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6-20 2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2.曾巩文化
明朝诗人王象春曾写道:“济南自古多名士,每得风流太守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时期担任齐州(济南)地方官的人,有很多都是当时的文人雅士,比如曾巩、苏辙、晁补之等。
如果说苏轼是杭州的“老**”,那么曾巩一定是济南的“老**”了。苏轼与曾巩皆为唐宋八大家,且几乎同时在杭州,济南两地担任地方官,而两地也因为二人的友谊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交集。比如,曾巩在济南修筑“曾堤”(也称“百花堤”)治理西湖(现在的大明湖),被苏轼了解后,在杭州也修建了一座堤坝,这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苏堤”。
曾巩任齐州知府一年,为济南留下了极多的历史痕迹。
①曾巩在济南兴修水利,疏浚水道,修葺大明湖,修建曾堤,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济南的水文景观的生态与人文价值,奠定了大明湖的基本格局,也奠定了济南成为山东省会的格局基础。大明湖现存的百花桥、凝雪桥、竹韵桥、南丰桥便是曾堤的一部分。济南的“四门不对”文化一直为人熟知,而济南现存的唯一城门“汇波门”(也就是北水门)便是曾巩主持修建的。济南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患的消除,为济南在明朝取代青州成为山东省会奠定了基础。
②曾巩创作了大量歌颂济南风景的诗词,是中国负有盛名的古代文化名人中为济南创作最多文学作品的人物(或许没有之一),写下了济南的第一首咏泉诗。曾巩的文学与济南的风景相互成就,在济南任职期间,曾巩的诗风基本定型,由平实转为清新秀丽。而曾巩清新秀丽的诗歌,为济南奠定了宋朝以来基本的文化气质。
③曾巩为济南的人文景观发展创造了转机。曾巩将槛泉重新命名为趵突泉,考证泺水源头,为百花洲命名等,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④曾巩的廉政饱受赞誉,而廉政文化是目前正在激励弘扬的文化。
在曾巩任职过的城市中,留下最深刻曾巩痕迹的城市,非济南莫属。没有曾巩的努力,济南的人文风貌与城市格局与现在相比将落后很多。可以说,曾巩之于济南,并不亚于苏轼之于杭州。我认为,济南市可以在老城市中心专门建设一个曾巩公园,或者把槐荫广场等老广场改名为曾巩公园,提升对曾巩文化的宣传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