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东垣古城 于 2019-12-3 20:41 编辑
很多人不了解正定东城门的那个山包,知道是工事,但为何今年开始挖掘?网上看到一贴,再综合一些其他消息整理出此贴。
东城门早已坍塌,上个世纪60年代,为防止北方大国的侵略,于其上面堆积大量黄土,下建地下军事指挥所。此处俗称“四号山”,是正定的最高地。地下军事指挥所,常年有驻军守护,里面四通八达,神秘莫测。四五十年的风霜雪雨,古城墙难见原貌。不过今年,四号山开始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在保护文物本身的同时,将地下军事指挥所建成一个具有游玩、娱乐的中心。目前,部分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和ZY军委的审批。或许不久,东门四号山将成为在北方地区文物活起来的典范项目。
正定不断加大古城风貌恢复力度。其中对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正定城墙的修缮保护,将依照民国时期老照片和城址考古资料,逐步恢复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示。
民国后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城门楼、角楼、垛口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尤其是东城门,在1967年3月至1972年3月间,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驻正部队以钢筋、水泥和无数立方石料,在东城门瓮城、月城原城基上堆筑起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高30米,分布面积45000平方米的人造山工事。此后四十七年,一直由北京军区守备连驻守。
2017年3月,正定县人民**制订正定古城保护及整体风貌恢复二十五项工程,其中东城门恢复工程被列入城建计划。5月,在ZY军委和**、市委的大力支持下,4号人造山工事批复报废,由河北省军区工程维护部队驻守,产权归属河北省军区。6月7日,由河北省军区与石家庄市人民**签订了4号人造山工事报废经费补偿和土地置换协议书。
2019年4月,完成东城门(4号山)遗址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5月,东城门考古勘察工作启动,现已清理出东城门内城台、瓮城台、月城城门及南北两侧马道遗址。6月,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正式批复《关于河北省军区部分房地产与河北省正定县人民**置换的通知》,同意将省军区的4号人造山与县人民**提供的土地进行置换。
2019年7月8日,河北省军区与县人民**签订了《土地置换交接书》,正式完成了4号人造山的移交,并举办交接仪式。县领导孙鹏云、张国义及省军区领导出席仪式,县国土局、住建局、我局领导及文保所50余人参加了交接仪式。此次置换移交,将助推东城门(4号山)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古城增添一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城门(4号山)遗址保护工程必将成为恢复正定“千年古郡、北方雄镇”历史风貌的典范之作。
东城门考古勘察成果
运用考古数字化技术,结合考古勘探情况,参照历史资料,初步确定了两个考古点位,分别为东城门内侧城台、月城城台。目前,已初步清理出东城门城台南北长32米,东西宽17.8米,高10.8米。北马道长53米,宽5.1米,高10.8米。南马道长52米,宽5.6米,高9.7米。北城墙长16米,宽1.2米,残高2.7米。南城墙长22.5米,宽4.3米,高10.6米。
月城城台南北残长16.4米,宽11米,残高1.35米,南段墙体长8.4米,宽4.5米,残高1.7米。北段墙体长1.2米,残高1.4米,宽度不详。
国防工事位置。
考古点位。
护城河修复,将现状城外护城河与东城门护城河连通;河上修建一座石拱桥连通两边道路,对护城河两岸进行美化绿化,行成循环水系。护城河护坡采用亲水生态理念进行修复东城门外护城河总长651米,上口宽29.9米,下口16米,高4.7米,坡长7.5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