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9-17 2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楼的设计本身,出发点不错,但用在建筑上,头重,不稳,亭亭如盖的不能与人们的个性思考共情而是压迫和压抑 -- 存天理、去人欲;
放在城市的天际线上,尤其从天安门广场、北海公园、故宫方位东望,对天际线的突兀性、隔离性太突出。
使得只能或者头部优化,或者如第三所示比它高的建筑淡化其对天际线的聚焦。
自中信楼建成起,这个高楼迷论坛,尤其是北京论坛,趋于冷清。。。
香港的IFC之于香港、重庆朝天门的来福士之于重庆、苏州的秋裤楼之于苏州等等,亦有如此效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