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14 15:0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abolik 于 2021-11-14 17:27 编辑
“不能破坏文物,不得扰民,不能污染路面!”项目部始终把北京老城区保护的纪律要求挺在前头,克服困难、周密策划。因为市内施工管理严格,土方外运只有几个小时的工作窗口期。“晚上10点之前货车进不来,早上6点之前必须清场,所有工作只能极致穿插。”项目副经理蔡超夫说。项目有序调度车辆进出,又成立车辆指挥和路面清扫两组人马,及时清扫路面污染。三个月的昼夜抢工,转眼到2020年春节,深基坑开挖完工,但第二个挑战——疫情风险又冲到面前。
就在这个春节,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项目不得不暂时停工。中建集团听党召唤、不畏艰险、团结奋进、使命必达,在武汉十天建成火神山、十二天建成雷神山医院。整个项目团队备受鼓舞,要继续弘扬“火雷精神”。2020年3月,按照**统一部署,全国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此前,项目建设队伍中九成工人都来自湖北,但此时大量工人因疫情防控还无法返京,青年员工薛力鹏自告奋勇站出来:工人暂时短缺,我们就到各地去找!他化身“乘务长”,先后远赴四川、河北、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用大巴车一趟一趟接来工友,2000多名工人迅速在京集结。
此时,疫情风险远未消散。这么多人,吃什么、住哪里、怎么防疫,样样都是难题。
项目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队长带领大家冲锋在前,扛起了疫情防控重担:坚持每日一报告、两检测、三消毒,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接送,确保每一个工人安全到岗;在业主方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仅用10天时间,昼夜奋战建成满足100人办公、900名工人住宿的办公和生活区,筑牢疫情防护网。最终,在北京全市数千个项目中,**礼品文物管理中心第一个复工。
面对被疫情高度压缩的工期,项目团队不得不极限施工,在复工后奋起直追,应对工期紧张这第三个挑战。
“工程复杂、任务繁重,必须有清晰明了的节点控制。”2020年4月初,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进一步充实力量。郭秋义带领核心团队一边跑现场一边研究图纸。小组倒排工期,确立关键线路,确定五大时间节点:2020年5月10日必须冲出正负零、7月10日主体必须封顶、10月25日必须通电调试准备、11月15日冬施前必须封闭供暖,2021年3月20日必须完成交付布展目标,计划必须精确到每一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