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9259|回复: 26

[数据时讯] 《关于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1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体构想
  坚持以xi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xi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全方位开放为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文化繁荣兴盛为特色、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底色,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高标准建设洛阳都市圈,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
  肩负起xi的殷殷嘱托
  肩负起省委省ZF新的赋能定位
  肩负起造福洛阳人民的责任担当
  肩负起重塑古都辉煌的时代使命
  功能定位
  ——建设区域经济中心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0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比重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元左右。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为牵引、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规模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由全国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转变。到2025年,洛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十”字形高铁主骨架形成,洛阳都市圈内快速通道全面建成。
  ——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到2025年,接待入境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收入占全省比重均超过20%。
  愿景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强盛、政治清朗、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民生殷实、惠及周边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副中心产业支撑更加坚实
  ●副中心开放引领更加有力
  ●副中心创新能力更加强劲
  ●副中心文化发展更加繁荣
  ●副中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副中心城市品质更加卓越
  ●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副中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全面加快建设副中心的主攻方向、基本路径、重点任务
  (一)聚力加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六大产业园”建设提速提效和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形成更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规模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
  ——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快培育壮大数字化新业态,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到2025年,建成规模超千亿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加快5G网络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和“智能+”升级,培育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打造辐射周边地区的数据存储中心和云服务创新基地。
  (二)聚力加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建设高端开放平台
  围绕集聚平台优势,提升开放势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开放平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加快自贸区建设
  ——加快综保区建设
  ——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
  ——高水平建设内外双向合作园区
  ——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全面拓展开放领域
  加快推动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开放,推进优势领域开放与全领域开放联动,实现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重点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变。
  ——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提升精准招商水平
  ——拓展外经外贸市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命门之穴”,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改革创新,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
  ——优化市场环境
  ——优化法治环境
  -持续释放强劲内需
  大力实施消费提力行动,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促旺传统消费——培育新兴消费
  ——繁荣夜间消费——打造消费品牌
  (三)聚力加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培育引进多层次创新主体
  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激发创新源动力。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
  ——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吸引集聚创新资源
  ——组建独立法人创新联合体
  -做强创新创业载体
  贯通整合、用好用活创新创业各类要素资源,扬起自创区创新龙头,建设创新孵化载体,提升孵化服务能力水平,打造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布局重大创新项目
  坚持重大创新项目核心带动,聚合创新资源优势,聚焦产业提质增效,筑牢现代创新项目支撑。
  ——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引进建设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
  -营造创新环境
  持续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营造宽松优良的创新环境。
  ——建设洛阳大学城——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
  ——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推动高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0: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聚力加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加强华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坚持靠规划管控保护固态、用载体节会传承活态、促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加快实现文化旅游“三个转变”,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
  ——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工程
  ——提质建设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
  -打造城市精神标识和文化地标
  发挥洛阳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的核心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精心打造一批城市精神标识和文旅核心展示区,全面提升洛阳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加快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加快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发展文旅新业态、开发文创新产品、打造文旅新园区,推动洛阳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擦亮“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城市名片。
  ——办好重大国际性文化活动
  ——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进文化旅游企业改革
  ——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创建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设国际艺术品保税交易和展示中心
  (五)聚力加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
  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深化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把黄河建成岸绿景美惠民的生态河、幸福河。
  ——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工程
  ——实施小浪底水库库周地质灾害治理
  ——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建设
  ——构筑主城区绿色生活圈
  ——构筑城市周边生态隔离圈、外围森林防护圈
  ——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
  -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试点
  完善水资源分配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推进水权交易规范实施,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高效利用黄河水资源。
  -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城市运营模式。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推动南部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涵养区建设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聚力加力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统筹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对外大通道和对内大循环,构建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编制实施洛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
  ——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建设
  ——规划实施重大干线铁路建设
  ——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建设
  ——推进高速公路网络建设
  ——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域示范
  ——加快建设快速通道
  -构建便捷顺畅的都市圈交通网
  协同推进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枢纽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周边的1小时集疏圈。
  ——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规划实施中心城区至六组团轨道交通建设
  ——推进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网
  -建设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持续推动“铁海公”多式联运
  ——设立国际邮件互换站
  (七)聚力加力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推动洛阳都市圈规划建设
  坚持“优中心、强组团、提南部、联周边”,高标准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到2025年,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基本确立,初步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文化繁荣兴盛核心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做强做优中心城区
  到2025年,中心城区经济总量达3500亿元,常住人口突破350万,首位度全面提升。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到2025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60%左右,创建一批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着力打破行政限制,在产业、文旅、生态等方面打造更多区域合作平台载体。
  ——加快产业带共建共延
  ——推动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健康洛阳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八)聚力加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争取更大发展自主权
  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精准对接下放洛阳的省级权限,在先行先试政策上大胆探索创新。到2025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主要权限实现自主审批、辐射周边,形成区域政策要素资源集聚地。
  -争取省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争取上级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发展再生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推进ZF职能转变
  到2025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和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质扩面
  ——稳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优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持续深化“地企合作”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到2025年,实现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完善。
  【三】全面加快建设副中心的组织保障、要素保障、作风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
  -抓好要素保障,筑牢项目支撑
  -强化“三种精神”,狠抓任务落实
  -严格考核督导,激励实干争先
  (记者 白云飞/整理 李银刚 王伯晨/制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全文或者更具体的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lthy 发表于 2020-8-6 10:44
有没有全文或者更具体的方案

目前还没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1:3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位度全面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上次的内容重复一遍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草 发表于 2020-8-6 11:34
还是上次的内容重复一遍呗

一个方案规划设想而已,还能每次变来变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高铁枢纽早日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桥醉梅 发表于 2020-8-6 11:48
一个方案规划设想而已,还能每次变来变去的?

好吧,单曲循环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草 发表于 2020-8-6 12:01
好吧,单曲循环播放

可以对照着这个东西看看哪些正在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3:0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提提,促进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1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2025年,中心城区经济总量达3500亿元,常住人口突破350万,首位度全面提升。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到2025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60%左右,
------------

中心城区首位度,跟县域经济是矛盾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22:23 , Processed in 0.05314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