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19日,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发布2019年中国286个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株洲在投资前景前50强中排在第48位。湖南进入前50强的还有长沙。TOP 50城市中有31个一二线城市,19个三四线城市,其中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只有株洲、洛阳、芜湖入榜。值得注意的是,后50名的城市除东北、西北等地产业凋零、人口外流的城市外,还有株洲的南边邻居衡阳和东边邻居萍乡, 前者这几年人口流失严重,后者是资源枯竭型城市。
报告指出,“供求关系的改善依旧是城市排名上升的最重要原因。部分城市的商品房消化周期缩短,排名显著上升。。。。。。株洲消化周期缩短六成至2年,排名上升了16个名次。”
后50名部分城市名单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的人才新政无外乎落户门槛放松、加大住房、租房类补贴,各城市政策高度雷同,缺乏新意,本质上看政策本身对人才的争抢效果意义并不十分大,最为关键的还是城市本身的发展潜力、就业机会以及配套设施等硬实力,这些才是城市最大的吸引力。”
上述报告佐证了以前晨曦君分析在校小学生数量和房地产销售数据得出的结论:湖南的人口一直在向长沙、株洲流入,湖南的未来是长株潭一核,各种版本的湖南区域发展规划中期望的多核、副核局面很难出现。
另一方面,上述的前50强榜单再次反映了中西部非省会城市过去十几年如一日都是株洲、洛阳、芜湖前三争霸的胶着格局。三个城市的发展差距一直没有拉开,在各种重要榜单上都能看见彼此的身影。比如一年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中,芜湖排在第30位,株洲排在第33位,为榜中唯二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再比如,目前已经建成运行的1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所处城市,株洲与洛阳是唯二的三四线城市, 与北上广、西安武汉沈阳这些一二线城市并列, 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最高水准。株洲、芜湖与洛阳虽是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前三,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在经济指标上存在巨大的鸿沟,此为株洲上升路上待突破的第一重玻璃天花板,即中西部三四线排头兵与沿海三四线排头兵之间的差距。
具体到株洲的强项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株洲在全国的三四线城市里已经居于前列。晨曦君在两年前说过,株洲高新区在2016年度国家科技部对全国147个高新区单位评价结果中排第23位,基本是株洲能够达到的最高名次,因为位于株洲前面的是一二线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地位、人才储备、经济和人口规模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株洲要逾越他们将极其困难, 此为株洲上升路上的第二重玻璃天花板,即三四线翘楚与一二线翘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往前超越困难,被后面的追赶却容易, 2018年度株洲高新区的名次回落到第31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