2024-7-22 12:34
要求减肥是因为有大城市病,不是为了减肥而减肥,人减肥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那城市减肥是为了更高质量的 ...

北京的确是在控制总量,看下人口增长就知道,基本只有北京在减少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ys215 发表于 2024-7-22 09:13
个人感觉来说远期来看还是看好上海,从这次决定全文公布来看,这次提到了上海、雄安、成渝、海南和港澳。未 ...

对,上海人确实是这么看的,但其实受政策照顾最多的恰恰是上海,毕竟上海是我当发源地,我党钦定的经济中心。不过上海过于依赖国有资产,民营经济不如北京和深圳,相当于国家推着发展,不如京深有活力,工业GDP占比也过高。北京现在是控制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减量发展,减量增质的前提下,仍然超越了上海。如果北京单纯为增量,恐怕上海早就招架不住了,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上海才是经济中心,需要一块“遮羞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 05:16 , Processed in 0.06624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